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导管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53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9:38
一种软管导管打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主轴箱(1)、床身导轨(2)、气缸推进器(3)和气缸(4),主轴箱(1)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一端,气缸推进器(3)安装在床身导轨(2)上并在气缸(4)的作用下沿床身导轨(2)往复移动,气缸(4)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另一端上并与气源相连通;主轴箱(1)的输出主轴(5)上安装有打孔针夹头(6),打孔针(7)夹装在打孔针夹头(6)中;气缸推进器(3)上安装有导管夹(8),导管夹(8)安装在调节座(9)中,导管夹(8)能在调节座中作前后(Y向)及上下(Z向)移动以便使导管上的打孔位置与打孔针(7)相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实现高精度打孔。

Hose pipe punching device

\u4e00\u79cd\u8f6f\u7ba1\u5bfc\u7ba1\u6253\u5b54\u88c5\u7f6e\uff0c\u5176\u7279\u5f81\u662f\u5b83\u5305\u62ec\u4e3b\u8f74\u7bb1\uff081\uff09\u3001\u5e8a\u8eab\u5bfc\u8f68\uff082\uff09\u3001\u6c14\u7f38\u63a8\u8fdb\u5668\uff083\uff09\u548c\u6c14\u7f38\uff084\uff09\uff0c\u4e3b\u8f74\u7bb1\uff081\uff09\u5b89\u88c5\u5728\u5e8a\u8eab\u5bfc\u8f68\uff082\uff09\u7684\u4e00\u7aef\uff0c\u6c14\u7f38\u63a8\u8fdb\u5668\uff083\uff09\u5b89\u88c5\u5728\u5e8a\u8eab\u5bfc\u8f68\uff082\uff09\u4e0a\u5e76\u5728\u6c14\u7f38\uff084\uff09\u7684\u4f5c\u7528\u4e0b\u6cbf\u5e8a\u8eab\u5bfc\u8f68\uff082\uff09\u5f80\u590d\u79fb\u52a8\uff0c\u6c14\u7f38\uff084\uff09\u5b89\u88c5\u5728\u5e8a\u8eab\u5bfc\u8f68\uff082\uff09\u7684\u53e6\u4e00\u7aef\u4e0a\u5e76\u4e0e\u6c14\u6e90\u76f8\u8fde\u901a\uff1b\u4e3b\u8f74\u7bb1\uff081\uff09\u7684\u8f93\u51fa\u4e3b\u8f74\uff085\uff09\u4e0a\u5b89\u88c5\u6709\u6253\u5b54\u9488\u5939\u5934\uff086\uff09\uff0c\u6253\u5b54\u9488\uff087\uff09\u5939\u88c5\u5728\u6253\u5b54\u9488\u5939\u5934\uff086\uff09\u4e2d\uff1b\u6c14\u7f38\u63a8\u8fdb\u5668\uff083\uff09\u4e0a\u5b89\u88c5\u6709\u5bfc\u7ba1\u5939\uff088\uff09\uff0c\u5bfc\u7ba1\u5939\uff088\uff09\u5b89\u88c5\u5728\u8c03\u8282\u5ea7\uff089\uff09\u4e2d\uff0c\u5bfc\u7ba1\u5939\uff088\uff09\u80fd\u5728\u8c03\u8282\u5ea7\u4e2d\u4f5c\u524d\u540e\uff08Y\u5411\uff09\u53ca\u4e0a\u4e0b\uff08Z\u5411\uff09\u79fb\u52a8\u4ee5\u4fbf\u4f7f\u5bfc\u7ba1\u4e0a\u7684\u6253\u5b54\u4f4d\u7f6e\u4e0e\u6253\u5b54\u9488\uff087 ) relativ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mall volume, and can achieve high precision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导管打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检查制造用工装,尤其是一种OCT导管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工装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OCT管制造用软管导管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配合成像导管设计用于对直径>1.5mm的血管的成像,实现对管腔直径、面积的精确测量,对血管壁及血管内植入物结构的成像,进而辨别斑块性质和用于血管内植入物(支架、滤器、弹簧圈等)的评价。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是基于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技术结合成像导管的系统,OCT技术作为继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冠状动脉内成像技术,与IVUS相比,OCT极高的分辨率使其在评价易损斑块、指导支架植入,尤其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诊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冠状动脉介入指南中对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中应用的推荐等级为IIa,而对OCT的推荐等级因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尚未确立。2012年,CLI-OPCI研究表明,与单纯造影指导的PCI治疗相比,OCT指导下的PCI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随后,在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关于稳定型冠心病管理指南中,OCT对于评估病变特征及优化支架植入过程均列为IIb级推荐(证据水平为B级),总体证据水平等同于IVUS。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SC/EACTS)心肌再血管化指南中,将OCT对优化PCI的推荐等级提升到与IVUS等同的IIa级推荐。2015年发表的ILUMIENI研究表明PCI术前和/或术后行OCT检查可影响术者的介入治疗策略。ILUMIENII研究结果表明OCT在指导支架膨胀方面不劣于IVUS。随着OCT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更多前瞻性研究数据的公布,OCT在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在OCT导管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导管的两端进行打孔,以便显影剂及生理盐水能进入血管内,而导管是一个软管,现有的打孔设备均无法使用,需要设计一种专用打孔机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OTC导管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导管进行打孔,而现有打孔设备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设计一种OCT管制造用导管打孔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管导管打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主轴箱1、床身导轨2、气缸推进器3和气缸4,主轴箱1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一端,气缸推进器3安装在床身导轨2上并在气缸4的作用下沿床身导轨2往复移动,气缸4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另一端上并与气源相连通;主轴箱1的输出主轴5上安装有打孔针夹头6,打孔针7夹装在打孔针夹头6中;气缸推进器3上安装有导管夹8,导管夹8安装在调节座9中,导管夹8能在调节座中作前后Y向及上下Z向移动以便使导管上的打孔位置与打孔针7相对。所述的导管夹8安装在二维工作台上,二维工作台安装在调节座9中,二维工作台的上下调节旋钮10及前后调节旋钮11均伸出调节座9外。所述的打孔针夹头6为12爪弹性夹头,在弹性夹头的中心设有打孔针固定槽孔12,该固定槽孔12与供弹性合金丝进入打孔针内的通孔13相连通,当空心打孔针7内的切屑需要清理时,只需用弹性合金丝从弹性夹头上的清理孔插入将切屑顶出打孔针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实现高精度打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夹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OCT管制造用软管导管打孔装置,它包括主轴箱1、床身导轨2、气缸推进器3和气缸4,主轴箱1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一端,由变频电机13驱动,气缸推进器3安装在床身导轨2上并在气缸4的作用下沿床身导轨2往复移动,气缸4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另一端上并与气源相连通;主轴箱1的输出主轴5上安装有打孔针夹头6,打孔针7夹装在打孔针夹头6中;气缸推进器3上安装有导管夹8,导管夹8通过磁力吸合实现对导管的夹紧和松开,磙力可为永磁磁力,也可为电致磁力,导管夹8安装在调节座9中,导管夹8能在调节座中作前后Y向及上下Z向移动以便使导管上的打孔位置与打孔针7相对。具体实施时,调节座9可采用丝杆螺母结构加以实现,也可直接从市场采购相应的二维工作台,将导管夹8安装在二维工作台上,二维工作台安装在调节座9中,二维工作台的上下调节旋钮10及前后调节旋钮11均伸出调节座9外。如图1。具体实施时,打孔针夹头6最好采用12爪弹性夹头,以保证高的定心精度,在弹性夹头的中心设有打孔针固定槽孔12,该固定槽孔12与供弹性合金丝进入打孔针内的通孔13相连通,当空心打孔针7内的切屑需要清理时,只需用弹性合金丝从弹性夹头上的清理孔插入将切屑顶出打孔针即可,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时,气缸4的气源由压缩机提供,并通过调压阀、电磁阀、气动控制器等部件控制气缸的进气量及进气方向,以使气缸能带动气缸推进器左右移动。本专利技术能:1通过变频器调节主轴转速与方向,进而带动打孔针旋转;2通过导管夹固定导管并限位,通过Z轴调节器对导管高度进行微调,通过Y轴调节器对导管左右行程进行微调;3通过气缸推进器推动导管左右移动完成打孔;4通过气缸控制器控制打孔的频率并记录打孔的次数。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对不同管径的管材实现精密打孔作业,采用脚踏式开关,操作方便快捷,稳定性高。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软管导管打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导管打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主轴箱(1)、床身导轨(2)、气缸推进器(3)和气缸(4),主轴箱(1)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一端,气缸推进器(3)安装在床身导轨(2)上并在气缸(4)的作用下沿床身导轨(2)往复移动,气缸(4)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另一端上并与气源相连通;主轴箱(1)的输出主轴(5)上安装有打孔针夹头(6),打孔针(7)夹装在打孔针夹头(6)中;气缸推进器(3)上安装有导管夹(8),导管夹(8)安装在调节座(9)中,导管夹(8)能在调节座中作前后(Y向)及上下(Z向)移动以便使导管上的打孔位置与打孔针(7)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导管打孔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主轴箱(1)、床身导轨(2)、气缸推进器(3)和气缸(4),主轴箱(1)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一端,气缸推进器(3)安装在床身导轨(2)上并在气缸(4)的作用下沿床身导轨(2)往复移动,气缸(4)安装在床身导轨(2)的另一端上并与气源相连通;主轴箱(1)的输出主轴(5)上安装有打孔针夹头(6),打孔针(7)夹装在打孔针夹头(6)中;气缸推进器(3)上安装有导管夹(8),导管夹(8)安装在调节座(9)中,导管夹(8)能在调节座中作前后(Y向)及上下(Z向)移动以便使导管上的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光明张龙江王守巨周长圣滕兆刚杨刚许强匡皓陶魁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