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123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包括两个于采收器转轴处相互交叉并铰接的采收器杆柄,所述采收器杆柄以采收器转轴为分界分为前端和后端,所述采收器杆柄的后端设置为采收器把手,两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具有弧形底面的采收器底网的左右两侧,所述采收器底网的后端底面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采收器网兜的顶部连通,所述采收器网兜包括采收器筛网和沿通孔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筒状采收器侧网,采收器筛网可拆卸设置于采收器侧网的底端内侧,采收器筛网网孔大小为采收器侧网和采收器底网网孔的10~50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单人操作,有效筛分鱼苗,操作能力强、效率高、对鱼苗损伤小。

A flatfish fry indoor harvesting and gra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flatfish fry indoor harvesting and grading device, including two in recovery device shaft overlapping and hinged recovery rod handle, the handle rod to recovery recovery device shaft as the boundary is divided into front and back, the recovery device handle the back end is provided with the handle two of the harvest, harvest is the front end of the handle rod are respectivel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network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arc-shaped bottom of the harvest, harvest the back bottom of the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top of the net recovery is connected, the recovery device including net recovery device screen and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through hole extending down the cylinder formed down through the recovery device side, recovery device screen removable set in the bottom of the net side recovery device inside the recovery device screen mesh size for harvesting device 10~50 times the hole of the side net and the collector bottom net.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screen the fish seedlings by single person operation, with strong operation abi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small damage to the fish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界中的生物同种类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残杀或残食的行为,称为自残现象,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其严格定义是通过部分或整个吞食同种类其它个体而导致被吞食者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鱼类中,当发生在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中时,便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考虑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难免存在鱼类养殖密偏度高的情况,这种状况下,众多鱼类相互之间的生长差异就导致一部分幼小的鱼群不能获得与其生长对应的足够营养,这样就更加影响幼小鱼群的生长,加大了同一时期鱼苗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而这种想象就更加重了自残现象,大吃小,同时大鱼在吃小鱼过程中还有可能受伤。而死亡破损之后的鱼体极容易造成病菌感染,污染整个养殖环境,造成大面积减产或者整个鱼池的鱼全部感染。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目前的主要办法是根据鱼苗的规格进行及时分池喂养,将相近规格的鱼苗放置于同一处进行管理,保证营养提供,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幼小鱼群的生长。而目前的技术方案是用筛网进行留大放小的筛选,但是需要将整个鱼池的鱼苗进行网筛,非常耗费时间,而且筛网还会对鱼苗造成损伤;再有就是利用了鱼苗的逆水和拥挤逃逸等特点设计了过筛装置,这样虽然与原始的过筛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效率有所提高,但和最早的过筛方式一样都需要将鱼苗从池里捞出放置于装置中,增加了鱼苗的损伤几率,而且同样设置过筛装置时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操作麻烦,耗费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可通过单人操作,有效筛分鱼苗,操作能力强、效率高、对鱼苗损伤小。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两相互交叉的采收器杆柄,两所述采收器杆柄于交叉处通过采收器转轴铰接成钳子状,所述采收器杆柄以采收器转轴为分界分为前端和后端,所述采收器杆柄的后端设置为采收器把手,两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具有弧形底面的采收器底网的左右两侧,所述采收器底网的后端底面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采收器网兜的顶部连通,所述采收器网兜包括采收器筛网和沿通孔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筒状采收器侧网,所述采收器筛网可拆卸设置于采收器侧网的底端内侧,所述采收器筛网网孔大小为采收器侧网和采收器底网网孔的10~50倍。以上装置只需单人手持采收器把手即可进行操作,因为两采收器杆柄为铰接,所以两采收器杆柄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鱼池大小进行调整。手持采收器把手将装置放置于鱼池中来回筛选,鱼苗会随着水流进入采收器网兜,所述采收器网兜内的采收器筛网可根据要筛鱼苗的大小进行尺寸的更换,方便多种规格鱼苗的筛选,较小的不需要的鱼苗将从采收器筛网中流入鱼池中,不会被采收器网兜承载,大大减少了对幼小鱼苗的损伤几率。其中,优选方式为:所述采收器侧网和采收器底网的网孔为20目,孔径为830μm。每一个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的杆体均向内弯折形成夹角为120°的段A和段B,所述段B位于段A的后侧,所述段A和段B相接处平滑过渡,弯折后的两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构成一两臂前端间距可调的U型。两所述采收器杆柄的段A之间的距离根据鱼池的尺寸可调,所以采收器底网两侧边的展开宽度可调,更加方便使用,以实现最大可能的筛选面积。所述采收器底网的前端边缘与两采收器杆柄的前端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采收器底网的后端底部距离其上方位置的采收器杆柄的最近距离为10cm~15cm。从前到后采收器底网和采收器杆柄构成了簸箕状,这样使得采收器底网可以兜住更多水,而且该形状设置更有利于鱼苗流向采收器网兜内。所述采收器网兜顶部后端通过提拉绳连接于采收器杆柄上。一般提拉绳设置于可以使采收器底网的通孔有效敞开的位置,使得与采收器网兜的顶部相接的通孔不会因为采收器网兜向下拉拽而出现折叠现象,因为通孔折叠时会极大减少一次进入采收器网兜内的鱼苗数量。所述采收器筛网为托盘式,其周边通过若干卡扣固定于采收器侧网的底端内侧。根据分苗需求可以随时更换不同孔径的采收器筛网。所述采收器把手上均设置有防滑套。两所述采收器杆柄的前端底部均设置有采收器滑轮。来回多次操作时装置通过采收器滑轮与池底接触,移动装置时更加轻松,有效减轻了工作负担。所述采收器底网的最前端设置有底网海绵包边。底网海绵包边的设置避免了采收器在进行鱼苗收集时采收器底网前端对鱼苗的伤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单人即可操作,使用方便,而且装置与鱼池底部接触处设置有采收器滑轮,使用轻便;(2)将装置在鱼池内来回走动几次即可将所需鱼苗筛选入采收器网兜然后进行转移,较小的幼苗依然在鱼池,同时采收器底网前端设置有海绵包边,都减小了对鱼苗的损伤;(3)当所需鱼苗规格不同时,只需要更换不同网孔大小的采收器筛网即可,方便简单,而且筛分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收器把手2、采收器转轴3、采收器杆柄31、段A32、段B4、采收器底网5、采收器滑轮6、底网海绵包边7、采收器网兜8、采收器侧网9、采收器筛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两相互交叉的采收器杆柄3,两所述采收器杆柄3于交叉处通过采收器转轴2铰接成钳子状,所述采收器杆柄3以采收器转轴2为分界分为前端和后端,所述采收器杆柄3的后端设置为采收器把手1,两所述采收器杆柄3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具有弧形底面的采收器底网4的左右两侧,所述采收器底网4的后端底面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采收器网兜7的顶部连通,所述采收器网兜7包括采收器筛网9和沿通孔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筒状采收器侧网8,所述采收器筛网9可拆卸设置于采收器侧网8的底端内侧,所述采收器筛网9网孔大小为采收器侧网8和采收器底网4网孔的10倍。以上装置只需单人持采收器把手1即可进行操作,因为两采收器杆柄3为铰接,所以两采收器杆柄3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鱼池大小进行调整。手持采收器把手1将装置放置于鱼池中来回筛选,鱼苗会随着水流进入采收器网兜7,所述采收器网兜7内的采收器筛网9可根据要筛鱼苗的大小进行尺寸的更换,方便多种规格鱼苗的筛选,较小的不需要的鱼苗将从采收器筛网9中流入鱼池中,不会被采收器网兜7承载,大大减少了对幼小鱼苗的损伤几率。所述采收器侧网8和采收器底网4的网孔为20目,孔径为830μm。每一个所述采收器杆柄3前端的杆体均向内弯折形成夹角为120°的段A31和段B32,所述段B32位于段A31的后侧,所述段A31和段B32相接处平滑过渡,弯折后的两所述采收器杆柄3前端构成一两臂前端间距可调的U型。两所述采收器杆柄3的段A31之间的距离根据鱼池的尺寸可调,所以采收器底网4两侧边的展开宽度可调,更加方便使用,以实现最大可能的筛选面积。所述采收器底网4的前端边缘与两采收器杆柄3的前端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采收器底网4的后端底部距离其上方位置的采收器杆柄3的最近距离为10cm。从前到后采收器底网4和采收器杆柄3构成了簸箕状,这样使得采收器底网4可以兜住更多水,而且该形状设置更有利于鱼苗流向采收器网兜7内。所述采收器网兜7顶部后端通过提拉绳连接于采收器杆柄3上。一般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两相互交叉的采收器杆柄,两所述采收器杆柄于交叉处通过采收器转轴铰接成钳子状,所述采收器杆柄以采收器转轴为分界分为前端和后端,所述采收器杆柄的后端设置为采收器把手,两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具有弧形底面的采收器底网的左右两侧,所述采收器底网的后端底面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采收器网兜的顶部连通,所述采收器网兜包括采收器筛网和沿通孔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筒状采收器侧网,所述采收器筛网可拆卸设置于采收器侧网的底端内侧,所述采收器筛网网孔大小为采收器侧网和采收器底网网孔大小的10~50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方向设置的两相互交叉的采收器杆柄,两所述采收器杆柄于交叉处通过采收器转轴铰接成钳子状,所述采收器杆柄以采收器转轴为分界分为前端和后端,所述采收器杆柄的后端设置为采收器把手,两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具有弧形底面的采收器底网的左右两侧,所述采收器底网的后端底面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采收器网兜的顶部连通,所述采收器网兜包括采收器筛网和沿通孔周边向下延伸形成的上下贯通的筒状采收器侧网,所述采收器筛网可拆卸设置于采收器侧网的底端内侧,所述采收器筛网网孔大小为采收器侧网和采收器底网网孔大小的10~50倍。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器侧网和采收器底网的网孔为20目,孔径为830μm。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鲆鲽类鱼苗室内采收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采收器杆柄前端的杆体均向内弯折形成夹角为120°的段A和段B,所述段B位于段A的后侧,所述段A和段B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超勇刘莹官曙光于道德赵文溪宋静静盖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