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用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779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依次叠加,每一块换热片分为均流区、冷凝区和集流区,第一换热片为单面凸台换热片,第二换热片为双面凸台换热片,叠加后,一层流道较宽,一层流道较窄。进行气液热交换的时候,液态的冷媒由均流区的入口流入流道较窄的一层,当吸收热量后变为气态从集流区的出口流出,气体由换热器的侧面进入流道较宽的一层,气体放出热量后冷凝成为液态,向下滴落收集起来,较宽的气体流道和凸点使形成气体旋涡,气体均匀分布在冷凝区内,使冷媒与气体热交换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用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油气存储、溴化锂制备等领域中,冷凝是常用切关键的工艺步骤,现一般采用管壳式的冷凝器进行冷凝,由于管壳式气体通过管路中的时候,管路外部温度较低,而管路的内部温度不那么低,无法实现冷凝的效果,使冷凝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可以提高冷凝的换热效率。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多块第一换热片和多块第二换热片依次叠加,所述第一换热片包括第一均流区、第一冷凝区和第一集流区,第一均流区和第一集流区分别位于第一冷凝区的两端,所述第一均流区和第一集流区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一冷凝区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和向下凹的圆锥形凹槽,凸台和凹槽依次相邻排布,第一均流区上设有第一入口,第一集流区上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换热片包括第二均流区、第二冷凝区和第二集流区,第二均流区和第二集流区分别位于第二冷凝区的两端,所述第二均流区和第二集流区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二冷凝区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第二均流区上设有第二入口,第二集流区上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相互叠加时,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叠加,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叠加。所述第一入口处设有第一分配器,第二入口处设有第二分配器。所述第一冷凝区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冷凝区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加强筋。其有益效果是:进行气液热交换的时候,液态的冷媒由均流区的入口流入流道较窄的一层,当吸收热量后变为气态从集流区的出口流出,气体由换热器的侧面进入流道较宽的一层,气体放出热量后冷凝成为液态,向下滴落收集起来,较宽的气体流道和凸点使形成气体旋涡,气体均匀分布在冷凝区内,使冷媒与气体热交换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第一换热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第二换热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多块第一换热片1和多块第二换热片2依次叠加。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片1包括第一均流区11、第一冷凝区12和第一集流区13,第一冷凝区12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加强筋17,第一均流区11和第一集流区13分别位于第一冷凝区12的两端,所述第一均流区11和第一集流区13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一冷凝区12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和向下凹的圆锥形凹槽,凸台和凹槽依次相邻排布,第一均流区11上设有第一入口14,第一入口14处设有第一分配器16,第一集流区13上设有第一出口15。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换热片1包括第二均流区21、第二冷凝区22和第二集流区23,第二冷凝区22另册对称设有第二加强筋27,第二均流区21和第二集流区23分别位于第二冷凝区22的两端,所述第二均流区21和第二集流区23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二冷凝区22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凸台之间为平面,第二均流区21上设有第二入口24,所述第二入口24处设有第二分配器26,第二集流区23上设有第二出口25。所述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相互叠加时,第一入口14与第二入口24叠加,第一出口15和第二出口25叠加。当叠加组成换热器后,换热器内形成两组通道,一组为第一冷凝区12的凹槽与第二冷凝区22的凸台相互接触组成的较宽的流道,该流道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边缘不紧贴,气体可以从换热器的侧面进入,在流道内形成气旋,充分散热形成液滴。另一组流道为第一冷凝区12的凸台与第二冷凝区22的平面相互接触形成的较窄的流道,该流道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边缘紧贴密封,冷媒由第一入口14或第二入口24进入,依次经过均流区、冷凝区和集流区,充分吸收热量后气化,然后由第一出口15或第二出口25流出。冷媒和气体在换热器中充分进行热交换,各自改变物理状态,实现气体的冷凝收集,结构上满足了气体和冷媒在进入时不同物理状态所适应的空间结构需求,使气体和液体冷媒充分放热或吸热,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凝器用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多块第一换热片(1)和多块第二换热片(2)依次叠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1)包括第一均流区(11)、第一冷凝区(12)和第一集流区(13),第一均流区(11)和第一集流区(13)分别位于第一冷凝区(12)的两端,所述第一均流区(11)和第一集流区(13)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一冷凝区(12)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和向下凹的圆锥形凹槽,凸台和凹槽依次相邻排布,第一均流区(11)上设有第一入口(14),第一集流区(13)上设有第一出口(15);所述第二换热片包括第二均流区(21)、第二冷凝区(22)和第二集流区(23),第二均流区(21)和第二集流区(23)分别位于第二冷凝区(22)的两端,所述第二均流区(21)和第二集流区(23)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二冷凝区(22)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第二均流区(21)上设有第二入口(24),第二集流区(23)上设有第二出口(25);所述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相互叠加时,第一入口(14)与第二入口(24)叠加,第一出口(15)和第二出口(25)叠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用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片(1)和第二换热片(2),多块第一换热片(1)和多块第二换热片(2)依次叠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1)包括第一均流区(11)、第一冷凝区(12)和第一集流区(13),第一均流区(11)和第一集流区(13)分别位于第一冷凝区(12)的两端,所述第一均流区(11)和第一集流区(13)上均匀排布有人字坡,所述第一冷凝区(12)上均匀排布有上向凸起的圆锥形凸台和向下凹的圆锥形凹槽,凸台和凹槽依次相邻排布,第一均流区(11)上设有第一入口(14),第一集流区(13)上设有第一出口(15);所述第二换热片包括第二均流区(21)、第二冷凝区(22)和第二集流区(23),第二均流区(21)和第二集流区(23)分别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君明周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