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晓辉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29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5:31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警示围栏和牵引梯架;所述车轮固定轴座与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底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警示围栏;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的外围设置有四个光电感应报警器;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配电箱;所述装置本体顶端设置有防雨顶板,且防雨顶板通过支撑柱固定于固定底板上端;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牵引梯架。该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设有的牵引梯架呈阶梯状结构,便于电力维修工作人员快速顺利便捷的进入该装置本体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电气防护配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功能设施的多样化,电气设备安装、控制线路也日趋复杂。如何在满足强大功能的同时,尽量使安装工作简化,并且能保证系统良好的灵活性和低廉的运行成本,已成为现代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建筑工地现场,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与防护尤为重要,这不仅影响这工人的人身安全,也严重影响工作的进程,所以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极其重要。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建筑电气施工防护装置结构复杂,防护功能单一,并且不移动不方便,防雨水方面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防护装置必须改进和优化。于是,本人作为建筑工地电力工作者,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复杂,防护功能单一,并且不移动不方便,防雨水方面不健全的问题。本技术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中,该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减震弹簧、移动车轮、配电箱、避雷针、防雨顶板、支撑柱、警示围栏、光电感应报警器、装置门、固定底板、牵引梯架和车轮固定轴座;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移动车轮;所述移动车轮通过转动轴固定于车轮固定轴座上的轴承上;所述车轮固定轴座与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底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警示围栏;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的外围设置有四个光电感应报警器;所述一侧的警示围栏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装置门;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配电箱;所述装置本体顶端设置有防雨顶板,且防雨顶板通过支撑柱固定于固定底板上端;所述防雨顶板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牵引梯架。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梯架呈阶梯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雨顶板为金字塔状空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车轮为汽车橡胶轮胎设置。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牵引梯架呈阶梯状结构的设置,有利于电力维修工作人员快速顺利便捷的进入该装置本体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2.本技术防雨顶板为金字塔状空心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将落下的雨水通过该种结构快速的排掉,有效保护内部配电箱不受雨水侵蚀。3.本技术光电感应报警器采用松下区域光幕传感器NA2-N8,该传感器光幕长提示的范围广,有利于有效的提醒非工作人员的进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可达540mm(28光轴)的检测高度;光轴间距20mm(最小检测物体φ30mm),检测距离5m,满足多种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减震弹簧,3-移动车轮,4-配电箱,5-避雷针,6-防雨顶板,7-支撑柱,8-警示围栏,9-光电感应报警器,10-装置门,11-固定底板,12-牵引梯架,13-车轮固定轴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3,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1、减震弹簧2、移动车轮3、配电箱4、避雷针5、防雨顶板6、支撑柱7、警示围栏8、光电感应报警器9、装置门10、固定底板11、牵引梯架12和车轮固定轴座13;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移动车轮3;移动车轮3通过转动轴固定于车轮固定轴座13上的轴承上;车轮固定轴座13与固定底板1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2;固定底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柱7,且支撑柱7之间设置有警示围栏8;支撑柱7与警示围栏8的外围设置有四个光电感应报警器9,一侧的警示围栏8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装置门10;支撑柱7与警示围栏8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配电箱4;装置本体1顶端设置有防雨顶板6,且防雨顶板6通过支撑柱7固定于固定底板11上端;防雨顶板6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5;固定底板11的一侧设置有牵引梯架12。如上述所述的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牵引梯架12呈阶梯状结构,便于电力维修工作人员快速顺利便捷的进入该装置本体1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如上述所述的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防雨顶板6为金字塔状空心结构,便于将落下的雨水通过该种结构快速的排掉,有效保护内部配电箱4不受雨水侵蚀。如上述所述的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光电感应报警器9采用松下区域光幕传感器NA2-N8,该传感器光幕长提示的范围广,便于有效的提醒非工作人员的进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可达540mm(28光轴)的检测高度;光轴间距20mm(最小检测物体φ30mm),检测距离5m,满足多种需求。如上述所述的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移动车轮3为汽车橡胶轮胎设置,方便该装置本体1的移动,提高移动的稳定舒适性,防止路面状况差而损坏内部电器元件。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时,首先将该装置本体1通过设置的移动车轮3移动到需要使用的额建筑工地上,然后将各种电器元件及线路接入配电箱4内部,然后将光电感应报警器9通电使用,将牵引车卸下之后,设置的牵引梯架12一端支撑于地面,另一端设置于固定底板11上,此时可作为登陆该装置本体1的楼梯工具,装置门上设置有锁具,防止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并且设置的光电感应报警器9可将从围栏边爬上的人员进行报警警示提醒作用,当人穿过光电感应器之间之时,阻挡住光电信号,光电感应器9报警给攀爬人员以警告,其中,本案中的光电感应器9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累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专利技术人在此不再详述。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减震弹簧、移动车轮、配电箱、避雷针、防雨顶板、支撑柱、警示围栏、光电感应报警器、装置门、固定底板、牵引梯架和车轮固定轴座;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移动车轮;所述移动车轮通过转动轴固定于车轮固定轴座上的轴承上;所述车轮固定轴座与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底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警示围栏;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的外围设置有四个光电感应报警器;所述一侧的警示围栏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装置门;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配电箱;所述装置本体顶端设置有防雨顶板,且防雨顶板通过支撑柱固定于固定底板上端;所述防雨顶板的顶端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牵引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有:装置本体、减震弹簧、移动车轮、配电箱、避雷针、防雨顶板、支撑柱、警示围栏、光电感应报警器、装置门、固定底板、牵引梯架和车轮固定轴座;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移动车轮;所述移动车轮通过转动轴固定于车轮固定轴座上的轴承上;所述车轮固定轴座与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固定底板上端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警示围栏;所述支撑柱与警示围栏的外围设置有四个光电感应报警器;所述一侧的警示围栏的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齐晓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