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192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设置有两个,其为贴合于墙角垂直边沿的角铁结构;所述第二构件的横向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所述第三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使所述第一构件与墙角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两个内墙抹灰墙角垂直沿上,由第一构件(两个角铁)对墙角边沿进行固定,以第二构件将所述两个第一构件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的第三构件,起到将第一构件与墙面固定夹持的效果,使整个装置与所要保护的墙体紧密的连接起来,以达到保护墙角的目的。从而避免装修返工和墙角维护,节省装修时间和装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物内装修水平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内装修工序及复杂度不断提升。内墙抹灰,是重要的装修步骤,随着装修的进行,内墙抹灰的墙角易受到破坏,尤其地面铺设时破坏尤为严重。内墙抹灰工作需要重复或维护,造成人力和财力浪费,亟需一种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节省时间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以实现保护建筑内墙抹灰墙角成品,避免返工和维护,节省装修时间和装修成本。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设置有两个,其为贴合于墙角垂直边沿的角铁结构;所述第二构件的横向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所述第三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使所述第一构件与墙角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二构件为设置有镂空条的扁铁。优选地,所述第三构件为焊接于所述第一构件两端的中部镂空扁铁,其与墙角接触以便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三构件通过螺栓拧紧固定于墙面。优选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均为Q235材质。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垫于所述第三构件与墙面之间的橡胶垫。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在建筑内墙抹灰墙角保护,在两个内墙抹灰墙角垂直沿上,由第一构件(两个角铁)对墙角边沿进行固定,以第二构件将所述两个第一构件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的第三构件,起到将第一构件与墙面固定夹持的效果,使整个装置与所要保护的墙体紧密的连接起来,以达到保护墙角的目的。从而避免装修返工和墙角维护,节省装修时间和装修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第二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第三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以实现保护建筑内墙抹灰墙角成品,避免返工和维护,节省装修时间和装修成本。图1示出了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该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第三构件3,其中:所述第一构件1设置有两个,其为贴合于内墙抹灰墙角的墙体10垂直边沿的角铁结构;即:在两个内墙抹灰墙角垂直沿上,由两个角铁对内墙抹灰墙角的墙体10边沿进行固定和保护。所述角铁规格为50*50*5mm,,每根长度1200mm,并不局限于此。如图2所述第二构件2的横向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构件1的端部;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构件2设置有上下两件确保牢固,所述第二构件2为设置有镂空条的扁铁,其横向贴附于所述内墙抹灰墙角的墙面壁上。其规格为60*5mm扁铁,长度180mm,该第二构件2的长度根据所述内墙抹灰墙角的墙体宽度制定。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构件3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1端部,使所述第一构件1与内墙抹灰墙角的墙体10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三构件3为焊接于所述第一构件两端的中部镂空扁铁,其与墙角接触以便固定。且,所述第三构件3通过螺栓4拧紧固定于墙面。所述第三构件3规格为60*50*5mm扁铁。需要说明的是:1.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第三构件3均为Q235铁材质,并不局限。2.该装置还包括:垫于所述第三构件3与墙面10之间的橡胶垫(未示出),以提高对墙角的保护而不残留挤压痕迹。3.为了防腐及警示作用,对所述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第三构件3的进行涂漆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在建筑内墙抹灰墙角保护,在两个内墙抹灰墙角垂直沿上,由第一构件(两个角铁)对墙角边沿进行固定,以第二构件将所述两个第一构件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的第三构件,起到将第一构件与墙面固定夹持的效果,使整个装置与所要保护的墙体紧密的连接起来,以达到保护墙角的目的。从而避免装修返工和墙角维护,节省装修时间和装修成本。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设置有两个,其为贴合于墙角垂直边沿的角铁结构;所述第二构件的横向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所述第三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使所述第一构件与墙角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设置有两个,其为贴合于墙角垂直边沿的角铁结构;所述第二构件的横向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所述第三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构件端部,使所述第一构件与墙角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为设置有镂空条的扁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内墙抹灰墙角的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赵荣书张增鸿葛建良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