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249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1:18
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它利用海水养殖资源与装置筛选,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一、初筛选优质群体:1、筛选装置的设置;2、筛选装置检查、清洗与调试;3、初筛选预处理及鱼群来源;4、鱼群的初筛选;二、终选优质群体;由于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以单一性状为选择目标的群体定向选择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从根本上保证了所选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质量,从而彻底解决了目前人工筛选严重滞后以及养殖亲体累代自繁导致的种质退化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同生群翘嘴红鲌优质群体及亲鱼的筛选,具有筛选方法简便直观、装置成本低、所选优质鱼群体质强壮、反应灵敏、逃逸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Artificial screening method of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 quality group and screening device

Artificial screening method of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 quality group and screening device, it uses seawater resources and device screen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the basic method of screening high quality population: 1, screening device; 2, screening device inspection, cleaning and debugging; 3, the early screening of pretreatment and fish from 4, the fish at the beginning; screening; two, the final selection of high quality population; due to the adoption of the inven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single trait for groups of directional selection mode selection of the target, fundamentall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selected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 quality groups, so as to solve the serious artificial selection lag and breeding parent generation from numerous causes degradation of germplasm,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the same group of 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 quality group and screening of parent fish, with screening party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intuitive, the cost of the device is low, the quality of the high quality fish is strong, the reaction is sensitive, the escape ability is strong, and the growth speed is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属于渔业水产养殖
技术背景翘嘴红鲌(拉丁名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俗称白鱼,隶属于辐鳍亚纲、鲤形目、鲤科、红鲌属,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闻名遐迩的“太湖三白”之一,系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上层大型广温性淡水经济鱼类。行动迅猛,善于跳跃,性情暴躁,易受惊吓,嘴大贪吃,昼伏夜出,对猎物具很强的攻击性,是以活鱼为主食的肉食性凶猛鱼类,活体饲料鱼主要为鲮鱼、麦穗加拉鲮鱼、露斯塔野鲮、鲢、鳙、鲫、鳊等。生长迅速,病害较少,能耐低氧,生存水温0-38℃,摄食水温3-36℃,最适水温15-32℃,适宜pH6.5-7.5,是适宜淡水网箱高密度养殖的主要鱼种。优良种质发掘与利用历来是水产养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受自然资源日渐衰退、人工选育严重滞后以及养殖亲体累代自繁的影响,种质退化现象现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翘嘴红鲌养殖提质增效的重大现实问题。无疑高效开展翘嘴红鲌优质亲体的筛选与培育研究已成为当前广大翘嘴红鲌养殖从业人员和水产养殖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国内外迄今尚未见有关翘嘴红鲌优质群体人工筛选方面的研究报道。采用人工定向选择具有选择目标明确、所选群体性状自显性强等优点,一直是开展水产养殖对象种质人工筛选的传统方法,鉴于多目标性状选择的高复杂性和低成功率之实际,为提高选择精度和准确率,目前国内外大多采取以单一性状为选择目标的群体定向选择方式,所选目标性状主要涉及体色、生长速度、抗逆性能、对某元素或物质的富集与生产能力等单一具体性状,这显然与真正意义水产良种应具有最佳的综合生产性能的理念相背离。因此,建立一种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且可直观地从备选翘嘴红鲌鱼群中筛选出最佳综合生产性能的定向选择方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研究表明,在网箱高密度养殖的鱼群中,往往会形成以“支配-从属”为特征的社群等级,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群体往往具有最强壮的体质和最佳的综合生产性能,“网破鱼逃”是水产网箱养殖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当养殖网箱出现破损时,鱼群会依次延网箱破损处有秩序地逃离,其中首先离开养殖网箱的往往就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群体,与此同时,对于视觉极为灵敏的凶猛性肉食鱼类而言,在同一网箱内的养殖鱼群中,对活体猎物感知力和增重性能均最强的也往往是那些在抢夺食物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群体,因此,运用养殖鱼类“网破鱼逃”特性、对活体猎物感知力和增重性能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非常容易地帮助我们找寻到最终入选的标的鱼群。同生群是指具经历相同养殖环境和相同养殖方式的同龄个体的集合,以同生群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质群体筛选可有效规避因年龄、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不同引起的干扰。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借助翘嘴红鲌极为灵敏的捕食视觉,及其“网破鱼逃”行为习性,以其养殖同生群为筛选对象,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创新性地提出并建立了“网破鱼逃”特性与对活体猎物感知力和增重性能筛选相结合的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筛选方法,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方法适用于同生群翘嘴红鲌各生长阶段中具最佳综合生产性能的优质群体的筛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及其优质群体是指:在所涉同生群大样本中,在体质、捕食灵敏度、生长速度和商品经济价值上综合得分最高的群体,其最终入选率应小于或等于小概率标准。遴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优质群体的主要目的是:具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群体在同生群鱼群中处于支配地位,且往往具有优异的遗传背景,经精心培育可作为优质的繁育亲体。统计学上通过大量实验而估计的概率称为实验概率或统计概率,用P值表示。具体而言,P值表示实验群体中具某一特征个体的数量百分比,它反映了实验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个体的出现可能性大小。随机事件的概率表现了事件的客观统计规律性,它反映了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大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概率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若事件A发生的概率较小,如0.05或0.01,则认为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不太可能发生,这称为小概率实际不可能发生原理,简称小概率原理,以下所述的5%或1%称为小概率标准。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适用于同生群翘嘴红鲌各生长阶段中具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优质群体的筛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翘嘴红鲌选育中以单一性状为选择目标的群体定向选择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采用鱼类“网破鱼逃”特性与对活体猎物感知力和增重性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以翘嘴红鲌同生群大样本为筛选对象,在顶流状态下筛选出具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翘嘴红鲌优质群体,以实现筛选所获的翘嘴红鲌群体具有最佳的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它利用淡水养殖资源与装置筛选,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1)初筛选优质群体(1-1)筛选装置的设置所述筛选装置主要由: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暂养区及供水动力系统所组成,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及暂养区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与供水区相连接,在所述供水区与所述收鱼区之间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供水区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通过水流调节闸门与收鱼区相连通,收鱼区与过道区相连通,过道区与暂养区相连通;在所述收鱼区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在收鱼区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及诱鱼灯;在所述过道区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在过道区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网架B、网架C、网架D及网架E,所述各网架上均设置有逃逸孔,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1-2)筛选装置检查、清洗与调试A、检查各网架安装与位置;B、检查网架上的逃逸孔大小与布设位置及盖板灵活性;C、检查诱鱼灯数量与布设位置;D、检查供水动力系统,必须保证筛选时鱼群顶流状态下的水流供应;E、检查水流调节闸门,并关闭;F、完成上述检查并确认可正常使用后,用清洁淡水冲净筛选装置,所述清洁淡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1版的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G、关闭收鱼区活动门与过道区活动门,并密封;H、为防止在筛选过程中出现翘嘴红鲌跃离筛选装置,要求用聚乙烯网衣盖住暂养区,所述聚乙烯网衣的网目尺寸小于翘嘴红鲌鱼体高度的1/2;I、检查饵料鱼数量并放入收鱼区中,即在收鱼区中放入10-50尾个体规格小于备选鱼群的活体饵料鱼,所述活体饵料鱼为鲮鱼、麦穗加拉鲮鱼、露斯塔野鲮鱼、鲢鱼、鳙鱼、鲫鱼及鳊鱼,饵料鱼可选一种或选多品种混合放入;(1-3)初筛选预处理及鱼群来源A、关闭水流调节闸门,将清洁淡水灌入筛选装置中,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及暂养区均灌满清洁淡水,供水区的水位高于暂养区的水位;B、清洁淡水;水温15-32℃,pH值7.0-7.5,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C、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翘嘴红鲌5000尾以上,要求鳞片和鳍条完整无缺,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放入所述暂养区养殖池中,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暂养区养殖池内鱼群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翘嘴红鲌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它利用淡水养殖资源与装置筛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1)初筛选优质群体(1‑1)筛选装置的设置所述筛选装置主要由: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及供水动力系统(5)所组成,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5)与供水区(1)相连接,在所述供水区(1)与所述收鱼区(2)之间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6),供水区(1)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4)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1)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与收鱼区(2)相连通,收鱼区(2)与过道区(3)相连通,过道区(3)与暂养区(4)相连通;在所述收鱼区(2)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7),在收鱼区(2)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6)及诱鱼灯(8);在所述过道区(3)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10),在过道区(3)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11)、网架B(12)、网架C(13)、网架D(14)及网架E(15),所述各网架上均设置有逃逸孔,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1‑2)筛选装置检查、清洗与调试A、检查各网架安装与位置;B、检查网架上的逃逸孔大小与布设位置及盖板灵活性;C、检查诱鱼灯(8)数量与布设位置;D、检查供水动力系统(5),必须保证筛选时鱼群顶流状态下的水流供应;E、检查水流调节闸门(6),并关闭;F、完成上述检查并确认可正常使用后,用清洁淡水冲净筛选装置,所述清洁淡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1版的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G、关闭收鱼区活动门(7)与过道区活动门(10),并密封;H、为防止在筛选过程中出现翘嘴红鲌跃离筛选装置,要求用聚乙烯网衣盖住暂养区,所述聚乙烯网衣的网目尺寸小于翘嘴红鲌鱼体高度的1/2;I、检查饵料鱼数量并放入收鱼区中,即在收鱼区中放入10‑50尾个体规格小于备选鱼群的活体饵料鱼,所述活体饵料鱼为鲮鱼、麦穗加拉鲮鱼、露斯塔野鲮鱼、鲢鱼、鳙鱼、鲫鱼及鳊鱼,饵料鱼可选一种或选多品种混合放入;(1‑3)初筛选预处理及鱼群来源A、关闭水流调节闸门(6),将清洁淡水灌入筛选装置中,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均灌满清洁淡水,供水区(1)的水位高于暂养区(4)的水位;B、清洁淡水:水温15‑32℃,pH值7.0‑7.5,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C、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翘嘴红鲌5000尾以上,要求鳞片和鳍条完整无缺,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放入所述暂养区(4)养殖池中,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暂养区(4)养殖池内鱼群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翘嘴红鲌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8cm‑12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2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5cm‑20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6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30尾/立方米;D、所述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翘嘴红鲌须经停食处理,停食处理时间为1‑3天,以排尽鱼体内粪便为准;E、初选工作在夜间进行,以保持初选场地安静,不受外界干扰,若必须在白天进行,则应遮阳并控制工作场地内的光线,使备选同生群翘嘴红鲌鱼群保持相对安静,室内光照控制在500勒克斯以内;(1‑4)鱼群的初筛选A、鱼群放入暂养区(4)中并使之保持安静后,逐步开启水流调节闸门(6),并缓慢提高水流速度,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启闭大小调节水流速度,使放入暂养区(4)中的翘嘴红鲌鱼群经短暂适应后均处于顶流状态;水流方向为: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鱼群筛选时游动方向为:暂养区(4)→过道区(3)→收鱼区(2);供水区(1)水位应始终高于暂养区(4)水位,筛选时的水流速度以筛选前暂养区(4)中的翘嘴红鲌均处于顶流状态为准,待翘嘴红鲌鱼群所有个体均保持顶流状态时,不再提高水流速度;B、待翘嘴红鲌鱼群适应顶流30分钟后,在收鱼区(2)开启用于诱集鱼群的诱鱼灯(8),灯光强度控制在1500勒克斯‑2500勒克斯;C、诱鱼灯(8)开启15‑30分钟后,打开所有逃逸孔上的盖板,使各逃逸孔均处于可通行状态;D、当进入收鱼区(2)的翘嘴红鲌尾数达到备选鱼群总量的5%时,闭合逃逸孔上的盖板、关闭水流调节闸门(6),终止初选工作,收集进入收鱼区(2)的翘嘴红鲌,完成鱼群的初筛选,此5%翘嘴红鲌尾数为初筛选出来的优质群体数量,即初选率为5%;(2)终选优质群体在初筛选优质群体的基础上,即在初筛率5%鱼群的基础上,将初筛选出来优质群体的鱼群个体逐一称重,按个体体重由大到小逐一编号排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翘嘴红鲌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它利用淡水养殖资源与装置筛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1)初筛选优质群体(1-1)筛选装置的设置所述筛选装置主要由: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及供水动力系统(5)所组成,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5)与供水区(1)相连接,在所述供水区(1)与所述收鱼区(2)之间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6),供水区(1)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4)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1)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与收鱼区(2)相连通,收鱼区(2)与过道区(3)相连通,过道区(3)与暂养区(4)相连通;在所述收鱼区(2)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7),在收鱼区(2)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6)及诱鱼灯(8);在所述过道区(3)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10),在过道区(3)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11)、网架B(12)、网架C(13)、网架D(14)及网架E(15),所述各网架上均设置有逃逸孔,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1-2)筛选装置检查、清洗与调试A、检查各网架安装与位置;B、检查网架上的逃逸孔大小与布设位置及盖板灵活性;C、检查诱鱼灯(8)数量与布设位置;D、检查供水动力系统(5),必须保证筛选时鱼群顶流状态下的水流供应;E、检查水流调节闸门(6),并关闭;F、完成上述检查并确认可正常使用后,用清洁淡水冲净筛选装置,所述清洁淡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1版的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G、关闭收鱼区活动门(7)与过道区活动门(10),并密封;H、为防止在筛选过程中出现翘嘴红鲌跃离筛选装置,要求用聚乙烯网衣盖住暂养区,所述聚乙烯网衣的网目尺寸小于翘嘴红鲌鱼体高度的1/2;I、检查饵料鱼数量并放入收鱼区中,即在收鱼区中放入10-50尾个体规格小于备选鱼群的活体饵料鱼,所述活体饵料鱼为鲮鱼、麦穗加拉鲮鱼、露斯塔野鲮鱼、鲢鱼、鳙鱼、鲫鱼及鳊鱼,饵料鱼可选一种或选多品种混合放入;(1-3)初筛选预处理及鱼群来源A、关闭水流调节闸门(6),将清洁淡水灌入筛选装置中,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均灌满清洁淡水,供水区(1)的水位高于暂养区(4)的水位;B、清洁淡水:水温15-32℃,pH值7.0-7.5,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C、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翘嘴红鲌5000尾以上,要求鳞片和鳍条完整无缺,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放入所述暂养区(4)养殖池中,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暂养区(4)养殖池内鱼群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翘嘴红鲌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8cm-12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2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5cm-20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6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30尾/立方米;D、所述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翘嘴红鲌须经停食处理,停食处理时间为1-3天,以排尽鱼体内粪便为准;E、初选工作在夜间进行,以保持初选场地安静,不受外界干扰,若必须在白天进行,则应遮阳并控制工作场地内的光线,使备选同生群翘嘴红鲌鱼群保持相对安静,室内光照控制在500勒克斯以内;(1-4)鱼群的初筛选A、鱼群放入暂养区(4)中并使之保持安静后,逐步开启水流调节闸门(6),并缓慢提高水流速度,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启闭大小调节水流速度,使放入暂养区(4)中的翘嘴红鲌鱼群经短暂适应后均处于顶流状态;水流方向为: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鱼群筛选时游动方向为:暂养区(4)→过道区(3)→收鱼区(2);供水区(1)水位应始终高于暂养区(4)水位,筛选时的水流速度以筛选前暂养区(4)中的翘嘴红鲌均处于顶流状态为准,待翘嘴红鲌鱼群所有个体均保持顶流状态时,不再提高水流速度;B、待翘嘴红鲌鱼群适应顶流30分钟后,在收鱼区(2)开启用于诱集鱼群的诱鱼灯(8),灯光强度控制在1500勒克斯-2500勒克斯;C、诱鱼灯(8)开启15-30分钟后,打开所有逃逸孔上的盖板,使各逃逸孔均处于可通行状态;D、当进入收鱼区(2)的翘嘴红鲌尾数达到备选鱼群总量的5%时,闭合逃逸孔上的盖板、关闭水流调节闸门(6),终止初选工作,收集进入收鱼区(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铮郭延泽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