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21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它由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及连接件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由上部核心件、下部核心件和约束件三部分组成,上部核心件和下部核心件组合后由约束件固定并施加预紧力,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与部件1上的开孔连接面之间用自攻螺丝连接,部件1和部件2之间由螺栓连接,紧箍在木建筑梁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作为支撑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在遭受地震作用时,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的拉伸或收缩,加固件各个接触面间相互摩擦,耗散能量,起到了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目的明确清晰,制造与施工方便,符合古建筑保护原则,能够提高古木建筑抗震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减震和加固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
本技术属于古建筑木结构减震和加固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
技术介绍
古建筑木结构大多数采用框架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损伤,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需要加固维修。古建筑修缮应符合修旧如旧的原则,目前古木建筑大都采用钢材等材料修缮,修缮后严重影响了古建筑的原貌。而且,现有的修缮方法大都比较复杂,加固构件损坏后不易更换。同时,现有的加固方法多从加强整体性出发,对古建筑耗能能力的提升不明显。要提高古建筑的耗能能力必然需要利用耗能支撑加固,现有的耗能支撑大多数由钢材及混凝土组成,其强度过高,并且违背了修旧如旧的原则。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性能稳定、经济、可装配拆卸的新型古木建筑耗能加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符合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并且解决古建筑修缮中抗震性能难以提升以及加固件不易更换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该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为红松木材加工而成,与大多数古木建筑用材相同,可以通过木材之间摩擦耗能,达到耗能减震的目的,并且耗能部分在遭受地震破坏后可更换。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它是由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及连接件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由上部核心件、下部核心件和约束件三部分组成,上部核心件和下部核心件组合后由约束件固定并施加预紧力,约束件材质为红松,根据GB1932-91,其全干体积干缩率为11.48%,约束件由湿润红松木加工,依靠其干缩性质施加预紧力,连接件由部件1、部件2和开孔连接面三部分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与部件1上的开孔连接面之间用自攻螺丝连接,部件1和部件2之间由螺栓连接,紧箍在木建筑梁柱上。所述的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由三部分组件构成,通过连接件将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与古木建筑梁柱固定。所述的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组件中上部核心件和下部核心件由约束件施加预紧力固定。所述的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进行防火剂浸渍处理。所述上部核心件由四根木棍与一个木块组成,木棍与木块之间用木材胶粘剂连接。所述下部核心件由五根木棍与一个木块组成,木棍与木块之间用木材胶粘剂连接。所述的约束件材质为红松,依靠红松干缩性质施加预紧力。所述的连接件材质为钢材,由两部分组件组成,组件之间由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带开孔连接面,通过自攻螺丝固定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为各木构件拼装而成,拼装简单可行。木材经防火剂浸渍处理,防火性能好。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两端分别连接在梁柱上,作为支撑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同时,古木建筑在遭受地震作用时,古木建筑框架发生变形,进而引起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的拉伸或收缩,加固件各个接触面间相互摩擦,耗散能量,起到了减震作用。本技术方案目的明确清晰,制造与施工方便,符合古建筑保护原则,能够提高古木建筑抗震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减震和加固领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图例对本技术的整体和局部作详细介绍图1为本技术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的结构正视图。图2为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三维图。图3为木质约束件三维图。图4为上部核心件三维图。图5为下部核心件三维图。图6为连接件三维图。图中1-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2-连接件;3-上部核心件;4-下部核心件;5-木质约束件;6-部件1;7-部件2;8-开孔连接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它是由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及连接件(2)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由上部核心件(3)、下部核心件(4)和约束件(5)三部分组成,上部核心件(3)和下部核心件(4)交叉组合,交叉长度为原长的1/2,上部核心件(3)和下部核心件(4)组合后由约束件(5)固定并施加预紧力,连接件(2)由部件1(6)和部件2(7)两部分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与部件1(6)上的开孔连接面(8)之间用自攻螺丝连接,部件1和部件2之间由螺栓连接,连接件(2)紧箍在木建筑梁柱上。约束件材质为红松,根据GB1932-91,其全干体积干缩率为11.48%,约束件(5)由湿润红松木加工,红松木在自然环境中干燥后收缩变形,依靠其干缩性质施加预紧力,预紧力使得上部核心件(3)、下部核心件(4)和约束件(5)各面之间紧密贴合并存在压力。本技术用于古建筑木结构的加固,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由红松木制造而成,应用后不仅符合古木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而且对古木建筑的整体性和减震性有较大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古木建筑承受普通荷载及小震作用时,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受力小于各接触面最大静摩擦力之和,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不发生变形,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起支撑作用,可以提高古木建筑的整体性。古木建筑承受中震或大震作用时,古木建筑框架发生变形,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受力大于各接触面最大静摩擦力之和,进而引起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的拉伸或收缩,加固件各个接触面间相互摩擦,耗散能量,起到了减震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及连接件(2)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由上部核心件(3)、下部核心件(4)和约束件(5)三部分组成,其中,上部核心件(3)由四根木棍与一个木块组成,下部核心件(4)由五根木棍与一个木块组成,木棍与木块之间用木材胶粘剂连接,上部核心件(3)和下部核心件(4)交叉组合,交叉长度为原长的1/2,交叉截面为九宫格形,上部核心件(3)和下部核心件(4)组合后由约束件(5)固定并施加预紧力,连接件(2)由部件1(6)和部件2(7)两部分构成,其中部件1(6)和部件2(7)均为半方形环箍件,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与部件1(6)上的开孔连接面(8)之间用自攻螺丝连接,部件1和部件2之间由螺栓连接,连接件(2)紧箍在木建筑梁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及连接件(2)构成,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由上部核心件(3)、下部核心件(4)和约束件(5)三部分组成,其中,上部核心件(3)由四根木棍与一个木块组成,下部核心件(4)由五根木棍与一个木块组成,木棍与木块之间用木材胶粘剂连接,上部核心件(3)和下部核心件(4)交叉组合,交叉长度为原长的1/2,交叉截面为九宫格形,上部核心件(3)和下部核心件(4)组合后由约束件(5)固定并施加预紧力,连接件(2)由部件1(6)和部件2(7)两部分构成,其中部件1(6)和部件2(7)均为半方形环箍件,木质摩擦耗能阻尼器(1)与部件1(6)上的开孔连接面(8)之间用自攻螺丝连接,部件1和部件2之间由螺栓连接,连接件(2)紧箍在木建筑梁柱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古木建筑装配式耗能加固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高玉春谷雷吴继丰王胜孙世权赵紫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