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投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08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投放器,其包括:生物容器存放室,其用于放置生物容器,所述生物容器用于容纳生物;投放腔,其位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的下方,并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连通,所述投放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投放部;以及传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投放腔内,用于接收并传送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输出的所述生物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能够实现生物容器的多方位投放,投放效率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与无人机搭载配套使用。

Biological dispens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logical dispenser, comprising: a biological container storage room, which is used for placing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the container is used for accommodating biological organisms; on the cavity, located in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storage room below, and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storage chamber, wherein the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investment there are a number of delivery;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delivery chamber, for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output of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storage room. The biological delivery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multi-directional delivery of the biological container and has high delivery efficiency, and the biological delivery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mall volume, and is suitable for matching with UAV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投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投放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搭载于无人机使用的生物投放器,该生物可以例如为赤眼蜂。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中,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主要有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在农药防治中通常使用无人机向植物喷洒化学药液或者播撒粉末药剂等,这种防治虫害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农药的利用率低且容易被植物吸收。在食品安全受到共同关注的今天,使用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已经越来越受欢迎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将放置有生物的生物容器投放到植物上或植物种植地中来实现生物防治害虫的目的。但是人工投放生物容器的方法,作业效率低,工作强度大;同时考虑到生物防治害虫的防治效果受投放时间的影响,因此,提高投放效率对于防治虫害的效果有极大影响。近年来出现了投放器配合飞行器、如无人机使用的作业方式,与人工投放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但是已有投放器只能向单个方向投放生物容器,其作业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前面提及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投放器,其能够实现生物容器的多方位投放,投放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投放器,其包括:生物容器存放室,其用于放置生物容器,所述生物容器用于容纳生物;投放腔,其位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的下方,并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连通,所述投放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投放部;以及传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投放腔内,用于接收并传送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输出的所述生物容器。所述生物投放器还包括隔挡引导装置,所述隔挡引导装置设置于所述投放腔的内壁,能够配合所述传送装置将所述生物容器引导进入所述投放部进行投放。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送部转动,所述传送部接收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输出的所述生物容器,并带动所述生物容器移动,所述生物容器在所述隔挡引导装置的引导下进入所述投放部进行投放。所述传送部包括星形阻挡部、扇叶形带动部和传送轴,所述传送轴的上端安装有所述星形阻挡部,所述传送轴的下端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扇叶形带动部安装于所述传送轴,并且位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星形阻挡部之间;所述星形阻挡部能够允许所述生物容器向下进入所述星形阻挡部与所述扇叶形带动部之间,所述扇叶形带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生物容器移动并在所述隔挡引导装置的引导下进入所述投放部进行投放。所述隔挡引导装置设置为圆弧挡板,所述圆弧挡板固定于所述投放部的所述传送部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并位于所述星形阻挡部和所述扇叶形带动部之间,所述圆弧挡板能够配合所述扇叶形带动部将所述生物容器引导进入所述投放部。所述生物投放器还包括加速装置,所述加速装置设置于所述投放部的出口处,能够对所述投放部的出口处的所述生物容器进行加速和投放。所述加速装置包括两个转动装置,所述两个转动装置能以相同的转速相对于彼此反向转动,所述两个转动装置之间具有传送间隙,从所述传送装置传送的所述生物容器能进入所述传送间隙,并被两个所述转动装置驱动而加速离开所述传送间隙而进行投放。所述生物投放器包括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所述传送装置和所述加速装置两者的启停及传送速度。所述投放部设置为3个,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生物投放器的正前方和两侧方。所述生物投放器能够安装于无人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具有多个投放部,能够同时实现生物容器的多方位投放,投放效率高,且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与无人机搭载配套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的投放腔的内壁设置有隔挡引导装置,能够引导生物容器进入投放部,提高了投放效率和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包括加速装置,且该加速装置的旋转速度能够控制,通过对该加速装置的旋转速度的设置和调整能够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投放生物容器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悬挂于无人机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的工作流程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的实际作业效果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生物容器存放室;200-投放腔;210-底板;300-投放部;400-传送装置;410-步进电机;420-传送部;421-传送轴;422-扇叶形带动部;423-星形阻挡部;500-隔挡引导装置;600-加速装置;610a-外转子驱动电机;610b-外转子驱动电机;611-阻力摩擦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包括生物容器存放室100、投放腔200、投放部300、传送装置400以及隔挡引导装置500。生物容器存放室100位于生物投放器的上部,用于盛放生物容器,生物容器用于容纳能够防止虫害的生物。投放腔200位于生物容器存放室100的下方,并与生物容器存放室100连通。投放腔200的外形为圆筒状,投放腔20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投放部300。投放部300为从投放腔200的侧壁向投放腔200的径向外侧延伸的圆筒状结构。传送装置400设置于投放腔200内,传送装置400能够接收并传送生物容器存放室100输出的生物容器。隔挡引导装置500设置于投放腔200的内壁,并能够在传送装置400传送生物容器的过程中,对生物容器进行隔挡和引导,使得生物容器顺利地进入投放部300进行投放。隔挡引导装置500可以与投放部300对应设置,即在每个投放部300的传送部420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均设置有隔挡引导装置500,使得每个投放部300都能可靠地投放生物容器。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设置有多个投放部300,且每个投放部300的传送部420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均设置有隔挡引导装置500,因此能够在一次作业过程中,实现生物容器的多方位投放,投放可靠、投放效率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生物投放器整体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方便维修更换,而且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适合与无人机搭载配套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生物容器存放室100设置为内壁光滑的倒置圆台状的中空容器,倒置圆台状的中空容器能够方便地将生物容器汇集到投放腔200。投放腔200的底部封闭,传送装置400安装于投放腔200的底板210。参考图2,传送装置400包括步进电机410和传送部420。步进电机410优选地设置为直筒型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410竖直安装于底板210,步进电机410的输出端可拆卸地连接传送部420。传送部420包括传送轴421、扇叶形带动部422和星形阻挡部423,传送轴421的下端穿过扇叶形带动部422的中心安装孔并可拆卸地连接到步进电机410的输出端。扇叶形带动部422安装于传送轴421,并且能够随传送轴421同步转动。传送轴421的上端安装星形阻挡部423,星形阻挡部423也能够随传送轴421同步转动。星形阻挡部423包括多个星角,各个星角之间的间隙能够允许生物容器顺利地由生物容器存放室100进入投放腔200内并且到达扇叶形带动部422和星形阻挡部423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容器优选地为球形。扇叶形带动部422形状类似于风扇的扇叶,并且扇叶的每个叶片向相同的方向弯曲,相邻叶片之间的间隙大于生物容器的直径。扇叶形带动部422能够带动进入投放腔200内的生物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物投放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投放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生物容器存放室,其用于放置生物容器,所述生物容器用于容纳生物;投放腔,其位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的下方,并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连通,所述投放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投放部;以及传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投放腔内,用于接收并传送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输出的所述生物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投放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生物容器存放室,其用于放置生物容器,所述生物容器用于容纳生物;投放腔,其位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的下方,并与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连通,所述投放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投放部;以及传送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投放腔内,用于接收并传送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输出的所述生物容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投放器还包括隔挡引导装置,所述隔挡引导装置设置于所述投放腔的内壁,能够配合所述传送装置将所述生物容器引导进入所述投放部进行投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传送部转动,所述传送部接收所述生物容器存放室输出的所述生物容器,并带动所述生物容器移动,所述生物容器在所述隔挡引导装置的引导下进入所述投放部进行投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投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包括星形阻挡部、扇叶形带动部和传送轴,所述传送轴的上端安装有所述星形阻挡部,所述传送轴的下端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扇叶形带动部安装于所述传送轴,并且位于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星形阻挡部之间;所述星形阻挡部能够允许所述生物容器向下进入所述星形阻挡部与所述扇叶形带动部之间,所述扇叶形带动部能够带动所述生物容器移动并在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光远雷健王海强高月波鲁新毛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