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29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包括釜体,其中,所述釜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固定连接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轮的直径,且所述从动轮的外侧啮合有呈环形阵列的若干带动轮,每个所述带动轮的中心横轴位置均连接有横向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釜体,并延伸至所述釜体的内部与设置于所述釜体内侧壁上的搅拌座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搅拌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使物料搅拌均匀,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A stirred tank which is easy to stir and uni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nient mixing agitator,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wherei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inlet and outlet, and the side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box, the control box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shaft of the motor. Fixed on the driving wheel, the driving wheel through the fixed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wheel, the driving wheel is larg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driven wheel diameter and the meshing wheel from the outside have a circular array of several drive wheel, each of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wheel driv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irring rod is horizontal, the other end of the stirring rod through the kettle body, and extends to the inside and set the kettle in the kettle body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stirring seat is connected, the stirr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tirring con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mix the material, easy to use,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high in safety and long in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
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防水涂料液料搅拌容器是内外光滑的搅拌容器,这种搅拌容器在搅拌时,其内液体随着搅拌扇叶的转动而转动,很容易出现打旋现象,这样在搅拌时液料只是在随着搅拌扇叶转动而小部分的混合,而不会大面积的全部均匀的混合,要想达到液料的均匀共混只有增加搅拌时间,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包括釜体,其中,所述釜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固定连接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轮的直径,且所述从动轮的外侧啮合有呈环形阵列的若干带动轮,每个所述带动轮的中心横轴位置均连接有横向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釜体,并延伸至所述釜体的内部与设置于所述釜体内侧壁上的搅拌座连接,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若干搅拌锥。进一步的,所述釜体底部连接有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80M1-2,其额定转速为2830r/min。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内部包括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所述太阳齿轮外围环形阵列啮合有三个所述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外围啮合所述齿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锥上下交错对应设置在所述搅拌杆上。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锥为镂空三角锥型。进一步的,所述釜体内壁与所述搅拌杆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上活动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外表面上。所述固定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操作箱内部的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同时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内部设有行星齿轮组,可以有效的减速转速,使得搅拌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不至于非常高,便于控制,大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连接座为圆锥型,连接所述从动轮的一端为较大的一端,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带动轮连接,再通过所述带动轮连接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在所述釜体内的布局面更广,使得所述从动轮的面积更大,从而使得搅拌面积更大,所述搅拌杆上交错分别所述搅拌锥,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所述搅拌锥为镂空三角锥型,使得搅拌时阻力更小,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物料打旋,大大提高了物料搅拌的均匀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的使物料搅拌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的操作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的主动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的搅拌锥外形示意图。图中:1、釜体;2、操作箱;3、进料口;4、出料口;5、电机;6、转轴;7、主动轮;8、连接座;9、从动轮;10、带动轮;11、搅拌杆;12、搅拌座;13、搅拌锥;14、支撑架;15、太阳轮;16、行星轮;17、齿圈;18、密封圈;19、固定环;20、保护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包括釜体1,其中,所述釜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料口3和出料口4,且所述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内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6上固定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通过固定连接座8固定连接有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轮7的直径,且所述从动轮9的外侧啮合有呈环形阵列的若干带动轮10,每个所述带动轮10的中心横轴位置均连接有横向的搅拌杆11,所述搅拌杆1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釜体1,并延伸至所述釜体1的内部与设置于所述釜体1内侧壁上的搅拌座12连接,所述搅拌杆11上设置有若干搅拌锥13。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来说,所述釜体1底部连接有支撑架14。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来说,所述主动轮7内部包括太阳轮15、行星轮16和齿圈17,所述太阳轮15外围环形阵列啮合有三个所述行星轮16,所述行星轮16外围啮合所述齿圈17。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来说,所述搅拌锥13上下交错对应设置在所述搅拌杆1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来说,所述搅拌锥13为镂空三角锥型。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来说,所述釜体1内壁与所述搅拌杆1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8。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电机来说,所述搅拌杆11上活动连接有固定环19,且所述固定环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釜体1外表面上。所述固定环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环20。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操作箱2内部的所述电机5带动所述转轴6转动,所述转轴6同时带动所述主动轮7转动,所述主动轮7内部设有行星齿轮组,可以有效的减速转速,使得搅拌过程中的搅拌速度不至于非常高,便于控制,大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所述主动轮7通过所述连接座8连接所述从动轮9,所述连接座8为圆锥型,连接所述从动轮9的一端为较大的一端,所述从动轮9与所述带动轮10连接,再通过所述带动轮10连接所述搅拌杆11,所述搅拌杆11在所述釜体1内的布局面更广,使得所述从动轮9的面积更大,从而使得搅拌面积更大,所述搅拌杆11上交错分别所述搅拌锥13,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所述搅拌锥13为镂空三角锥型,使得搅拌时阻力更小,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物料打旋,大大提高了物料搅拌的均匀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可以有效的使物料搅拌均匀。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其中,所述釜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料口(3)和出料口(4),且所述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内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6)上固定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通过固定连接座(8)固定连接有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轮(7)的直径,且所述从动轮(9)的外侧啮合有呈环形阵列的若干带动轮(10),每个所述带动轮(10)的中心横轴位置均连接有横向的搅拌杆(11),所述搅拌杆(1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釜体(1),并延伸至所述釜体(1)的内部与设置于所述釜体(1)内侧壁上的搅拌座(12)连接,所述搅拌杆(11)上设置有若干搅拌锥(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其中,所述釜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料口(3)和出料口(4),且所述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操作箱(2),所述操作箱(2)内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轴(6)上固定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通过固定连接座(8)固定连接有从动轮(9),所述从动轮(9)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轮(7)的直径,且所述从动轮(9)的外侧啮合有呈环形阵列的若干带动轮(10),每个所述带动轮(10)的中心横轴位置均连接有横向的搅拌杆(11),所述搅拌杆(1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釜体(1),并延伸至所述釜体(1)的内部与设置于所述釜体(1)内侧壁上的搅拌座(12)连接,所述搅拌杆(11)上设置有若干搅拌锥(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底部连接有支撑架(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搅拌均匀的搅拌釜,所述电机(5)的型号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