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244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包括如下组分:菜枯、竹炭以及营养液,所述菜枯、竹炭和营养液的重量配比为:菜枯干粉30‑65%、竹炭颗粒20‑45%、营养液5‑30%。该高营养有机颗粒肥能够明显改善土襄土质结构和土襄环境,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能够满足作物所需营养成分,其肥效高而好,制备成本低,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且有机、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
技术介绍
有机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包括种植业等的有机农业是以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物料,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但是,目前,对于有机农业的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发展有机农业所需的有机肥料大多采用农家或商品有机粪肥,其相应的营养成份还是比较单一,而且使用不方便,原料成本较高,所含矿质养分元素种类比较单一,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的矿质养分元素的全面需要,且肥效较慢,造成作物产量较低,难以适应有机农业的发展需求。虽然,现有的有些有机肥或复混肥可以通过使植物根茎粗壮以达到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但是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而时下流行的有机农作物产品因为不能使用化肥,当不用化肥则农作物长得又小又矮,产量太低,而不使用农药则同样会大幅度减产,甚至于颗粒无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该高营养有机颗粒肥能够明显改善土襄土质结构和土襄环境,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能够满足作物所需营养成分,其肥效高而好,制备成本低,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且有机、环保。本专利技术高营养有机颗粒肥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组分:菜枯、竹炭以及营养液,所述菜枯、竹炭和营养液的重量配比为:菜枯干粉30-65%、竹炭颗粒20-45%、营养液5-30%。所述菜枯为经发酵的菜枯,所述竹炭为于所述营养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或吸附营养液至饱和的颗粒竹炭。所述营养液包括如下重量比组分:竹醋液40-60%、葡萄糖5-25、氨基酸15-35。本专利技术的高营养有机颗粒肥不仅能够保持植物生长良好的营养平衡,有效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生长,壮苖健株,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使农作物茎壮叶茂,使果实的味道变好的效果,增强植物免疫力,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更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土壤结构,其具有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具有有机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等成份,促进植物对于养分与水分的吸收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还能分解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及微量金属元素,另外其利用竹炭炭质致密,孔隙多,比表面积高,可对土襄起到疏松的作用,可活化养分,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是纯天然的有机物质,是一种无菌、无毒、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有机肥。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藉由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高营养有机质颗粒肥,包括以一定重量比的如下组分:菜枯、竹炭以及营养液,其竹炭为经营养液浸泡一定时间、或浸泡至竹炭吸附营养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的竹炭颗粒,其菜枯为经发酵后的菜枯;其竹炭颗粒经营养液浸泡一定时间、或浸泡至竹炭吸附营养液达到饱和状态后与按一定重量配比的、经发酵后的菜枯干粉进行搅拌混合,之后再按一定重量配比加入营养液搅拌混合制成高营养有机质颗粒肥。其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菜枯干粉30-65%、竹炭颗粒20-45%、营养液5-30%。其营养液包括如下重量比组分:竹醋液40-60%、葡萄糖5-25、氨基酸15-35。其竹炭颗粒粒径为0.2-3mm。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1,本例中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其菜枯干粉55%、竹炭颗粒17%、营养液28%。其营养液的各组分重量配比为:竹醋液58%、葡萄糖10、氨基酸32。其竹炭颗粒粒径为2mm。其具体制备方法为:用上述成分配比的营养液浸泡2mm粒径的竹炭颗粒24小时、或浸泡至竹炭颗粒吸附营养液达到饱和状态得到营养竹炭颗粒料,将上述55%:17%的重量份的菜枯干粉与该饱和吸附有营养液的竹炭颗粒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营养混合料,之后再将占重量份28%的营养液加入该菜枯与竹炭颗粒的营养混合料中,搅拌均匀即制得营养颗粒料;最后将该制得的营养颗粒料经相应的造粒机制成粒径为1-8mm的本专利技术的高营养有机颗粒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其有机质颗粒肥的各组分为:菜枯干粉38%、竹炭颗粒44%、营养液18%。其营养液包括如下重量比组分:竹醋液47%、葡萄糖25、氨基酸28。其竹炭颗粒粒径为0.8mm。其菜枯发酵方法为:先将菜枯暴晒2天,然后放入发酵池,在菜枯上浇上一层氨液或大粪,等菜枯完全腐烂后即完成菜枯发酵,然后将发酵完成的菜枯粉碎制成本用于本专利技术高效有机颗粒肥的相应的原料。本例中,其竹炭原料为用毛竹经610-650oC温度炼制的竹炭。其具体烧制工艺步骤如下:a、熏烟干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炽热烟气进行3-4天时间的熏烟干燥,期间炭窑内的温度控制为160-180℃;b、竹材预炭化:预炭化时炭窑内的温度280-300℃,竹材的受热分解比较明显,开始产生醋酸和焦油;c、竹材炭化:预炭化结束后控制炭窑内的温度为380-390℃,对竹炭进行炭化;d、竹炭锻烧:竹炭锻烧阶段的温度控制在390-650℃以排除残留在竹炭中的能挥发的物质;e、冷却阶段:将经过煅烧的竹炭,在竹炭窑不漏气的情况下,从最高的煅烧温度随炉逐步冷却到50℃左右,即制得本专利技术所需要的竹炭。本例的高效有机颗粒肥的其余成分结构、制备方法、相关组分原料的制备方法等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其菜枯发酵方法是在发酵池内的菜枯物料堆积若干层,每层的厚度为15—20cm,并在每层菜枯层上面喷洒一层水与竹醋液的重量比例为(85-15):(5-15)的竹醋液发酵剂进行发酵。即于发酵池内,每放入厚度15-20cm的菜枯后在其上面喷洒一层按上述比例稀释的竹醋液。其具有相当好菜枯发酵效果,且发酵时间短。本例的高效有机颗粒肥的其余成分结构、制备方法及菜枯发酵方法等可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类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其菜枯发酵为:发酵池加入生物菌肥发酵剂,在入发酵池的菜枯上面浇上氨液或大粪后,再撒上一定量的氮肥,如尿素,其可提高含氮量,以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有机颗粒肥的营养成分结构。本例其余菜枯发酵方法及其高效有机颗粒肥的制备方法等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类同。本专利技术的高营养有机颗粒肥其施用方法包括混合于土襄内或撒施于土襄表面,土襄表面撒施一般两次施肥间隔期间至少为40-50天。现通过几个使用实验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施用方法及其使用效果。使用实例一为水稻:用本专利技术产品在土地翻耕时埋施一次,深度10厘米左右,对水稻进行分蘖期和抽穗前各一次农药施用;对比组的按现有技术方法用复合肥在土地翻耕时埋施一次,同样对水稻进行分蘖期和抽穗前各一次农药施用;其余的本专利技术产品与对比组按现有技术相同的正常农作管理方法对水稻进行农作管理。对比结果为:本专利技术与对比组相比:其有效分蘖率高约15%,平均株高高约3%,稻穗穗粒数多、谷粒重,产量高出29%,病虫害危害率低70%,施用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后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明显强。使用实例二为种植草莓:本专利技术产品有机颗粒肥作为基肥施用,施用量65-110千克/亩,土地翻耕时施入土壤内,施入深度8-10厘米,根据常规栽培形式栽培,对照组采用草莓常规施肥方式,每亩施用:复合肥80千克、大粪800千克,磷肥100千克,施肥方式与本专利技术的有机颗粒肥类同。草莓生长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与对比组水肥管理措施均按照常规种植规程操作。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其特征是包括如下组分:菜枯、竹炭以及营养液,所述菜枯、竹炭和营养液的重量配比为:菜枯干粉30‑65%、竹炭颗粒20‑45%、营养液5‑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营养有机颗粒肥,其特征是包括如下组分:菜枯、竹炭以及营养液,所述菜枯、竹炭和营养液的重量配比为:菜枯干粉30-65%、竹炭颗粒20-45%、营养液5-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营养有机颗粒肥,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泽坤王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农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