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鱼类育苗池的换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2033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7:12
一种鲆鲽鱼类育苗池换水器,它的结构包括通气管、三通管、弯头、连接管、排水管、吸水鼓、真空用排水阀门和外部排水阀门;三通管上端接有通气管,下端接有排水管,另一侧端配置有弯头,弯头通过连接管向下接有吸水鼓,吸水鼓上具有滤水网孔;通气管具有一真空用排水阀门,排水管下端出口处配装有外部排水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吸水鼓换水,克服了传统换水装置在排水或流水作业时由于吸附力对幼苗造成损伤的缺陷,同时能彻底排出育苗池底部污水,确保水质清新、溶解氧上下交换均匀,提高幼苗成活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换水彻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鲆鲽类工厂化培育中后期育苗池的换水器。技术背景鲆鲽类,属于鲆科(Bothidae),品种繁多是欧洲海产鱼类,菱鲆属(Scophthalmus),主要分布区在北海和黑海地中海沿岸也有分布。自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将鲆蝶类引入我国以来,工厂化养殖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鲆蝶类苗种培育初期常规换水方式为;(I)不同时期用不同规格网目的换水网箱,其网箱的大小一般为50cmX 50cmX 120cm或35cmX 35cmX 75cm在网箱上口用软管虹吸排水,持续使用到育苗附底;(2)另一种则用大管套小管的反虹吸法排水方式,即小管上 面留孔排水、大管底部留孔并根据鱼苗大小套上不同网目的网套,靠水的自然压差吸入大管中由小管上的孔流出;(3)再有一种是育苗池中间直接插管,管上面留孔套不同规格网目、池外出水口处插一竖管控制水位流水等多种方式。以上几种方式在工厂化养殖中的苗种培育期,因换水时水流过大,容易造成排水或流水时水流过急鱼苗随水流旋转,鱼苗大量吸附在出水口壁处而造成机械损伤,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在生产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鲆鲽鱼类育苗池换水器,它的结构包括通气管(1)、三通管(2)、弯头(3)、连接管(4)、排水管(5)、吸水鼓(6)、真空用排水阀门(8)和外部排水阀门(7);三通管(2)上端接有通气管(1),下端接有排水管(5),另一侧端配置有弯头(3),弯头(3)通过连接管(4)向下接有吸水鼓(6),吸水鼓上具有滤水网孔(12);通气管(1)具有一真空用排水阀门(8),排水管(5)下端出口处配装有外部排水阀门(7),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时排水管(5)插入育苗池底部的排污口,依靠水位压力差或真空虹吸法养殖池中的养殖废水通过吸水鼓(6)、进入连接管(4)、经弯头(3)、进入三通管(2)、经排水管(5)、进入池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平李娟王印庚廖梅杰李素红张正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