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34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4:55
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包括外盖和设在外盖内的工作部件,所述外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盖上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下盖的侧面设有出气孔,所述工作部件包括曲轴、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内均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连杆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导柱,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与出气孔相连,所述进气单向阀与进气孔相连,所述工作部件还包括与曲轴连接的摇杆,摇杆上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大大提高手动充气的效率,并且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使用不受电力限制,经济实用。

Portable inflator

A portable charging device, including parts of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outer cover is, the outer cover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and a lower cover, an upper cover and a lower cover connected by bolt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the sid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e working parts including crankshaft the left and right cylinder, the cylinder, the left cylinder and a righ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ston and a second piston, a first piston through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the piston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guide posts, the left cylinder and a right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one-way valve and an air inlet one-way valve, the air outlet a one-way valve connected with the air outlet, the air inlet one-way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the working parts including rocker connected with the crank, the rocker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ual inflation,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easy portability, and no power limitation, and is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充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装置
,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想走出城市,去野外旅行、郊游;所以充气用品的市场越来越广泛。市场上的充气装置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往复挤压充气,比如手压气筒,脚踏气筒等,这种充气方式比较费力;另一种是电动鼓风机充气,它主要用于大型充气物品,也用小号的鼓风机,但是产生的气压不高,并且有电力装置,所以质量和体积减不下来,导致携带不便,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包括外盖和设在外盖内的工作部件,所述外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盖上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下盖的侧面设有出气孔,所述工作部件包括曲轴、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内均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连杆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导柱,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与出气孔相连,所述进气单向阀与进气孔相连,所述工作部件还包括与曲轴连接的摇杆,摇杆上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外盖和工作部件通过插卡扣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设有均匀排列的螺丝孔。进一步地,所述外盖中部设有容纳曲轴的轴承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大大提高手动充气的效率,并且体积小、质量轻、便于携带,使用不受电力限制,经济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盖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工作部件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拆解示意图。图中:1、外盖,1.1、上盖,1.2、下盖,1.3、螺丝孔,2、工作部件,2.1、曲轴,2.2、左气缸,2.3、右气缸,2.4、第一活塞,2.5、连杆,2.6、导柱,2.7、摇杆,2.8、把手,2.9、第二活塞,3、进气孔,4、出气孔,5、出气单向阀,6、进气单向阀,7、轴承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包括外盖1和设在外盖1内的工作部件2,所述外盖1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螺栓连接,上盖1.1上设有均匀排列的螺丝孔1.3。上盖1.1上表面设有进气孔3,下盖1.2的侧面设有出气孔4,出气孔4通过软管与待需充气用品连接。所述工作部件2包括曲轴2.1、左气缸2.2和右气缸2.3,所述左气缸2.2和右气缸2.3内均设有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9,所述第一活塞2.4的一端通过连杆2.5与所述曲轴2.1连接,所述第二活塞2.9连接导柱2.6,所述左气缸2.2和右气缸2.3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5和进气单向阀6,所述出气单向阀5与出气孔4相连,所述进气单向阀6与进气孔3相连,所述工作部件2还包括与曲轴2.1连接的摇杆2.7,摇杆2.7上设有把手2.8。所述外盖1中部设有容纳曲轴2.1的轴承槽7。工作部件2为方便随时拆解维修和更换零件,工作部件2与外盖1采用卡扣方式固定。除外盖1以外各部件均采用卡扣进行固定式连接形成整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顺时针方向摇动把手2.8转动90度,通过摇杆2.7带动曲轴2.1转动。曲轴2.1通过转动带动连杆2.5,使连杆2.5带动左气缸2.2的第一活塞2.4向左移动,右气缸2.3内的第一活塞2.4向右移动与第二活塞2.9对向移动,产生气压,气流通过出气单向阀5排出,从而从出气孔4排出充气。左气缸2.2中的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9反向运动,产生低压,气流从进气单线阀6进入左气缸2.2。当把手2.8转至90°到180°时,右气缸2.3中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9反向运动,产生低压,气流通过进气单向阀6进入右气缸2.3。左气缸2.2中第一活塞2.4和第二活塞2.9对向运动,产生气压,气流通过出气单向阀5流出左气缸2.3,从而从出气孔4排出充气。至此,完成一个周期。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充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和设在外盖内的工作部件,所述外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盖上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下盖的侧面设有出气孔,所述工作部件包括曲轴、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内均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连杆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导柱,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所述出气单向阀与出气孔相连,所述进气单向阀与进气孔相连,所述工作部件还包括与曲轴连接的摇杆,摇杆上设有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盖和设在外盖内的工作部件,所述外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盖上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下盖的侧面设有出气孔,所述工作部件包括曲轴、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内均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连杆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连接导柱,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上均设有出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康陈叶娣陈欣吕马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