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9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包括剪力墙、两个主梁、多个次梁、围栏和两条钢丝绳,两个主梁固定在剪力墙下端的混凝土板上,多个次梁和两个主梁连接形成底架,底架上安装有的围栏,钢丝绳固定在剪力墙和主梁上,主梁和次梁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拆卸的同时可满足不同的施工空间,护栏的一方采用自动门,满足卸料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且清洁不耗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高层建筑也愈来愈多。众所周知,在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的安全围护比较严密,层与层之间材料的转移一般通过垂直运输工具进行转运,卸料平台的应用加快了模板和钢管的周转利用率。在二次结构施工中砌块、砂浆等的运输同样通过卸料平台来实现。卸料平台的使用能够显著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卸料平台在工程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现有技术的卸料平台的主梁和次梁为一体焊接,不方便拆卸,同时次梁的在主梁上无法调节位置,对于很多施工空间受限制的来说,很不方便。另一方面,建筑工人通常使用的卸料平台有围栏平台和翻板平台。围栏平台三面焊接连接,靠近建筑物一面全开或半开口,便于材料进出,而翻板平台则在围栏平台基础上加以改进,在卸料平台与建筑物外表面平行的最外面安装翻板,若需要装卸超长物件,则打开翻板,使翻板表面与卸料平台底面平行,便于超长物件堆放,翻板式卸料平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打开或关闭翻板不方便,特别是关闭翻板时,人员要弯腰提携翻板下端来关闭,同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主梁和次梁为一体焊接,不方便拆卸,同时次梁的在主梁上无法调节位置,翻板式卸料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包括剪力墙、两个主梁、多个次梁、围栏和两条钢丝绳,两个主梁固定在剪力墙下端的混凝土板上,多个次梁和两个主梁连接形成底架,底架上安装有所述的围栏,所述的两条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剪力墙上,另一端连接在次梁上,所述的所述主梁由外C型钢和内C型钢套接后而成,所述的内C型钢的侧边上沿着轴向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孔,外C型钢的侧边上也设有多个固定孔,用螺栓通过两者的固定孔可将内C型钢和外C型钢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主梁上焊接有与次梁配合的主卡座,次梁下方焊接有侧卡座;所述的围栏由三面围成,其中与次梁同一方向的一面为为自动门,自动门包括两边对称方管及槽钢组成的门框,门框上端设有矩形钢管,矩形钢管两端分别接有钢丝拉绳,钢丝拉绳通过转向滑轮绕在滑轮上,滑轮通过主轴固定在门框上,主轴上有涡卷弹簧;槽钢上通过轴安装有两两通过转轴交叉连接的扁钢。还包括四个固定吊环,所述的固定吊环一端为刚性圆环,另一端为刚性螺杆,所述的两个主梁的上表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固定吊环通过螺母固定在两个主梁上,所述的剪力墙上沿着竖直方向上也设有多个安装孔,两个固定吊环通过螺母固定剪力墙上,所述的两个钢丝绳的两端均通过钢丝绳卡分别固定在剪力墙和主梁上。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卸料平台,通过设计外C型钢和内C型钢可以拆卸式结构,使得外C型钢可以沿着内C型钢移动,可以满足不同空间的施工需求,同时主梁和次梁的连接也为可拆卸式,方便了平台的拆卸和运输。2、本技术设计的自动门,既满足了卸料平台围栏可打开的目的,同时利用涡卷弹簧的弹性势能,不用耗费外接能源,且同时起到了安全防护的目的。3、本技术在钢丝绳的固定时,采用了固定吊环,固定更加稳固,且在不同的高度均可可拆卸,重复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卸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主梁和次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自动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吊环与钢丝绳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剪力墙,2-混凝土板,3-主梁,4-固定吊环,5-钢丝绳,6-围栏,7-外C型钢,8-主卡座,9-次梁,10-自动门,11-固定孔,12-钢丝拉绳,13-槽钢,14-转向滑轮,15-滑轮,16-主轴,17-扁钢,18-轴,19-转轴,20-矩形钢管,21-涡卷弹簧,22-方管,31-内C型钢,41-刚性圆环,42-刚性螺杆,91-侧卡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如图1、2,包括剪力墙1、两个主梁3、多个次梁9、围栏6和两条钢丝绳5,两个主梁3固定在剪力墙下端的混凝土板2上,两个主梁3平行设置,多个次梁9沿着主梁3的轴向方向均匀设置形成底架,底架上安装有所述的围栏6。还包括固定吊环4,其中两个安装在剪力墙1上,另外两个安装在主梁3上,两条钢丝绳5的一端通过固定吊环4连接在剪力墙1上,另一端也通过固定吊环4连接在主梁3上;如图3,主梁3由外C型钢7和内C型钢31套接后而成,内C型钢31的侧边上沿着轴向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孔,其中,内C型钢31的侧边上固定孔平行设置为两排,上排和下排的固定孔一一对应,且在轴向方向每两个固定孔间距相同,对应的在外C型钢7的侧边上也设有4个固定孔,用螺栓通过两者的固定孔可将内C型钢31和外C型钢7可拆卸连接,且将外C型钢7与内C型钢上31的不同固定孔固定时,可实现卸料平台沿着主梁3的轴向移动,满足不同的施工空间要求;主梁3上焊接有与次梁9配合的主卡座8,以防止次梁9在主梁3的方向上滑动,次梁9下方焊接有侧卡座91,以防止次梁9沿自轴向滑动。其中,如图4,围栏6由三面围成,其中与次梁9同一方向的一面为为自动门10,自动门10包括两边对称方管22及槽钢13组成的门框,门框上端设有矩形钢管20,矩形钢管20两端分别接有钢丝拉绳12,钢丝拉绳12通过转向滑14轮绕在滑轮15上,滑轮15通过主轴16固定在门框上,主轴16上有涡卷弹簧21;槽钢13上通过轴18安装有两两通过转轴19交叉连接的扁钢。当超长物件如钢管等载荷压在矩形钢管20上时,矩形钢管20向下运动,此时,与矩形钢管20连接的涡卷弹簧21逐步扭紧,形成弹性回转势能。调整涡卷弹簧21的松紧,就可以调整矩形钢管20的上下运动的行程,达到安全卸载。当载荷逐步减小,涡卷弹簧21也同时缓慢释放回转势能,矩形钢管20同步上升,直至载荷消除,矩形钢管20恢复原状,卸料平台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其中的四个固定吊环4,如图5、6,每个固定吊环4一端为刚性圆环41,另一端为刚性螺杆42,在两个主梁3的上表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固定吊环4通过螺母固定在两个主梁3上,剪力墙1上沿着竖直方向上也设有多个安装孔,两个固定吊环4通过螺母固定剪力墙1上,螺母在剪力墙1的两侧各设一个,同时可增加垫片,增大受力面积,两个钢丝绳5的两端均通过钢丝绳卡分别固定在剪力墙1和主梁3上,采用了固定吊环4,钢丝绳5固定更加稳固,且在不同的高度均可可拆卸,重复安装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包括剪力墙、两个主梁、多个次梁、围栏和两条钢丝绳,两个主梁固定在剪力墙下端的混凝土板上,多个次梁和两个主梁连接形成底架,底架上安装有所述的围栏,所述的两条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剪力墙上,另一端连接在主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由外C型钢和内C型钢套接后而成,所述的内C型钢的侧边上沿着轴向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孔,外C型钢的侧边上也设有多个固定孔,用螺栓通过两者的固定孔可将内C型钢和外C型钢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主梁上焊接有与次梁配合的主卡座,次梁下方焊接有侧卡座;所述的围栏由三面围成,其中与次梁同一方向的一面为自动门,自动门包括两边对称方管及槽钢组成的门框,门框上端设有矩形钢管,矩形钢管两端分别接有钢丝拉绳,钢丝拉绳通过转向滑轮绕在滑轮上,滑轮通过主轴固定在门框上,主轴上有涡卷弹簧;槽钢上通过轴安装有两两通过转轴交叉连接的扁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门的可移动卸料平台,包括剪力墙、两个主梁、多个次梁、围栏和两条钢丝绳,两个主梁固定在剪力墙下端的混凝土板上,多个次梁和两个主梁连接形成底架,底架上安装有所述的围栏,所述的两条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剪力墙上,另一端连接在主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由外C型钢和内C型钢套接后而成,所述的内C型钢的侧边上沿着轴向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孔,外C型钢的侧边上也设有多个固定孔,用螺栓通过两者的固定孔可将内C型钢和外C型钢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主梁上焊接有与次梁配合的主卡座,次梁下方焊接有侧卡座;所述的围栏由三面围成,其中与次梁同一方向的一面为自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一徐波骆勇曹海斌李伟岳少锋余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工第四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