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彬焱专利>正文

智能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99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智能插座包括:壳体1、插孔2、位于所述插孔内的第一金属片3和第二金属片4、位于壳体1内的电源线5、霍尔传感器单元6、控制单元7和继电器8,第一金属片3通过继电器8与电源线5的火线连接,第二金属片4与电源线5的零线连接,继电器8控制端与控制单元7连接,控制单元7输入端与霍尔传感器单元6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避免插头插入插座时产生火花等。

Intelligent sockets and intelligent plugs with each ot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ocket and plug intermateable with smart, intelligent socket comprises a casing 1, Jack 2, located in the first metal sheet of the jack in the 3 and second metal sheets 4, is located in the power line in the casing 1, 5 Holzer 6 sensor unit and a control unit 7 and relay 8 5, connecting the first metal plate 3 through the FireWire relay and 8 power line, zero line second metal sheets 4 and 5 power line connection, relay 8 control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 unit 7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unit, the 7 input and the Holzer sensor unit 6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afe and reliable, can avoid spark when the plug is inserted into the socke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电源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特别涉及一种防触电的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
技术介绍
]安全插座领域,目前常见的方案有三种:机械式保护插座、带插座保护盖插座和基于干簧管的磁感应插座。机械式保护插座,在插头插入时需要使保护片受力移位,插头才能插入,这种设计导致插头很难插入,使用不便。另外,儿童也可以将细长的物体伸入其中,一样有触电的风险。带有插座保护盖的插座,在使用插座时需要将保护盖取下,用完时需要将保护盖插回。用户容易遗忘,且放置在地上的插座保护盖容易被误踩,令使用者受伤,甚至插座保护盖本身也有被幼儿误吞的风险。基于干簧管的磁感应插座,这种插座的缺点是干簧管内部簧片容易疲劳,导致插座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能够完全保证插座在没有插头插入时处于断电状态,从根本上杜绝了触电隐患。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壳体、插孔、位于所述插孔内的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源线、霍尔传感器单元、控制单元和继电器,第一金属片通过继电器与电源线的火线连接,第二金属片与电源线的零线连接,继电器控制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输入端与霍尔传感器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霍尔传感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霍尔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霍尔传感器对称设置在第一、第二金属片外侧。优选地,所述霍尔传感器为单极性霍尔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与一直流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与所述电源线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来自霍尔传感器单元反馈的接通信号后,经过一预设的时延,控制继电器连通。优选地,还包括一种智能插头,插头带有磁性部件,插头插入插座时,磁性部件与智能插座上的霍尔传感器对称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由于未使用机械装置保护插座中的接触片,插头在插入过程中更加顺滑,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机械装置的保护插座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第二、采用霍尔传感器,成本低,控制可靠;第三,设置有继电器,在插头没有完全插入插座前,控制器不会控制继电器接通供电,避免了插入插头过程中产生电火花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智能插座结构图。图2本技术智能插座电路原理图。图3本技术插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的智能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该智能插座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面板上的插孔2,位于插孔2内的第一金属片3和第二金属片4,与外接交流电源连接的电源线5,霍尔传感器单元6,控制单元7,电磁继电器8和直流电源9。第一金属片3通过电磁继电器8与电源线5的火线连接,第二金属片4与电源线5的零线连接,电磁继电器8控制端与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7输入端与霍尔传感器单元6连接。控制单元7通过直流电源模块9供电,直流电源模块9输入端与电源线5连接。直流电源模块9通过AC/DC转换电路,将电源线5的火线提供的220V交流电转换为5V直流电,为控制单元7提供直流电源电压。霍尔传感器单元6包括至少两个独立设置的霍尔传感器,分别位于第一金属片3和第二金属片4外侧,呈对称地布置,在本技术中采用的霍尔传感器为单极性霍尔传感器。参照图3所示为与本技术智能插座配合使用的插头10,插头处设有磁性部件11、12,分别与插座上的单极性霍尔传感器对称设置。当用户将插头10插入智能插座后,磁性部件11、12与插座内的霍尔传感器单元6的单极性霍尔传感器靠近,霍尔传感器单元6检测到磁性部件11、12的存在并产生接通输入信号,控制单元7接收到霍尔传感器单元6反馈的接通输入信号,经过一预设的存储在控制单元7内的时延,如10秒,控制电磁继电器8闭合连通,使得第一金属片3与电源线5的火线连通,插座通过插头10为用电设备正常供电。当插头10被拔出插座后,磁性部件11、12与插座内的霍尔传感器单元6远离,单极性霍尔传感器因磁性部件11、12形成的磁场的消失而断开,并将这一信号反馈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及时切断电磁继电器8,第一金属片3与电源线5的火线断开,插座停止供电。本技术结构简单,控制单元7在接收到霍尔传感器单元6反馈的输入信号后经过一定的延时才接通电磁继电器8为用电设备供电,此时插头已经与第一金属片3、第二金属片4完全接触连接,通电时就不会产生电火花,避免了普通插头插入时易产生电火花的危险。为防止儿童等误将磁性部件插入插孔引发触电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霍尔传感器单元6采用了至少两个单极性霍尔传感器,只有在两个霍尔传感器同时检测到磁性部件的存在,且磁性部件形成的磁场极性正确,控制单元7才会控制电磁继电器8闭合接通。因此儿童等将单个磁性导电物品插入插孔2并不会导致插座供电,从而真正的避免了用户误触电的危险。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范畴下,还可以有多个替代方案,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插座及与互配的智能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壳体(1)、插孔(2)、位于所述插孔(2)内的第一金属片(3)和第二金属片(4)、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源线(5)、霍尔传感器单元(6)、控制单元(7)和继电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3)通过继电器(8)与所述电源线(5)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片(4)与所述电源线(5)的零线连接,所述继电器(8)控制端与控制单元(7)连接,控制单元(7)输入端与霍尔传感器单元(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壳体(1)、插孔(2)、位于所述插孔(2)内的第一金属片(3)和第二金属片(4)、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源线(5)、霍尔传感器单元(6)、控制单元(7)和继电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3)通过继电器(8)与所述电源线(5)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片(4)与所述电源线(5)的零线连接,所述继电器(8)控制端与控制单元(7)连接,控制单元(7)输入端与霍尔传感器单元(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传感器单元(6)包括至少两个霍尔传感器,所述至少两个霍尔传感器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第二金属片(3、4)外侧。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彬焱方之琎诸自乔鑫居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孙彬焱方之琎诸自乔鑫居征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