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于真空感应炉壳体具有的工作腔室内,在底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开口向上设置的炉膛体,在所述炉膛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向上卷绕设置的水冷式感应圈,且所述水冷式感应圈固定于底板上方,水冷式感应圈的一端为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水冷式感应圈的另一端为与进水管相连的进水端;还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位于水冷式感应圈上方且套接固定于炉膛体上端开口处,并且在水冷式感应圈圆周方向外部的底板与台板两内侧面之间还竖向设置有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感应圈耐用,能够提高被冶炼金属质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
本技术涉及冶金
;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
技术介绍
现目前对对金属冶炼时多采用感应加热,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通过在感应器中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使置于感应器中的零件产生同频率的感应电流,利用感应电流的集肤效应,使零件表面快速加热,融化达到冶炼的目的。感应加热冶炼金属是热处理的重要工艺之一,具有加热速度快、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不污染环境,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并能布置在生产线上与冷加工工序同步生产等特点。在真空淬火中,供金属加热反应的炉体是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现有的一般多采用感应加热,但是感应加热时感应圈需承受高温,这样感应圈容易被烧穿损毁。另一方面,炉体会受到感应圈余热的影响导致炉体冷却速度慢,会致使炉体内部的淬火金属达不到淬火要求。在实验时,因成本和场地限制需要相应的炉体作为实验设备,炉体需要小巧,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便于拿放的优点。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得感应圈耐用,能够提高被冶炼金属质量的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得感应圈耐用,能够提高被冶炼金属质量的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包括底板,其特点在于,所述底板水平设置于真空感应炉壳体具有的工作腔室内,在底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开口向上设置的炉膛体,在所述炉膛体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向上卷绕设置的水冷式感应圈,且所述水冷式感应圈固定于底板上方,水冷式感应圈的一端为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水冷式感应圈的另一端为与进水管相连的进水端;还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位于水冷式感应圈上方且套接固定于炉膛体上端开口处,并且在水冷式感应圈圆周方向外部的底板与台板两内侧面之间还竖向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台板的下表面,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本技术方案中,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容量为一公升,是专门用于实验室的炉体,使用时,是将其整体是放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工作腔室内的,利用抽真空设备对真空感应炉进行抽真空,从而保证真空感应炉内部以及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内部的真空度达到预设值。采用水冷式感应圈对炉膛体进行感应加热,在加热后通过在水冷式感应圈内部通水循环,能够使得水冷式感应圈快速冷却,从而降低水冷式感应圈被烧穿损毁的风险。水冷式感应圈快速冷却可以带走炉膛体外部的余热,同时在炉膛体内部通入惰性气体能够使得炉膛体内部的待淬火金属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能够达到提高被冶炼金属表面质量的目的。整个金属冶炼过程都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被冶炼金属的表面不会被氧化,能的提高金属表面质量。整个炉膛体固定稳定牢靠,炉膛体不易发生倾斜,还具有方便拿放的效果。因整个炉体需放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壳体内,因此,其必须具备结构稳固,方便固定和拿放的特性。作为优化,所述炉膛体的上端开口处局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浇口,所述浇口外侧端口处的水平投影位于底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对应的区域之外。这样,能够方便置入或倒出被冶炼金属,使用更加的方便。作为优化,所述水冷式感应圈的上端头部向远离炉膛体轴心线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所述水冷式感应圈的下端头部向远离炉膛体轴心线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与进水管相连的进水端。这样,出水管和进水管能够远离炉膛体轴心线的方向设置,能够起到保护出水管和进水管的作用,使其不承受高温;其次,这样设置还具有方便将出水口与出水管以及进水口与进水管对接。作为优化,所述炉膛体的内腔与输气管导通连接,所述输气管与惰性气体供气设备相连。这样,炉膛体的内腔直接与输气管导通相连,能够先向真空炉和炉膛体内通入惰性气体之后再进行抽真空,能够使得真空炉内部以及炉膛体内部具有更高的真空度,达到提高被冶炼金属质量的目的。作为优化,所述台板和底板的材质均为绝缘石棉耐火板。这样,台板和底板能够具有绝缘和耐火的特点。使用更加安全。作为优化,所述立柱为绝缘材质制得。这样,立柱具有绝缘的特点,使用时更加安全。作为优化,所述立柱为沿水冷式感应圈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三根。这样,底板与台面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方便使用。作为优化,所述立柱与底板之间、立柱与台面之间以及水冷式感应圈与立柱之间均通过铜螺钉连接。这样,使用螺钉材质选用铜在使用时具有不易打弧的优点。作为优化,在炉膛体的外壁与水冷式感应圈之间填充有耐火泥层,在耐火泥层与炉膛体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发泡层。这样,在炉膛体的外壁与水冷式感应圈之间设置耐火泥层和发泡层,因对金属加热为电磁感应加热,在不影响对金属加热的同时,能够减少炉膛体与水冷式感应圈之间的热量传递,能够起到保护水冷式感应圈的效果。作为优化,所述炉膛体的底部空间呈球面形。这样,方便金属集中与炉膛体底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未显示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于真空感应炉壳体具有的工作腔室内,在底板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开口向上设置的炉膛体2,在所述炉膛体2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向上卷绕设置的水冷式感应圈3,且所述水冷式感应圈3固定于底板1上方,水冷式感应圈3的一端为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水冷式感应圈3的另一端为与进水管相连的进水端;还包括台板4,所述台板4位于水冷式感应圈3上方且套接固定于炉膛体2上端开口处,并且在水冷式感应圈3圆周方向外部的底板1与台板4两内侧面之间还竖向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台板4的下表面,立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本技术方案中,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容量为一公升,是专门用于实验室的炉体,使用时,是将其整体是放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工作腔室内的,利用抽真空设备对真空感应炉进行抽真空,从而保证真空感应炉内部以及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内部的真空度达到预设值。采用水冷式感应圈对炉膛体进行感应加热,在加热后通过在水冷式感应圈内部通水循环,能够使得水冷式感应圈快速冷却,从而降低水冷式感应圈被烧穿损毁的风险。水冷式感应圈快速冷却可以带走炉膛体外部的余热,同时在炉膛体内部通入惰性气体能够使得炉膛体内部的待淬火金属的温度快速下降,从而能够达到提高被冶炼金属表面质量的目的。整个金属冶炼过程都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被冶炼金属的表面不会被氧化,能的提高金属表面质量。整个炉膛体固定稳定牢靠,炉膛体不易发生倾斜,还具有方便拿放的效果。因整个炉体需放置于真空感应炉的壳体内,因此,其必须具备结构稳固,方便固定和拿放的特性。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炉膛体2的上端开口处局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浇口,所述浇口外侧端口处的水平投影位于底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对应的区域之外。这样,能够方便置入或倒出被冶炼金属,使用更加的方便。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冷式感应圈3的上端头部向远离炉膛体2轴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于真空感应炉壳体具有的工作腔室内,在底板(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开口向上设置的炉膛体(2),在所述炉膛体(2)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向上卷绕设置的水冷式感应圈(3),且所述水冷式感应圈(3)固定于底板(1)上方,水冷式感应圈(3)的一端为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水冷式感应圈(3)的另一端为与进水管相连的进水端;还包括台板(4),所述台板(4)位于水冷式感应圈(3)上方且套接固定于炉膛体(2)上端开口处,并且在水冷式感应圈(3)圆周方向外部的底板(1)与台板(4)两内侧面之间还竖向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台板(4)的下表面,立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水平设置于真空感应炉壳体具有的工作腔室内,在底板(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开口向上设置的炉膛体(2),在所述炉膛体(2)的外部套设有螺旋向上卷绕设置的水冷式感应圈(3),且所述水冷式感应圈(3)固定于底板(1)上方,水冷式感应圈(3)的一端为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水冷式感应圈(3)的另一端为与进水管相连的进水端;还包括台板(4),所述台板(4)位于水冷式感应圈(3)上方且套接固定于炉膛体(2)上端开口处,并且在水冷式感应圈(3)圆周方向外部的底板(1)与台板(4)两内侧面之间还竖向设置有立柱(5),所述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台板(4)的下表面,立柱(5)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体(2)的上端开口处局部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浇口,所述浇口外侧端口处的水平投影位于底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对应的区域之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公升容量的实验室用真空感应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感应圈(3)的上端头部向远离炉膛体(2)轴心线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端;所述水冷式感应圈(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宝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