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019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6:46
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设置有照明部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照明部的上方。所述吸光器设置有挡光环和吸光涂层,挡光环垂直吸光器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吸光涂层附着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和挡光环的表面。所照明部设置有底座、灯座、透镜和照明灯,灯座固定安装于底座,透镜和照明灯依次安装于灯座。所述灯座包括有一个第一子座和多个第二子座,第一子座位于底座的中心,第二子座呈环绕第一子座平均分布于底座。该水下光补偿装置能吸收散射光线而且光线的发射角小、穿透能力强,同时能有效减少前后方向的反射光。

An underwater optical compensation device with low divergence and strong penetration

An underwater light compensation device with less divergence and penetrating power is set up, which has an illumination part and a light absorber for absorbing the divergent angle light. The absorber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ghting part. The light absorber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ring and a light absorbing coating, and the middle shaft of the vertical light absorber of the baffle ring is weld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absorber, and the light absorbing coating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absorber and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retaining ring. The light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a lamp seat, a lens and a light lamp. The lamp holder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lens and the light lamp are installed in the lamp seat in turn. The lamp holder comprises a first and a second seat seat, the first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ase seat, second was the average distribution of stroma surrounding the first stroma on the base. The underwater optical compensation device can absorb light scattering and light emission angle and strong penetration ability,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flected light in the direction of front and r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光补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我国以海水养殖为重点的海洋渔业迅猛发展,掀起了海藻、海洋虾类、海洋贝类、海洋鱼类、海珍品养殖的五次产业浪潮,养殖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但是水下水质的混浊,造成光线不足,光补偿对视频的采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有光补偿系统的散射光严重影响视频成像效果。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涉及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该水下光补偿装置的光线发散少、穿透力强。提供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设置有照明部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照明部的上方。所述吸光器设置有挡光环和吸光涂层,挡光环垂直吸光器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吸光涂层附着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和挡光环的表面。挡光环用于阻挡发射角度较大的光线向外部射出。吸光涂层用于吸收照射在其表面的光线。所照明部设置有底座、灯座、透镜和照明灯,灯座固定安装于底座,透镜和照明灯依次安装于灯座。所述灯座包括有一个第一子座和多个第二子座,第一子座位于底座的中心,第二子座呈环绕第一子座平均分布于底座。透镜用于汇聚照明灯发出的光线。所述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包围在透镜的外部;或者所述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包围在透镜的外部的至少一种。将吸光器的高度定义为H,灯座的直径定义为L,且H/L≥1。所述第一子座设置有1个,第二子座设置有3个或3个以上。所述第一子座的中轴线与第二子座的中轴线全部相交于同一点,且夹角定义为A,且0°<A<60°。所述第一子座的中轴线与第二子座的中轴线全部相交于同一点,且夹角定义为A,且0°<A<30°。所述挡光环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子座设置有5个或5个以上。所述吸光涂层颜色为黑色;所述照明灯为LED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设置有照明部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照明部的上方。所述吸光器设置有挡光环和吸光涂层,挡光环垂直吸光器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吸光涂层附着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和挡光环的表面。该水下光补偿装置能吸收散射光线而且光线的发射角小、穿透能力强,同时能有效减少前后方向的反射光。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的实施例1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吸光器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部分照明部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灯座和吸光器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子座的中轴线与第二子座的中轴线全部相交于同一点,且夹角A示意图。图1至6中,包括有:照明部10、底座11、灯座12、第一子座121、第二子座122、透镜13、照明灯14、吸光器20、挡光环21和吸光涂层22。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如图1-6所示,设置有照明部10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20,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照明部10的上方。吸光器20设置有挡光环21和吸光涂层22,挡光环21垂直吸光器20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20的内表面,吸光涂层22附着于吸光器20的内表面和挡光环21的表面,如图3。挡光环21用于阻挡发射角度较大的光线向外部射出。吸光涂层22用于吸收照射在其表面的光线。照明部10设置有底座11、灯座12、透镜13和照明灯14,灯座12固定安装于底座11,透镜13和照明灯14依次安装于灯座12,如图4。灯座12包括有一个第一子座121和多个第二子座122,第一子座121位于底座11的中心,第二子座122呈环绕第一子座121平均分布于底座11。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121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20包围在透镜13的外部。透镜13用于汇聚照明灯14发出的光线。将吸光器20的高度定义为H,灯座12的直径定义为L,且H/L≥1,如图5。第一子座121设置有1个,本实施例的第二子座122设置有5个。第一子座121的中轴线与第二子座122的中轴线全部相交于同一点,且夹角定义为A,且0°<A<60°,如图6。本专利技术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原理如下:挡光环21可以阻挡发射角度较大的光线,吸光器20内部具有吸光的涂层可以吸收照射在其表面的光线,从而可过滤发射角度较大的光线,使从水下光补偿装置发出的光线角度较集中,没有散射光线,光线穿透能力强。需说明的是,吸光器20的高度H,灯座12的直径L,当H/L的比值越大,水下光补偿装置发出的光线角度越集中。本专利技术的吸光器20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121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20包围在透镜13的外部。2、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121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20包围在透镜13的外部。3、吸光器20固定分别安装于第一子座121和第二子座122的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20包围在透镜13的外部。本实施例为第一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两种方式。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实际要求为准。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设置有照明部10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20,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照明部10的方。所述吸光器20设置有挡光环21和吸光涂层22,挡光环21垂直吸光器20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20的内表面,吸光涂层22附着于吸光器20的内表面和挡光环21的表面。该水下光补偿装置能吸收散射光线而且光线的发射角小、穿透能力强,同时能有效减少前后方向的反射光。实施例2。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子座121的中轴线与第二子座122的中轴线全部相交于同一点,且0°<A<30°。本实施例的第一子座121的中轴线与第二子座122的中轴线的夹角范围更窄,对所照射范围的光补偿光强度更大,对水下视频或图像更有利。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设置有照明部10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20,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照明部10的方。所述吸光器20设置有挡光环21和吸光涂层22,挡光环21垂直吸光器20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20的内表面,吸光涂层22附着于吸光器20的内表面和挡光环21的表面。该水下光补偿装置能吸收散射光线而且光线的发射角小、穿透能力强,同时能有效减少前后方向的反射光。实施例3。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挡光环21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第二子座122设置有5个或5个以上。本实施例的第二子座122数目增加可以提高光补偿光强度,同时挡光环21设置越多,水下光补偿装置越能吸收散射光线而且光线的发射角更小、穿透能力更强,散射光越少。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设置有照明部10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20,吸光器20固定安装于照明部10的方。所述吸光器20设置有挡光环21和吸光涂层22,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照明部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照明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照明部和用于吸收发散角度较大光线的吸光器,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照明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器设置有挡光环和吸光涂层,挡光环垂直吸光器的中轴且焊接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吸光涂层附着于吸光器的内表面和挡光环的表面;挡光环用于阻挡发射角度较大的光线向外部射出;吸光涂层用于吸收照射在其表面的光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照明部设置有底座、灯座、透镜和照明灯,灯座固定安装于底座,透镜和照明灯依次安装于灯座;所述灯座包括有一个第一子座和多个第二子座,第一子座位于底座的中心,第二子座呈环绕第一子座平均分布于底座;透镜用于汇聚照明灯发出的光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散少、穿透力强的水下光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上方的外表面且吸光器包围在透镜的外部;或者所述吸光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子座上方的外表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陈泽堂张庆煌朱兴邱成陈志堂王细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