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015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该浮梯的两端分别于浮台和岸口地面活动连接;所述的浮梯包括上梁、下梁、连杆、踏板;所述的上梁和所述的下梁平行设置;同一侧的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连杆;所述的踏板的前端两侧与设置在踏板两侧的下梁活动连接;所述踏板的后端两侧与其两侧连杆的下端活动链接;所述连杆的顶部与上梁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浮梯可以随着水位的高低使浮台上下状态调节高度,上梁(扶手)和下梁成四边形形状运作,来调节扶梯使浮动码头能适应不同的水位,始终与水面保持固定的距离。

A floating ladder that automatically rises and falls with the change of water lev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ifting ladder with the water level changes, both ends of the floating ladder in the floating platform and the shore ground connection; floating ladder comprises upper and lower beam, a connecting rod, a pedal; the upper beam and the lower beam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a plurality of mutually in parallel with th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beam and the lower beam;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pedal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beam on both sides of the movable pedal; both sides of the rear end of the pedal connecting rod with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active link;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vable beam. Floating lad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s high or low water level makes the floating platform under the state to adjust the height, upper and lower beam (ARM) to form a quadrilateral shape operation, to adjust the escalator floating dock can adapt to different level, always maintain a fixed distance from th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梯,具体涉及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面码头是通过钢管固定连接岸口地面,不能随着水位的升降自动调节扶梯的高低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可以随着水位的高低使浮台上下状态调节高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该浮梯的两端分别于浮台和岸口地面活动连接;所述的浮梯包括上梁、下梁、连杆、踏板;所述的上梁和所述的下梁平行设置;同一侧的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连杆;所述的踏板的前端两侧与设置在踏板两侧的下梁活动连接;所述踏板的后端两侧与其两侧连杆的下端活动链接;所述连杆的顶部与上梁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浮台和岸口地面上设置有立柱;上梁和下梁的端部与所述的立柱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梁与连杆、连杆与踏板以及踏板与下梁之间采用圆柱销可转动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浮梯可以随着水位的高低使浮台上下状态调节高度,上梁(扶手)和下梁成四边形形状运作,来调节扶梯使浮动码头能适应不同的水位,始终与水面保持固定的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该浮梯的两端分别于浮台1和岸口地面2活动连接;所述的浮梯包括上梁3、下梁6、连杆4、踏板5;所述的上梁3和所述的下梁6平行设置;同一侧的上梁3和下梁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连杆4;所述的踏板5的前端两侧与设置在踏板5两侧的下梁6活动连接;所述踏板5的后端两侧与其两侧连杆4的下端活动链接;所述连杆4的顶部与上梁3活动连接。所述浮台1与岸口地面2灵活连接,浮台1随着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浮台1的高度,并始终保持离开水面的合适距离。随着水位的升高,浮台1也升高,上梁(扶手)3往前推动,带动连杆(栏栅)4往上运动;踏板5与连杆(栏栅)4活动连接,连杆(栏栅)4往上运动,踏板5也联动,并往上运,踏板5与下梁6连接;上梁(扶手)3和下梁6通过连杆(栏栅)4及踏板5灵活连接;随着水位的高低使浮台1上下状态调节高度,上梁(扶手)3和下梁6成四边形形状运作。水位的上升,浮台1也上升,上梁(扶手)3往前推动,带动连杆(栏栅)4往上运动,踏板5也联动,并往上运动,踏板5往上运动后降低了浮梯的坡度。水位的下降,浮台1也下降,上梁(扶手)3往后拉动,带动连杆(栏栅)4往下运动,踏板5也联动,并往下运动,踏板5往下运动后提高了浮梯的坡度。本技术的浮台1和岸口地面上设置有立柱7;上梁3和下梁6的端部与所述的立柱7活动连接。本技术的上梁3与连杆4、连杆4与踏板5以及踏板5与下梁6之间采用圆柱销可转动连接。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其特征在于:该浮梯的两端分别于浮台(1)和岸口地面活动连接;所述的浮梯包括上梁(3)、下梁(6)、连杆(4)、踏板(5);所述的上梁(3)和所述的下梁(6)平行设置;同一侧的上梁(3)和下梁(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连杆(4);所述的踏板(5)的前端两侧与设置在踏板(5)两侧的下梁(6)活动连接;所述踏板(5)的后端两侧与其两侧连杆(4)的下端活动链接;所述连杆(4)的顶部与上梁(3)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的浮梯,其特征在于:该浮梯的两端分别于浮台(1)和岸口地面活动连接;所述的浮梯包括上梁(3)、下梁(6)、连杆(4)、踏板(5);所述的上梁(3)和所述的下梁(6)平行设置;同一侧的上梁(3)和下梁(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连杆(4);所述的踏板(5)的前端两侧与设置在踏板(5)两侧的下梁(6)活动连接;所述踏板(5)的后端两侧与其两侧连杆(4)的下端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宇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