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国科学院专利>正文

堤岸及生态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15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堤岸及生态堤岸。堤岸包括堤岸基础和设置在堤岸基础上的多个防冲击腔;所述防冲击腔用于减缓所述堤岸基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堤岸防护能力低和发挥效益年限短的技术问题。

Embankment and ecological embank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in particular to the embankment and the ecological embankment. The embankment includes bank foundation and multiple anti impact chambers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embankment, and the impact chamber is used to slow down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current on the bank foundation.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embankment protection ability is low and the benefit years are sh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堤岸及生态堤岸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
,尤其是涉及堤岸及生态堤岸。
技术介绍
堤岸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抵御洪水灾害的功能,然而由于长期受到水流冲刷作用,河道堤岸易出现不稳和垮塌等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堤岸防护工程来对河道进行管护,从而保证河道堤岸的稳固性。目前,堤岸防护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如堤岸工程设计标准低,受水流持续冲刷作用,导致堤岸基底稳定性降低,加之维护保养不及时,突发性高水位易导致堤岸决堤;堤岸多采用分段式填筑等传统技术,在交通工具等碾压作用下,容易出现明显的裂缝和孔洞,并引起堤岸防护能力降低的连锁反应;此外,许多堤岸表面均为硬化处理,缺少水土界面,导致许多治理河道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针对长期以来,多数堤岸防护工程设计所面临的问题,需设计一种能够减轻水流冲刷作用,提高堤岸防护能力,改善河流生物栖息地的新型堤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岸,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堤岸防护能力低和发挥效益年限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堤岸,包括:堤岸基础和设置在堤岸基础上的多个防冲击腔;所述防冲击腔用于减缓所述堤岸基础受到的冲击力。进一步地,所述防冲击腔腔体的大小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堤岸及生态堤岸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岸基础(1)和设置在堤岸基础上的多个防冲击腔;所述防冲击腔用于减缓所述堤岸基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所述防冲击腔腔体的大小沿所述堤岸基础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岸基础(1)和设置在堤岸基础上的多个防冲击腔;所述防冲击腔用于减缓所述堤岸基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所述防冲击腔腔体的大小沿所述堤岸基础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岸基础(1)由上至下包括多段子堤岸基础,相邻子堤岸基础之间固定连接,每段子堤岸基础上均设置有多个防冲击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岸基础(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段子堤岸基础和第二段子堤岸基础;所述第一段子堤岸基础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防冲击腔(100),所述第二段子堤岸基础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防冲击腔(110);所述第一防冲击腔(100)沿所述第一段子堤岸基础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防冲击腔(110)沿所述第二段子堤岸基础的长度方向依次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防冲击腔(110)的腔体大于所述第一防冲击腔(100)的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冲击腔(100)内设置有第一防冲击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东红吴汉李勇田刚祝文浩张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