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玲亚专利>正文

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25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充气泵。充气泵,包括气泵本体,气泵本体中空,气泵本体顶部设有上盖,上盖表面设有进气孔,气泵本体内设有拉杆,拉杆中空,拉杆穿过上盖外露,拉杆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中部设有充气咀,拉杆下端连接有内圈,内圈下方设有内圈进气皮,内圈进气皮外套设有内圈进气皮架,气泵本体下方设有本体底盖,内圈进气皮架与本体底盖连接,气泵本体一侧设有电动泵壳体,电动泵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与电动泵壳体连接,电机下端连接有扇叶,电动泵壳体上端由电动泵上盖密封,电动泵上盖表面设有进气口,本体底盖内壁设有进气道,进气道将内圈进气皮与扇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使用电池供电,不需要连接额外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泵
本技术涉及气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充气泵。
技术介绍
野外露营和游玩划气垫艇这种放松方式渐渐被国内的人们所接受,但是野外露营和游玩划气垫艇的过程还有诸多的不便之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充气泵的问题,传统的手拉式充气泵充气时间长,且需要付出非常多的人力,费时费力,而电动的充气泵不但体积巨大,不便于运输,且需要另外接电源,总之两种充气泵都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充气泵充气费时费力、不便携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气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充气泵,包括气泵本体,所述气泵本体中空,气泵本体顶部设有上盖,上盖表面设有进气孔,气泵本体内设有拉杆,拉杆中空,拉杆穿过上盖外露,拉杆上端连接有把手,把手中部设有充气咀,拉杆下端连接有内圈,内圈下方设有内圈进气皮,内圈进气皮外套设有内圈进气皮架,气泵本体下方设有本体底盖,内圈进气皮架与本体底盖连接,气泵本体一侧设有电动泵壳体,电动泵壳体内设有电机,电机与电动泵壳体连接,电机下端连接有扇叶,电动泵壳体上端由电动泵上盖密封,电动泵上盖表面设有进气口,本体底盖内壁设有进气道,进气道将内圈进气皮与扇叶连通,气泵本体与上盖连接,气泵本体与本体底盖连接,本体底盖与电动泵壳体连接,电机与电池、按钮开关连接。所述扇叶下端设有扇叶轴,扇叶与扇叶轴连接,扇叶轴与本体底盖连接。所述把手上端设有气压表,气压表与把手连接。所述本体底盖两侧突出形成踏板。所述气泵本体与上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泵本体与本体底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充气咀外壁设有螺纹。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使用电池供电,不需要连接额外电源,可以先用电动气泵充气,到气压增大后使用手动充气泵继续充气,又可以将气压打到比较大的值,把手上的气压表方便充气过程中实时查看气压,防止过度充气,简单可靠,适合野外条件使用,还可以完成放气工作,加快放气速度,节约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说明,并不对本技术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2所示的充气泵,包括气泵本体1,所述气泵本体1中空并上下开口,气泵本体1顶部设有上盖4,气泵本体1与上盖4通过螺纹连接,气泵本体1上端外壁设有螺纹,上盖4下端内壁设有螺纹,连接牢固,上盖4表面设有进气孔,用于手动充气拉动拉杆5时进气,气泵本体1内设有拉杆5,拉杆5中空,拉杆5穿过上盖4外露,拉杆5上端连接有把手2,把手2为镂空设计,不但减重还改善手感,把手2中部设有充气咀3,充气咀3外壁设有螺纹,方便连接充气浪管,连接紧密,气密性好,把手2上端设有气压表17,气压表17与把手2连接,可以实时查看充气气压,拉杆5下端连接有内圈,内圈上套设有内圈胶圈,用于将内圈与气泵本体1中间进行密封,气密性好,内圈下方设有内圈进气皮6,内圈进气皮6外套设有内圈进气皮架7,内圈进气皮6中部与内圈进气皮架7连接,气体可以单向从内圈进气皮6下方进入内圈进气皮6上方,气泵本体1下方设有本体底盖16,内圈进气皮架7与本体底盖16连接,气泵本体1与本体底盖16通过螺纹连接,气泵本体1下端外壁设有螺纹,本体底盖16上端内壁设有螺纹,连接牢固,气密性好,本体底盖16两侧突出形成踏板,一体成型,牢固耐用,气泵本体1一侧设有电动泵壳体8,电动泵壳体8内纵向设有电机9,电机9与电动泵壳体8连接,电机9下端连接有扇叶11,扇叶11下端设有扇叶轴14,扇叶11与扇叶轴14连接,扇叶轴14与本体底盖16连接,电动泵壳体8上端由电动泵上盖12密封,电动泵上盖12表面设有进气口10,本体底盖16内壁设有进气道15,进气道15将内圈进气皮6与扇叶11连通,气体可从扇叶11下方到达内圈进气皮6下方,本体底盖16与电动泵壳体8通过卡扣连接,电机9与电池、按钮开关13连接,电池设置在电动泵壳体8内,按钮开关13设置在电动泵上盖12表面,按下按钮开关13即启动电机工作,再按一次即停止。使用时,将充气咀3与充气浪管连接,充气浪管与充气目标连接,将把手2放到最低位置,此时充气通道连通,按下按钮开关13,电机9启动,空气从进气口10进入,经过扇叶11加速后通过进气道15到达内圈进气皮6下方,内圈进气皮6在空气压力下向上弯曲,空气通过内圈进气皮6与内圈进气皮架7之间的缝隙进入拉杆5内,进而通过充气咀3进入充气目标内,等充气目标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稳定后再次按下按钮开关13,电机9停止运作,开始手动上拉把手2,空气从上盖4上的进气孔进入拉杆5与气泵本体1之间的空间,等到达预定位置后,将把手2向下压,储存在内圈与气泵本体1之间的气体被挤压,通过内圈进气皮6进入拉杆5内,进而通过充气咀3进入充气目标内,充气过程快速方便;需要进行放气动作时,将充气目标的充气口与进气口10进行连接,然后进行电动充气动作即可,可大大加快放气进程。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充气泵

【技术保护点】
充气泵,包括气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本体(1)中空,气泵本体(1)顶部设有上盖(4),上盖(4)表面设有进气孔,气泵本体(1)内设有拉杆(5),拉杆(5)中空,拉杆(5)穿过上盖(4)外露,拉杆(5)上端连接有把手(2),把手(2)中部设有充气咀(3),拉杆(5)下端连接有内圈,内圈下方设有内圈进气皮(6),内圈进气皮(6)外套设有内圈进气皮架(7),气泵本体(1)下方设有本体底盖(16),内圈进气皮架(7)与本体底盖(16)连接,气泵本体(1)一侧设有电动泵壳体(8),电动泵壳体(8)内设有电机(9),电机(9)与电动泵壳体(8)连接,电机(9)下端连接有扇叶(11),电动泵壳体(8)上端由电动泵上盖(12)密封,电动泵上盖(12)表面设有进气口(10),本体底盖(16)内壁设有进气道(15),进气道(15)将内圈进气皮(6)与扇叶(11)连通,气泵本体(1)与上盖(4)连接,气泵本体(1)与本体底盖(16)连接,本体底盖(16)与电动泵壳体(8)连接,电机(9)与电池、按钮开关(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气泵,包括气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本体(1)中空,气泵本体(1)顶部设有上盖(4),上盖(4)表面设有进气孔,气泵本体(1)内设有拉杆(5),拉杆(5)中空,拉杆(5)穿过上盖(4)外露,拉杆(5)上端连接有把手(2),把手(2)中部设有充气咀(3),拉杆(5)下端连接有内圈,内圈下方设有内圈进气皮(6),内圈进气皮(6)外套设有内圈进气皮架(7),气泵本体(1)下方设有本体底盖(16),内圈进气皮架(7)与本体底盖(16)连接,气泵本体(1)一侧设有电动泵壳体(8),电动泵壳体(8)内设有电机(9),电机(9)与电动泵壳体(8)连接,电机(9)下端连接有扇叶(11),电动泵壳体(8)上端由电动泵上盖(12)密封,电动泵上盖(12)表面设有进气口(10),本体底盖(16)内壁设有进气道(15),进气道(15)将内圈进气皮(6)与扇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玲亚
申请(专利权)人:徐玲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