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74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涂挂具,包括本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喷涂挂具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能够防止本体表面吸附喷涂粉末,解决了本体的表面容易沾粉的问题,提高喷涂质量,节约喷涂粉末,减少喷涂挂具的焚烧次数,减少员工劳动强度,节约成本,便于对环境进行保护。

Spraying ra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ray rack,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on stick layer.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nonstick spray rack, can prevent the body surface spraying powder, solves the surface of the body is easy to stick powd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raying, spraying powder spraying to reduce saving, hanging burning times, save cost, reduce labor intensity, to facilitat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涂挂具
本技术涉及定位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涂挂具。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等行业的钣金喷涂物料所采用的是静电喷涂方法。静电喷涂是利用高压静电电场使带负电的涂料微粒沿着电场相反的方向定向运动,并将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的一种喷涂方法。静电喷涂原理: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形成静电场。电极针端部发生电晕放电,使得周围的空气因电离而产生自由电子。这时从喷枪口喷出的粉末在通过该区域时吸附了自由电子,成为带负电荷的粉末颗粒,粉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飞向接地的工件并吸附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粉末层。其中工件接地通过喷涂挂具连接悬挂链实现,工件和挂具在喷粉房通过静电场吸附粉末,多次喷涂后,挂具表面会形成较厚粉末涂层,导致其导电效果变差,影响喷涂质量。现有的喷涂线在3—4天就需要取下挂具,对挂具进行焚烧去表面喷粉处理,不仅浪费粉末,增加员工劳动强度,且焚烧需要使用天然气,浪费成本、释放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钣金喷涂挂具易沾粉是整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静电喷涂(钣金喷涂)工艺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挂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涂挂具易沾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涂挂具,包括本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进一步地,不沾层为聚四氟乙烯层。进一步地,本体和不沾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进一步地,粘结层为环己胺和二甲苯的混合涂层。进一步地,不沾层的厚度在40μm至80μm的范围内。进一步地,本体包括挂头部和主体部,主体部上设置有插针孔,不沾层设置在主体部的除去插针孔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挂头部呈三角形,主体部连接在三角形的第一尖角端。进一步地,主体部包括支撑杆以及垂直于支撑杆设置的勾挂部,插针孔设置在勾挂部的两端。进一步地,勾挂部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设置有折弯段,插针孔设置在折弯段上,折弯段上设置有支撑平面。进一步地,本体为型钢。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中的喷涂挂具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能够防止本体表面吸附喷涂粉末,解决了本体的表面容易沾粉的问题,提高喷涂质量,节约喷涂粉末,减少喷涂挂具的焚烧次数,减少员工劳动强度,节约成本,便于对环境进行保护。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喷涂挂具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喷涂挂具的勾挂部的主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喷涂挂具的勾挂部的侧视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喷涂挂具的勾挂部的俯视图;以及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喷涂挂具的立体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本体;11、挂头部;12、主体部;121、支撑杆;122、勾挂部;123、插针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涂挂具,本实施例中的喷涂挂具包括本体10,本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图中未示出)。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喷涂挂具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能够防止本体10表面吸附喷涂粉末,解决了本体10的表面容易沾粉的问题,提高喷涂质量,节约喷涂粉末,减少喷涂挂具的焚烧次数,减少员工劳动强度,节约成本,便于对环境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的不沾层为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是由C、F原子构成,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而成,一般称作“不沾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可作为润滑作用,也可作为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不沾层设置有其他结构层,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制作而成的不沾层,只要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不沾层为聚四氟乙烯层,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所以聚四氟乙烯不能直接涂在本体10的外表面上,需对喷涂挂具进行前处理,并在涂聚四氟乙烯涂层前增加涂底层涂料工序,保证涂层与喷涂挂具有足够大的附着力,使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牢固地固化在喷涂挂具表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0和不沾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粘结层用来连接本体10和聚四氟乙烯层,保证本实施例中的喷涂挂具的结构稳定性。粘结层优选为环己胺和二甲苯的混合涂层,便于将本体10和聚四氟乙烯层连接起来。本实施例中的粘结层是涂料一次施涂所得到固态连续模,是为了保护、绝缘、装饰等目的涂于金属、织物、塑料等基体上的塑料薄膜。本实施例中的不沾层的厚度在40μm至80μm的范围内,例如50μm、60μm、70μm。再次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0包括挂头部11和主体部12,主体部12上设置有插针孔123,不沾层设置在主体部12的除去插针孔123的外表面上,保证喷涂挂具的导电性。为了达到喷涂挂具中间导电、表面绝缘的效果,挂头部11、插针孔123不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只在主体部12的除去插针孔123的外表面增加不沾层。可见,本技术中的喷涂挂具具有表面不导电、不沾,内部导电的效果。具体来说,挂头部11呈三角形,该挂头部11通过一根杆折弯后两段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喷涂挂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外表面设置有不沾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沾层为聚四氟乙烯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和所述不沾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为环己胺和二甲苯的混合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沾层的厚度在40μm至80μm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包括挂头部(11)和主体部(12),所述主体部(12)上设置有插针孔(123),所述不沾层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文叶烁贾玉龙王向红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