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97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井道,轿厢内安装有空气对流装置,空气对流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抽风装置安装在轿厢一侧上部,第一进风口朝向轿厢门,第一出风口朝向轿厢底部;送风装置安装在轿厢另一侧上部,第二进风口朝向轿厢底部,第二出风口朝向轿厢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通过抽风装置将厅外的空气抽进轿厢内,送风装置将轿厢内的空气抽出厅外,加强了轿厢内空气与厅外空气的对流,全方位地提高轿厢内空气的质量。

An elevator with air conv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广泛应用在中高层的建筑中,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具有空间小、人员密度以及流量大等问题。乘人在搭乘电梯时,轿厢处于封闭的状态,轿厢内的空气难以与外界进行对流,乘人在轿厢内进行呼吸作用,使轿厢内的空气质量变差,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只有在上下乘人的时候,轿厢门打开,轿厢内的空气才能与外界进行对流,但由于轿厢门打开的时间短,轿厢内的空气与厅外的空气只进行自然对流,难以恢复轿厢内的空气质量。目前,技术人员通过在轿厢内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从而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进而提高空气的质量,但这种空气净化装置成本高、空间大、需要定期更换滤芯。此外,空气净化装置只能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功能单一,只能单独杀灭细菌或者去除甲醛、VOC等,而对于轿厢内空气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例难以进行改变。进一步地,电梯内的空气频繁处于失重和超重状态的转换中,其气流非常不稳定,导致电梯内的空气很难得到均匀、全范围的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加强轿厢内空气与厅外空气的对流,全方位地提高轿厢内空气的质量。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井道,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空气对流装置,所述空气对流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一电机、第一叶轮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叶轮连接并设置在第一机壳内,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一叶轮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下方,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二电机、第二叶轮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叶轮连接并设置在第二机壳内,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二叶轮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下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抽风装置安装在轿厢一侧上部,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轿厢门,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轿厢底部;所述送风装置安装在轿厢另一侧上部,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轿厢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轿厢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抽风装置还包括侧出风口,所述侧出风口位于第一机壳的侧壁,所述侧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侧进风口,所述侧进风口位于第二机壳的侧壁,所述侧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相互垂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抽风装置安装在同一直线上。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之间平行。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平行。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抽风装置和所述送风装置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安装在轿厢上。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井道,轿厢内安装有空气对流装置,空气对流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抽风装置安装在轿厢一侧上部,第一进风口朝向轿厢门,第一出风口朝向轿厢底部;送风装置安装在轿厢另一侧上部,第二进风口朝向轿厢底部,第二出风口朝向轿厢门。本技术提供的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通过抽风装置将厅外的空气抽进轿厢内,送风装置将轿厢内的空气抽出厅外,加强了轿厢内空气与厅外空气的对流,全方位地提高轿厢内空气的质量。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所述抽风装置设有侧出风口,所述送风装置设有侧进风口,进一步加强轿厢内空气与厅外空气的对流,进而提高轿厢内空气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抽风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送风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井道,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空气对流装置。所述空气对流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如图1所示,抽风装置1包括:第一进风口11、第一出风口12、第一电机13、第一叶轮14、第一机壳15。所述第一电机13与所述第一叶轮14连接并设置在第一机壳15内,所述第一进风口11位于第一叶轮14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12位于所述第一电机13下方,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之间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抽风装置1还包括第一挡片16,所述第一挡片16倾斜设置在第一电机13一侧的第一机壳15上。通过所述第一挡片,所述抽风装置从第一进风口抽进的风,更集中地输出到第一出风口12。更佳的,所述抽风装置1还包括侧出风口17,所述侧出风口17位于第一机壳15的侧壁,所述侧出风口17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之间相互垂直。通过所述侧出风口,所述抽风装置从厅外抽入到轿厢内的空气更加均匀地分散在轿厢内。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2包括:第二进风口21、第二出风口22、第二电机23、第二叶轮24、第二机壳25。所述第二电机23与所述第二叶轮24连接并设置在第二机壳25内,所述第二进风口22位于第二叶轮24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22位于所述第二电机23下方,所述第二进风口2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之间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送风装置2还包括第二挡片26,所述第二挡片26倾斜设置在第二电机23一侧的第二机壳25上。通过所述第二挡片,所述送风装置从第二进风口抽进的风,更集中地输出到第二出风口22。更佳的,所述送风装置2还包括侧进风口27,所述侧进风口27位于第二机壳25的侧壁,所述侧进风口27与所述第二进风口21之间相互垂直。通过所述侧进风口,所述送风装置将更加均匀地将轿厢内的空气输出到厅外。如图3所示,所述抽风装置1安装在轿厢3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一进风口11朝向轿厢门31,所述第一出风口12朝向轿厢底部。所述送风装置2安装在轿厢3另一侧的上部,所述第二进风口21朝向轿厢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22朝向轿厢门31。优选的,所述抽风装置和所述送风装置通过螺钉连接方式安装在轿厢上,便于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进行维修、更换。本技术的空气对流装置通过上述方式,便于加装在现有的电梯上。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还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轿厢上,但不限于此。优选的,所述送风装置1和所述抽风装置2安装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之间平行。所述第一出风口12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之间平行。本技术所述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电梯在停层时,电梯门和层门打开,抽风装置通过第一进风口抽入厅外的空气,使厅外空气产生一个负压,然后通过第一出风口将厅外的空气输出到轿厢内,由于第一出风口朝向轿厢的底部,因此使轿厢底部空气产生一个正压,进一步地,送风装置通过第二进风口抽入轿厢内的空气,由于第二进风口设置的轿厢的上部,因此使轿厢的上部空气产生一个负压,然后通过第二出风口将厅内的空气输出到厅外,使厅外空气产生一个正压,最终,轿厢上部、下部和厅外空气形成一个空气对流系统。因此,电梯每次停层时,都能通过空气对流装置将轿厢内的空气输出厅外,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井道,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空气对流装置,所述空气对流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一电机、第一叶轮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叶轮连接并设置在第一机壳内,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一叶轮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下方,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二电机、第二叶轮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叶轮连接并设置在第二机壳内,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二叶轮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下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抽风装置安装在轿厢一侧上部,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轿厢门,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轿厢底部;所述送风装置安装在轿厢另一侧上部,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轿厢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轿厢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气对流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和井道,所述轿厢内安装有空气对流装置,所述空气对流装置包括抽风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一电机、第一叶轮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叶轮连接并设置在第一机壳内,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第一叶轮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电机下方,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所述送风装置包括: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二电机、第二叶轮和第一机壳,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叶轮连接并设置在第二机壳内,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第二叶轮一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下方,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相互垂直;所述抽风装置安装在轿厢一侧上部,所述第一进风口朝向轿厢门,所述第一出风口朝向轿厢底部;所述送风装置安装在轿厢另一侧上部,所述第二进风口朝向轿厢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