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194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与前端采集远程通讯的系统监控中心;所述前端采集系统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CD显示器、蜂鸣器、电源模块。不仅通过设置的红外检测模块能够精准检测显示点滴的频率供患者调节输液速率,而且通过压力检测模块能够检测输液袋中的液体量,再液体量快不足时,自动提醒患者和监控中心进行更换。

A kind of intelligent infusion remind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液系统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现有的临床输液监护形式中,大多采用人工监护。输液开始后,病人需要不断注视着药袋状态,避免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凝血堵针头等情况。输液结束后,需要人工通知医护人员来处理。条件较好的医院也是在观察到输液结束后,通过有线的呼叫方式通知医护人员,这类有线的呼叫方式成本高、布线繁琐、扩展性差、维护困难、移动性差。而且由于病人需要时刻关注输液状态,休息得不到保障。因此,传统的人工输液监护形式有不少弊端。研制一种新型智能输液监控器,实现输液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不仅能够精准检测显示点滴的频率供患者调节输液速率,而且能够检测输液袋中的液体量,再液体量快不足时,自动提醒患者和监控中心进行更换。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与前端采集远程通讯的系统监控中心;所述前端采集系统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CD显示器、蜂鸣器、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安装在输液点滴罐旁检测点滴频率;所述压力传感模块包括电阻电桥、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所述芯片U1为ZEN78310C;所述电阻电桥的端点1连接U1的引脚VOUT,端点2通过电阻R2连接U1的引脚TNP、端点3通过R1连接U1的引脚TNN、电阻R2和电阻R1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所述U1的引脚VREF通过电容C1接地。其使用时:在通过电源模块对前端的采集系统进行供电以后,前端采集系统中的压力检测模块负责检测输液袋中的液体量,其原理为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输液袋上方掉住输液袋,检测其重量,通过重量的变化检测出还剩余多少液体量。红外检测模块则设置在输液点滴罐的旁边,对药液的滴落频率进行检测。当剩余液体量信息和药液滴落频率信息检测完成以后单片机处理器负责接收这些信息,单片机接收并处理这些信息后,一方面通过LCD显示器显示其当前的输液频率和速度,另一方面若是检测到输液袋中的液体含量即将不足时,单片机发送提醒信息启动蜂鸣器提醒输液患者,再把提醒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以供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能来更换。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处理器为PIC单片机。因为PIC单片机可以把计算部分、内存、输入和输出等都做在一个芯片内。所以它工作起来效率很高、功能也自由定义还可以灵活的适应不同的控制要求,而不必去更换不同的IC。这样电路才有可能做的很小巧。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为5V纽扣电池。这里采用5V纽扣电池尽量减少系统的体积重量,并能够稳定提供系统的工作电压。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以CC2530作为系统核心的ZigBee模块。为节省功耗,ZigBee提供PM1、PM2、PM3,3种省电工作模式。其中PM2模式为中度睡眠模式,在此模式下,ZigBee的高频晶振和数字核心模块关闭,低频晶振工作。系统可以通过RESET、外部中断或者休眠计数器溢出唤醒;PM3模式为深度睡眠模式,在此模式下,系统的高频、低频晶振和数字核心模块都关闭,系统只能通过RESET或外部中断唤醒。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主要由电容、红外线接收头、运算放大器、稳压器构成,且运算放大器的引脚2通过电阻和稳压器与5V电源连接,引脚3与红外线接收头引脚3连接,稳压器通过电容C3与红外线接收头引脚1连接,能够稳定接收反射红外线,响应速度较快。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通过设置的红外检测模块能够精准检测显示点滴的频率供患者调节输液速率,而且通过压力检测模块能够检测输液袋中的液体量,再液体量快不足时,自动提醒患者和监控中心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检测模块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红外接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与前端采集远程通讯的系统监控中心;所述前端采集系统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CD显示器、蜂鸣器、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安装在输液点滴罐旁检测点滴频率;如图2所示:所述压力传感模块包括电阻电桥、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所述芯片U1为ZEN78310C;所述电阻电桥的端点1连接U1的引脚VOUT,端点2通过电阻R2连接U1的引脚TNP、端点3通过R1连接U1的引脚TNN、电阻R2和电阻R1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所述U1的引脚VREF通过电容C1接地。其中,本设计的A/D转换芯片采用ZEN7310C芯片。它是一款具有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的24位A/D转换器芯片。芯片内集成了一个增益为128的输入低噪声放大器,可将电阻应变片上微小的电压变化放大。ZEN7310C片内含有可直接关断芯片电源的传感器开关,当终端节点处于休眠状态时,可通过该开关关断芯片电源,降低系统功耗。其使用时:在通过电源模块对前端的采集系统进行供电以后,前端采集系统中的压力检测模块负责检测输液袋中的液体量,其原理为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输液袋上方掉住输液袋,检测其重量,通过重量的变化检测出还剩余多少液体量。红外检测模块则设置在输液点滴罐的旁边,对药液的滴落频率进行检测,其原理为,在药液滴落速度固定的情况下,检测到光电转换的电压波形比较稳定、整齐;局部放大后的单个光电转换电压波形,其中:可得知正脉冲幅值、时间宽度、负脉时间。由此并根据电路结构进行分析可推知透明的药液滴下时对红外光路的作用过程是:首先起主要作用的是液滴边界的反射遮挡作用,随后起主要作用的是液滴中心的透射聚焦增强作用。因此,为了第一时刻能够检测到液滴边界对红外光路的反射遮挡作用,识别光电转换后的正脉冲是关键,才能够保证点滴同步指示灯的闪烁能够实时、准确反应点滴过程,该信号再经后续的调理电路放大。当剩余液体量信息和药液滴落频率信息检测完成以后单片机处理器负责接收这些信息,单片机接收并处理这些信息后,一方面通过LCD显示器显示其当前的输液频率和速度,另一方面若是检测到输液袋中的液体含量即将不足时,单片机发送提醒信息启动蜂鸣器提醒输液患者,再把提醒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以供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能来更换。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主要由电容、红外线接收头、运算放大器、稳压器构成,且运算放大器的引脚2通过电阻和稳压器与5V电源连接,引脚3与红外线接收头引脚3连接,稳压器通过电容C3与红外线接收头引脚1连接,能够稳定接收反射红外线,响应速度较快。所述单片机处理器为PIC单片机。因为PIC单片机可以把计算部分、内存、输入和输出等都做在一个芯片内。所以它工作起来效率很高、功能也自由定义还可以灵活的适应不同的控制要求,而不必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采集系统、与前端采集远程通讯的系统监控中心;所述前端采集系统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CD显示器、蜂鸣器、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安装在输液点滴罐旁检测点滴频率;所述压力传感模块包括电阻电桥、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所述芯片U1为ZEN78310C;所述电阻电桥的端点1连接U1的引脚VOUT,端点2通过电阻R2连接U1的引脚TNP、端点3通过R1连接U1的引脚TNN、电阻R2和电阻R1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所述U1的引脚VREF通过电容C1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输液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采集系统、与前端采集远程通讯的系统监控中心;所述前端采集系统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电性连接的压力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LCD显示器、蜂鸣器、电源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安装在输液点滴罐旁检测点滴频率;所述压力传感模块包括电阻电桥、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容C2,所述芯片U1为ZEN78310C;所述电阻电桥的端点1连接U1的引脚VOUT,端点2通过电阻R2连接U1的引脚TNP、端点3通过R1连接U1的引脚TNN、电阻R2和电阻R1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所述U1的引脚VREF通过电容C1接地。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佳欣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