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83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分离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壳体,在容器壳体的内部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流分离装置、多个聚结填料装置、堰流板和液面调节装置,对应多个聚结填料装置的位置,在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重油出口,顶部设置有多个收油管,收油管沿容器壳体的径向设置,且一端穿过容器壳体与设置容器壳体的侧面的储油槽相通,液面调节装置包括隔板和设置在隔板上的多个能够调节自身容积的堰管,隔板与堰管上方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小腔室,与其余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大腔室,小腔室和大腔室通过多个堰管相通,通过调节堰管内部的容积调节大腔室内部的液面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A separation device for coal chemical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分离设备的
,具体地说为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煤化工行业中,原煤的低温干馏、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环链有机化合物、叠氮类无机化合物,而且油、氨氰、酚、COD、SS等含量也很高。废水中石油类组份存在轻油,密度为940-960kg/m3,重油密度1001-1005kg/m3,与水的密度十分相近,给三者之间的分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为了工艺上需要,不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絮凝剂、破乳剂等,只能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现有的污水分离设备无法满足对此类废水处理的分离要求,所以,急需实施针对此类废水的分离设备进行研发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解决了现有污水分离设备分离效率不高,无法满足针对此类煤化工污水的处理要求等问题。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壳体,在所述容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污水入口,与污水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水出口,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内部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流分离装置、多个聚结填料装置、堰流板和液面调节装置,对应多个聚结填料装置的位置,在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重油出口,顶部设置有多个收油管,所述收油管沿容器壳体的径向设置,用于收集污水表面的轻油,且一端穿过容器壳体与设置容器壳体的侧面的储油槽相通,所述液面调节装置包括隔板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多个能够调节自身容积的堰管,所述隔板与堰管上方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小腔室,与其余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大腔室,所述小腔室和大腔室通过多个堰管相通,通过调节所述堰管内部的容积调节大腔室内部的液面高度。进一步,所述堰管包括通过螺纹配合的上管和下管,所述下管的底部设置在隔板上,所述上管的顶部设置有堰帽,所述堰帽与上管不密封,所述堰帽的顶部设置有手柄,通过转动所述手柄带动上管和下管的相对运动,从而改变整个堰管内部的容积。进一步,所述堰帽包括帽顶,设置在所述帽顶底面且均匀分布的多个筋板,所述筋板的一端与帽顶底面相连,另一端与上管顶部相连,设置在所述帽顶顶面的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平行设置,且所形成的空隙与手柄配合固定。进一步,沿所述收油管的轴向对称地开设多个不相连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大小设置为30度~45度。进一步,多个所述聚结填料装置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堰流板设置在最后一个聚结填料装置的后面。进一步,所述水出口设置在小腔室的底部位置,所述重油出口呈漏斗状。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技术融合了现有的旋流分离和聚结填料的粗粒化分离等技术,利用液面调节装置使污水表面的轻油尽可能多地通过收油管的缺口进入收油管,有效进行轻油和水的分离;通过多个聚结填料装置的依次排列设置,充分完成重油和水的分离,从而完成重油、水、轻油的充分分离,分离后的水含油可降到50ppm,提高了除油率,同时由于没有添加化学药剂,分离后的轻油和重油都可被回收再利用,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推广应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油管的轴向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收油管的径向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堰管的堰帽和上管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堰帽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堰帽和上管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管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手柄的主视图;其中,1-容器本体,2-旋流分离装置、3-第一分隔板、4-聚结板填料装置、5-第二分隔板、6-导流管、7-布水管、8-出油箱、9-阻隔板、10-隔板、11-上部腔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壳体1,在容器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污水入口2,与污水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水出口3,在容器壳体的内部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流分离装置4、多个聚结填料装置5、堰流板6和液面调节装置,在容器壳体1的底部对应多个聚结填料装置5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呈漏斗状的重油出口7,在容器壳体1的顶部对应多个聚结填料装置5的位置设置有多个收油管8,该收油管8沿容器壳体1的径向设置,且一端穿过容器壳体1与设置容器壳体的侧面的储油槽9相通,如图3和4所示,沿收油管8的轴向对称地开设多个不相连的缺口81,该缺口81的大小设置为30度~45度,这样,污水表面的轻油就可以通过缺口81进行收油管,从而完成轻油和水的分离。该液面调节装置包括隔板10和设置在隔板10上的三个能够调节自身容积的堰管11,该隔板10与堰管11上方的容器壳体1组成封闭的小腔室,与其余的容器壳体1组成封闭的大腔室,该小腔室和大腔室通过三个堰管11相通,水出口3设置在小腔室的底部位置。如图5、6、7、8和9所示,该堰管11包括通过螺纹配合的上管111和下管112,该下管112的底部设置在隔板10上,该上管111的顶部设置有堰帽113,该堰帽113与上管111不密封,在堰帽113的顶部设置有手柄114,该堰帽113包括帽顶1131,设置在帽顶1131底面且均匀分布的四个筋板1132,该筋板1132的一端与帽顶1131底面相连,另一端与上管111顶部相连,设置在帽顶1131顶面的两个卡板1133,两个卡板1133平行设置,且所形成的空隙与手柄114配合固定。这样,通过转动手柄114带动上管111和下管112的相对运动,改变整个堰管11内部的容积,进而调节大腔室内部的液面高度,以便污水表面的轻油能够尽可能多地通过收油管的缺口进入收油管,完成轻油和水的充分分离。多个聚结填料装置5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堰流板6设置在最后一个聚结填料装置的后面,这样,可以使重油和水充分分离,水密度比重油轻,水会越过堰流板6,而重油将被留在堰流板6之前,从而使堰流板6后面的水更纯净。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当大量的含油污水混合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污水入口2进入容器壳体1内部时,首先经过设置在污水入口2处的旋流分离装置4,混合流体形成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由于密度的不同,受到的离心力也不同,轻油通过旋流分离装置的出油管流出旋流分离装置,浮在上层,而水和重油在下层,实现第一次分离。之后进入多个依次安装的聚结填料5,进行高效分离,该聚结填料5采用格栅支撑,经过聚结填料5后重油很容易降落到重油出口7的漏斗内流出容器,实现第二次分离,而轻油会浮于水面上,通过缺口81进入多个收油管8内,流入与之相通的储油槽9中,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堰管11上的手柄114改变堰管11内部的容积,从而调节大腔室内的液面高度,使污水表面的轻油尽可能地进行收油管8,实现第三次分离。经过多个聚结填料5处理后的水经过堰流板6,由于水密度比重油轻,水会越过堰流板6,而重油将被留在堰流板6之前,从而使堰流板6后面的水更纯净,这样,越过堰流板6的水通过堰管11进入小腔室,再通过设置小腔室底部的水出口流出容器,从而实现重油、水、轻油的高效分离。本技术技术融合了现有的旋流分离和聚结填料的粗粒化分离等技术,利用液面调节装置使污水表面的轻油尽可能多地通过收油管的缺口进入收油管,有效进行轻油和水的分离;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壳体,在所述容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污水入口,与污水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内部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流分离装置、多个聚结填料装置、堰流板和液面调节装置,对应多个聚结填料装置的位置,在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重油出口,顶部设置有多个收油管,所述收油管沿容器壳体的径向设置,用于收集污水表面的轻油,且一端穿过容器壳体与设置容器壳体的侧面的储油槽相通,所述液面调节装置包括隔板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多个能够调节自身容积的堰管,所述隔板与堰管上方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小腔室,与其余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大腔室,所述小腔室和大腔室通过多个堰管相通,通过调节所述堰管内部的容积调节大腔室内部的液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包括容器壳体,在所述容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污水入口,与污水入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水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内部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旋流分离装置、多个聚结填料装置、堰流板和液面调节装置,对应多个聚结填料装置的位置,在容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重油出口,顶部设置有多个收油管,所述收油管沿容器壳体的径向设置,用于收集污水表面的轻油,且一端穿过容器壳体与设置容器壳体的侧面的储油槽相通,所述液面调节装置包括隔板和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多个能够调节自身容积的堰管,所述隔板与堰管上方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小腔室,与其余的容器壳体组成封闭的大腔室,所述小腔室和大腔室通过多个堰管相通,通过调节所述堰管内部的容积调节大腔室内部的液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化工污水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管包括通过螺纹配合的上管和下管,所述下管的底部设置在隔板上,所述上管的顶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松颜昌平鲍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罗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