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67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生产的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采用长绒棉与细绒棉混纺的紧密纺高支纱,织物经纬密度高,生产难度大。本文详细叙述了仿丝绸面料的原料选择、规格设计,络整浆时采用“低车速、小张力”工艺,浆纱时浆料配方要以“高浓、低粘、小伸长、重浸透,求被覆”的基本原则,织造时“低车速、高后梁、早开口、辅喷小隔距、喷气低压力”等工艺,通过压光后整理,面料手感细腻,光洁如丝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丝绸面料是利用真丝作为经纬纱线织制的织物,真丝织物滑糯、轻薄、凉爽、飘逸,是夏季服装理想的面料。仿丝绸织物,就是利用其他纤维,替代真丝,织制的织物经过后整理,吸湿透气性好,具有真丝面料的效果。由于仿丝绸面料纱支细、密度高的特点,因而纱线容易断头,布面易产生边撑疵疵点,生产难度极大,通过技术人员的集体攻关,优化了生产工艺,织机的生产效率达到了85%,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介绍了仿丝绸面料设计的要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2.技术方案: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2、织物的设计(1)纱支的选择:使用高支纱,经纱要在9.7tex以下;(2)纱线毛羽要少:织物密度大,毛羽多,梭口很难清晰;紧密纺纱表面光洁,手感柔软,毛羽少,与环锭纺纱相比,纱线条干均匀度好,断裂强度高;(3)纱线单强要高:选用纱线时选用长绒棉和细绒棉的混纺紧密纺纱;(4)混纺比:选用20%的长绒棉与80%的细绒棉进行混纺;(5)选用平纹地小提花作为织物的组织,花型雅致小巧,更显丝绸档次;(6)织物的经纬密度要大:织物纱支高,密度大,织物的风格才有滑糯、轻薄、飘逸的丝绸感;2、络筒选用GA014MD型络筒机,络筒的速度为510m/min,该络筒机张力垫圈配置有轻、中、重三种,本织物选用轻等张力垫圈,接头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3、整经选用CGA114B-SM型整经机,筒子架容量为720只;整经速度为500m/min,张力分区分段控制,分成三段,前段张力垫圈重量为6g,中段5g,后段4g;为防止整经断头,保持通道光洁,无飞花、无毛刺;为保证片纱张力均匀,要集体换筒;配轴计算:金黄色经纱5820根,整成9轴,配轴为646根*3轴+647根*6轴,白色经纱5180根,配8个轴,配轴为647根*4轴+648根*4轴;4、浆纱选用GA301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工艺要使用“高浓度、低粘度、低速度、高压力、重浸透、求被覆”工艺;浆料配方为:TB225变性淀粉65%,PVA205浆料30%,固体丙烯酸3%,蜡片2%,浆液粘度11-13S,上浆率控制在13%-14%,浆槽温度控制在95℃;上浆温度:选用高温上浆,浆槽温度控制在95℃-98℃;浆纱速度:浆纱速度控制在40m/min以下;压浆工艺:使用双浸四压上浆工艺,压浆辊压力使用前重后轻的压浆工艺,兼顾浸透与被覆,上浆率控制在13%-14%;回潮率:回潮率控制在7%-7.5%之间;烘房的温度:烘筒温度不高于120℃,不低于95℃;白色纱线放在下层,金黄色纱线颜色鲜艳,放在下层,由于花型比较宽,经浆排花采用分层排筘工艺;5、穿经本织物共用13页综框,穿综方法采用照图穿法,布边和布身都采用每筘4入;布身穿综顺序为:(2,3,4,5)*19,(6,7,8,9)*9,(2,3,4,5)*19,(10,11,12,13)*9,穿综循环根数为224根,布边穿1-2页综;6、织造本产品采用了丝普兰多臂喷气织机织制;a织机转速织机为多臂开口机构,织机速度为500r/min,织机的平均生产效率为85%;b边撑疵高密织物生产时容易产生边撑疵,工艺设置时,要注意减小织口的游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3)适当提高后梁高度:后梁高度使用+1刻度;(4)提高停经架高度:后梁提高后,停经架要跟着提高;提高停经架的高度,能减少停经片的跳动,减少经停误关车;(3)早开口:选用早开口,开口时间为300°,一方面有利于梭口清晰,另一方面有利于打紧纬纱,从而减少织口的游动;(4)选用单列48环细齿边撑:随着边撑环数的增加,边撑上的针刺数跟着增加,每根针刺对布面的作用力减小,降低针刺对布面的损害;c停经架停经架前移,缩短后部梭口长度,以减少经纱间的横动,降低经纱在综丝眼中的摩擦,同时对梭口清晰有利,停经架移到长槽中最前面位置;d引纬工艺纬纱始飞行角为92°;纬纱到达角控制在215°-225°之间,主喷喷气时间为67°-160°,辅喷有7组,依次轮流喷气,喷气时间为:67°-165°,87°-147°,108°-168°,128°-189°,149°-210°,169°-230°,190°-300°;喷气压力:主喷供气压力0.26MPa,辅喷供气压力0.33MPa,微风压力控制在0.07MPa-0.08MPa之间;e纬纱断头检测纬纱细,光电传感器容易漏检,对于短纬检测装置,漏检造成空关车,对于长纬检测装置,造成空纬或缺纬,因此生产时需要提高纬纱断头检测装置的灵敏度;纬纱断头检测装置灵敏度调高后,由于飞花等,又容易引起纬纱断头检测装置的误检,对于短纬检测装置,会造成空纬或缺纬,对于长纬检测器,则会造成空关车,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探纬器的清洁卫生工作,每班至少要清洁三次;f上机张力经密大,梭口不易清晰,上机张力要偏大控制,上机张力控制在1800N。作为优化:织物的色纱排列如下:经纱为9.7tex细绒棉/长绒棉混纺纱,颜色有两种,金黄色和白色,色经排列为:金黄色60根,白色52根,一花经纱数112根;纬纱为11.7tex棉纱,颜色有白色和兰灰色两种,纬纱排列为白色28根,兰灰28根,一花纬纱数56根。作为优化:织物的规格设计如下:坯布幅宽157cm,上机筘幅168cm,坯布经密700根/10cm,上机经密677根/10cm,坯布纬密346根/10cm,上机纬密339根/10cm,公制筘号86#,总经根数11000根,全幅97花。各色经纱数:金黄色:60×97=5820根,边纱136根用白色,白色纱根数为:52×97+68×2=5180根,边与布身都是每筘4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生产的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采用长绒棉与细绒棉混纺的紧密纺高支纱,织物经纬密度高,生产难度大。本文详细叙述了仿丝绸面料的原料选择、规格设计,络整浆时采用“低车速、小张力”工艺,浆纱时浆料配方要以“高浓、低粘、小伸长、重浸透,求被覆”的基本原则,织造时“低车速、高后梁、早开口、辅喷小隔距、喷气低压力”等工艺,通过压光后整理,面料手感细腻,光洁如丝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纹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织物设计1.1织物原料的选择(1)纱支的选择:由于真丝很细,仿丝绸织物要求使用高支纱,经纱要在9.7tex以下,纱线粗,就不会有真丝的效果;(2)纱线毛羽要少:织物密度大,毛羽多,梭口很难清晰。紧密纺纱表面光洁,手感柔软,毛羽少,与环锭纺纱相比,纱线条干均匀度好,断裂强度高;(3)纱线单强要高:选用纱线时选用长绒棉和细绒棉的混纺紧密纺纱。长绒棉由于纤维长,纤维间的抱合力大,纤维间不容易滑移,纱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的设计:(1)纱支的选择:使用高支纱,经纱要在9.7tex以下;(2)纱线毛羽要少:织物密度大,毛羽多,梭口很难清晰;紧密纺纱表面光洁,手感柔软,毛羽少,与环锭纺纱相比,纱线条干均匀度好,断裂强度高;(3)纱线单强要高:选用纱线时选用长绒棉和细绒棉的混纺紧密纺纱;(4)混纺比:选用20%的长绒棉与80%的细绒棉进行混纺;(5)选用平纹地小提花作为织物的组织,花型雅致小巧,更显丝绸档次;(6)织物的经纬密度要大:织物纱支高,密度大,织物的风格才有滑糯、轻薄、飘逸的丝绸感;2、络筒选用GA014MD型络筒机,络筒的速度为510m/min,该络筒机张力垫圈配置有轻、中、重三种,本织物选用轻等张力垫圈,接头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3、整经选用CGA114B‑SM型整经机,筒子架容量为720只;整经速度为500m/min,张力分区分段控制,分成三段,前段张力垫圈重量为6g,中段5g,后段4g;为防止整经断头,保持通道光洁,无飞花、无毛刺;为保证片纱张力均匀,要集体换筒;配轴计算:金黄色经纱5820根,整成9轴,配轴为646根*3轴+647根*6轴,白色经纱5180根,配8个轴,配轴为647根*4轴+648根*4轴;4、浆纱选用GA301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工艺要使用“高浓度、低粘度、低速度、高压力、重浸透、求被覆”工艺;浆料配方为:TB225变性淀粉65%,PVA205浆料30%,固体丙烯酸3%,蜡片2%,浆液粘度11‑13S,上浆率控制在13%‑14%,浆槽温度控制在95℃;上浆温度:选用高温上浆,浆槽温度控制在95℃‑98℃;浆纱速度:浆纱速度控制在40m/min以下;压浆工艺:使用双浸四压上浆工艺,压浆辊压力使用前重后轻的压浆工艺,兼顾浸透与被覆,上浆率控制在13%‑14%;回潮率:回潮率控制在7%‑7.5%之间;烘房的温度:烘筒温度不高于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棉色织仿丝绸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的设计:(1)纱支的选择:使用高支纱,经纱要在9.7tex以下;(2)纱线毛羽要少:织物密度大,毛羽多,梭口很难清晰;紧密纺纱表面光洁,手感柔软,毛羽少,与环锭纺纱相比,纱线条干均匀度好,断裂强度高;(3)纱线单强要高:选用纱线时选用长绒棉和细绒棉的混纺紧密纺纱;(4)混纺比:选用20%的长绒棉与80%的细绒棉进行混纺;(5)选用平纹地小提花作为织物的组织,花型雅致小巧,更显丝绸档次;(6)织物的经纬密度要大:织物纱支高,密度大,织物的风格才有滑糯、轻薄、飘逸的丝绸感;2、络筒选用GA014MD型络筒机,络筒的速度为510m/min,该络筒机张力垫圈配置有轻、中、重三种,本织物选用轻等张力垫圈,接头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3、整经选用CGA114B-SM型整经机,筒子架容量为720只;整经速度为500m/min,张力分区分段控制,分成三段,前段张力垫圈重量为6g,中段5g,后段4g;为防止整经断头,保持通道光洁,无飞花、无毛刺;为保证片纱张力均匀,要集体换筒;配轴计算:金黄色经纱5820根,整成9轴,配轴为646根*3轴+647根*6轴,白色经纱5180根,配8个轴,配轴为647根*4轴+648根*4轴;4、浆纱选用GA301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工艺要使用“高浓度、低粘度、低速度、高压力、重浸透、求被覆”工艺;浆料配方为:TB225变性淀粉65%,PVA205浆料30%,固体丙烯酸3%,蜡片2%,浆液粘度11-13S,上浆率控制在13%-14%,浆槽温度控制在95℃;上浆温度:选用高温上浆,浆槽温度控制在95℃-98℃;浆纱速度:浆纱速度控制在40m/min以下;压浆工艺:使用双浸四压上浆工艺,压浆辊压力使用前重后轻的压浆工艺,兼顾浸透与被覆,上浆率控制在13%-14%;回潮率:回潮率控制在7%-7.5%之间;烘房的温度:烘筒温度不高于1200,不低于95℃;白色纱线放在下层,金黄色纱线颜色鲜艳,放在下层,由于花型比较宽,经浆排花采用分层排筘工艺;5、穿经本织物共用13页综框,穿综方法采用照图穿法,布边和布身都采用每筘4入;布身穿综顺序为:(2,3,4,5)*19,(6,7,8,9)*9,(2,3,4,5)*19,(10,11,12,13)*9,穿综循环根数为224根,布边穿1-2页综;6、织造本产品采用了丝普兰多臂喷气织机织制;a织机转速织机为多臂开口机构,织机速度为500r/min,织机的平均生产效率为85%;b边撑疵高密织物生产时容易产生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全侠瞿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