一种用于破损管道修复的内衬RPC薄壁修复管及其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4077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破损管道(4)修复的内衬修复管,嵌入破损管道(4)的破损位置,包括外径小于所述破损管道(4)内径的RPC薄壁管道(1)、固定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外壁上的多条缓冲凸起(2),所述缓冲凸起(2)位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和所述破损管道(4)之间且与所述破损管道(4)内壁接触,所述RPC薄壁管道(1)和所述破损管道(4)之间空隙处灌注有微膨胀填充砂浆(3)。该内衬修复管有效地解决不锈钢内衬管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较为困难,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内衬修复管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破损管道修复的内衬RPC薄壁修复管及其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流体的管道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破损管道修复的内衬修复管。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上述内衬修复管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以其经济、卫生、安全、易于施工管理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其时常由于温度变化、外部力量挤压、槽底不均匀沉降、水击损坏等原因造成管道破坏、漏水、爆裂等现象。由此,针对老旧、破碎供水管道而专利技术了一种非开挖修复技术——不锈钢内衬修复技术,其施工方法是:在施工现场将制作好的衬里管坯卷小,用送料小车逐节送至原管道内,再用膨胀架撑圆,然后逐节进行焊接,使其形成完整的不锈钢内衬管。但不锈钢内衬修复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最大的缺点体现在:由于不锈钢内衬管壁厚度小,导致内衬管的环刚度不足,而且内衬管与旧管道之间没有稳定的锚固,一旦出现局部较大的负压和外部水压力,内衬管容易发生局部或整体性向内塌陷,管道功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内衬管坯需要人工在管内进行焊接,焊接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而且工作环境恶劣;焊接处高温焊接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破损管道修复的内衬RPC薄壁修复管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破损管道修复的内衬修复管,其特征在于,嵌入破损管道(4)的破损位置,包括外径小于所述破损管道(4)内径的RPC薄壁管道(1)、固定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外壁上的多条缓冲凸起(2),所述缓冲凸起(2)位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和所述破损管道(4)之间且与所述破损管道(4)内壁接触,所述RPC薄壁管道(1)和所述破损管道(4)之间空隙处灌注有微膨胀填充砂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破损管道修复的内衬修复管,其特征在于,嵌入破损管道(4)的破损位置,包括外径小于所述破损管道(4)内径的RPC薄壁管道(1)、固定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外壁上的多条缓冲凸起(2),所述缓冲凸起(2)位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和所述破损管道(4)之间且与所述破损管道(4)内壁接触,所述RPC薄壁管道(1)和所述破损管道(4)之间空隙处灌注有微膨胀填充砂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一端套装有用于连接相邻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密封圈接头(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凸起(2)呈长条状,与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轴向相同,所述缓冲凸起(2)的长度小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衬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凸起(2)在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两端预留有至少50mm空位,所述密封圈接头(5)套装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空位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衬修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凸起(2)沿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外壁周部均匀分布,所述缓冲凸起(2)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所述RPC薄壁管道(1)的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内衬修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坤华谢燕邓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