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其墙体结构和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81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其墙体结和建筑。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包括:预制保温板,其包括保温芯层、钢丝网、斜插丝、预制面层;以及位于所述预制保温板的预制面层外表面的后抹面层。所述建筑的屋面结构可由部分预制夹心屋面板或其他形式的屋面板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工厂预制与现场施工有机结合,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屋面板所采用的预制保温板可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生产设备简单,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在现场施工时,运输及安装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条件要求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建筑结构合理,建造技术简单,保温、防水性能好,经济性好,尤其适用于北方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其墙体结构和建筑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及其建造
,涉及保温节能建筑,尤其涉及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其墙体结构和建筑。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低层建筑,尤其农村住宅,大多采用砌体结构,即墙体一般采用砖砌体墙,楼面和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这种建造方式现场湿作业多,施工速度慢,且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将装配式建造技术应用于低层建筑,可以解决传统建造技术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然而,现有装配式建造技术多用于高层建筑,用于低层建筑时存在施工繁琐、成本较高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低层建筑,尤其农村住宅,对节能设计重视程度不足,通过墙体、屋面自身或做外保温所达到的保温节能效果较差,同时采用传统外贴保温的做法存在容易开裂、空鼓、渗漏、脱落、着火等问题。综上,为解决低层建筑采用传统建造技术和现有装配式建造技术存在的相关问题,改善和提高低层建筑的建造方式和节能效果,有必要提出有效的适用于低层建筑的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节约投资的建造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部分预制夹心墙板,由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形成的墙体结构,以及由所述墙体结构和屋面结构建造形成的低层建筑。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其包括:预制保温板,其包括:保温芯层,其设置于墙板内部;钢丝网,其设置于所述保温芯层两侧;斜插丝,其斜插穿过所述保温芯层并与所述钢丝网共同形成空间钢丝网架结构;预制面层,其设置于所述保温芯层两侧,与所述钢丝网形成整体;以及后抹面层,其被涂抹在所述预制保温板的预制面层的外表面。所述夹心墙板中,所述面层上可按设计要求预留凹槽或设置粗糙面,所述凹槽内还可设置连接钢丝,从而可使后抹面层与预制保温板形成整体的承重结构构件。在墙体施工时,可先安装并临时固定所述预制保温板,绑扎接缝处的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片,然后现场施工后抹面层。根据需要所述保温芯层在所述墙板的侧边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可以平齐或伸出设定长度,其中伸出的所述长度在墙板的两个侧边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伸出时,可便于相邻墙板连接。根据需要所述保温芯层在所述墙板的端部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可以平齐或缩进设定长度,其中缩进的所述长度在墙板的两个端部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缩进时,可使保温芯层置于墙体内部,使墙板端部形成预制封边。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部分预制夹心墙板构成的墙体结构,其包括:多块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其中进一步包括中间墙板、转角墙板、窗洞下方墙板以及门窗洞上方墙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墙板、窗洞下方墙板或门窗洞上方墙板各自的两个侧边,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伸出设定长度,伸出的所述长度在两个侧边相同;在所述转角墙板的两个侧边,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伸出设定长度,伸出的所述长度在墙板的两个侧边不同,在用于转角的一侧较长;相邻所述中间墙板、中间墙板与转角墙板的保温芯层紧密接触,在所述预制面层外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施工后抹面层,使相邻墙板连接为整体;门窗洞两侧的墙板与门窗洞边、窗洞下方墙板或门窗洞上方墙板之间预留设定空隙,在所述空隙内设置竖向钢筋,与门窗洞边相接处,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与窗洞下方墙板或门窗洞上方墙板相接处,在预制面层外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同时施工后抹面层及填充空隙,使门窗洞处墙板连接为整体;相邻所述转角墙板的保温芯层垂直紧密接触,在转角部位的四角设置竖向钢筋,并沿转角部位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施工后抹面层,使相邻转角墙板连接为整体;在所述中间墙板、转角墙板或窗洞下方墙板各自的上端部,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平齐,在下端部,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缩进设定长度,从而所述保温芯层在端部被包含在墙板内部;在所述门窗洞上方墙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保温芯层可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平齐;所述窗洞下方墙板与窗洞下边之间、所述门窗洞上方墙板与门窗洞上边之间均预留设定空隙,在所述空隙内设置水平钢筋,并沿墙板端部设置竖向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同时施工后抹面层及填充空隙;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由部分预制夹心墙板构成的墙体结构和屋面结构建造形成的低层建筑,其中屋面结构由多块部分预制夹心屋面板构成,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轻质屋面结构。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屋面板的构造与部分预制夹心墙板的构造类似,也包括预制保温板,其由保温芯层、钢丝网、斜插丝、预制面层以及后抹面层构成。对屋面板,一般仅顶部设置后抹面层,且顶部预制面层上设置凹槽或粗糙面,凹槽内可设置连接钢丝。在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屋面板的两个侧边,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伸出设定长度,伸出的所述长度在两个侧边相同;在所述屋面板的两个端部,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缩进设定长度,从而所述保温芯层在端部被包含在屋面板内部。相邻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屋面板的保温芯层紧密接触,在顶部预制面层上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施工后抹面层,使相邻屋面板连接为整体。所述屋面板底部与所述墙体结构中的部分夹心预制墙板的上端之间预留设定空隙,在所述空隙内设置水平钢筋,沿所述墙板的预制面层两侧设置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竖向连接钢筋穿过屋面板接缝或屋面板后弯折锚入后抹面层,使屋面板与墙体结构连接为整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传统现浇或预制形式的基础,所述墙体结构中的部分预制夹心墙板的下端与基础顶面之间设置坐浆层,基础顶面预留竖向连接钢筋,所述竖向连接钢筋伸入后抹面层内,使所述墙板与基础连接为整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包括:1)将标准化预制保温板与现场施工有机结合。2)预制保温板可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生产设备简单,产品质量稳定。3)预制保温板重量轻,可人工搬运,不需大型运输和吊装车辆、设备,现场施工方便。4)预制保温板的芯材采用聚苯乙烯板,其防水、保温效果好,能够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预制保温板的预制面层可采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或其它轻质无机材料,起到辅助保温的作用。5)预制保温板的保温芯层内置于墙体和屋面板构件的内部,消除了保温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和房屋正常使用条件下与明火直接接触易发生火灾的隐患。6)预制保温板两侧面的钢丝网与斜插丝共同形成空间钢丝网架结构。两侧的预制面层上可预留一定数量的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双向钢丝。特别地,预制保温板的表面也可设置粗糙面。通过凹槽或粗糙面的作用可使现场施工的后抹面层与预制保温板形成整体的承重结构构件。7)施工时,可先安装并临时固定预制保温板,并绑扎接缝处的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现场施工后抹面层,后抹面层可采用喷涂设备机械化施工。8)后抹面层不仅作为承重构件的一部分,经抹面找平后,构件表面无需二次找平层施工,可直接进行饰面处理。9)构件接缝处采用现场抹面,从而避免了外保温系统拼缝处渗漏、开裂的现象。10)建筑自重轻,整体性及抗震性能良好。11)建筑经济性好,特别适用于北方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附图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简要介绍以及下述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图1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由部分预制夹心墙板构成的单层建筑的墙体结构平面图。图1B-1D分别为图1A所示墙体的立面图,其中:图1B为①轴或②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及其墙体结构和建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其包括:预制保温板,其包括:保温芯层,其设置于墙板内部;钢丝网,其设置于所述保温芯层两侧;斜插丝,其斜插穿过所述保温芯层并与所述钢丝网共同形成空间钢丝网架结构;预制面层,其设置于所述保温芯层两侧,与所述钢丝网形成整体;以及后抹面层,其被涂抹在所述预制保温板的预制面层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其包括:预制保温板,其包括:保温芯层,其设置于墙板内部;钢丝网,其设置于所述保温芯层两侧;斜插丝,其斜插穿过所述保温芯层并与所述钢丝网共同形成空间钢丝网架结构;预制面层,其设置于所述保温芯层两侧,与所述钢丝网形成整体;以及后抹面层,其被涂抹在所述预制保温板的预制面层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墙板,其中所述面层上可按设计要求预留凹槽或设置粗糙面,所述凹槽内还可设置钢丝,从而可使后抹面层与预制保温板形成整体的承重结构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墙板,其中在墙体施工时,可先安装并临时固定所述预制保温板,绑扎接缝处的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片,然后现场施工后抹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墙板,其中根据需要所述保温芯层在所述墙板的侧边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可以平齐或伸出设定长度,其中伸出的所述长度在墙板的两个侧边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墙板,其中根据需要所述保温芯层在所述墙板的端部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可以平齐或缩进设定长度,其中缩进的所述长度在墙板的两个端部可以分别相同或不同。6.一种由部分预制夹心墙板构成的墙体结构,其包括:多块权利要求1-5所述部分预制夹心墙板,其中进一步包括中间墙板、转角墙板、窗洞下方墙板以及门窗洞上方墙板;其中:在所述中间墙板、窗洞下方墙板或门窗洞上方墙板各自的两个侧边,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伸出设定长度,伸出的所述长度在两个侧边相同;在所述转角墙板的两个侧边,所述保温芯层相对于所述预制面层伸出设定长度,伸出的所述长度在墙板的两个侧边不同,在用于转角的一侧较长;相邻所述中间墙板、中间墙板与转角墙板的保温芯层紧密接触,在所述预制面层外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施工后抹面层,使相邻墙板连接为整体;门窗洞两侧的墙板与门窗洞边、窗洞下方墙板或门窗洞上方墙板之间预留设定空隙,在所述空隙内设置竖向钢筋,与门窗洞边相接处,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与窗洞下方墙板或门窗洞上方墙板相接处,在预制面层外设置水平连接钢筋或钢丝网,然后同时施工后抹面层及填充空隙,使门窗洞处墙板连接为整体;相邻所述转角墙板的保温芯层垂直紧密接触,在转角部位的四角设置竖向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宝双周剑侯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