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全民专利>正文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8057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1:14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养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的利用了生产资源,无需专业设备,无培育污染,培育技术标准规范,投饲科学规范,混养技术新颖,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水产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了收益。

Shrimp, crab, soft shelled turtle, method of fish polyculture eco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当下,一般的水产养殖都是采用特定区域特定养殖,一个养殖点一般只可以养殖一种,这样在实际的养殖操作中,需要投资的成本比较高,同时管理起来比较繁琐,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水产品混养技术基本上还是一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养殖效率高,成本投资小,便于管理的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①、池塘条件:池塘要求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排灌方便,面积10‑20亩,平均水深≥1.5米,配备深水区和浅水区。苗种放养前要需清淤、晒塘和消毒。②、水系配套:池塘的两端设进出水口,进水口设在水位最高界面上,用水泥涵管伸入池内,出水口设在进水口对面。进出水口均采用铁丝网封扎,进水口加套筛绢制作的管袋。③、防逃墙建造:用水泥板、石棉瓦、矿石瓦或铝板作围板,竹木桩支撑,细铁丝扎缝,土上部分留0.5‑0.7米,土下部分留0.2‑0.3米,四角建成弧形。④、甲鱼食台:池内采用竹木片制作食台,食台呈...

【技术特征摘要】
1.螃蟹、甲鱼、青虾、鳜鱼生态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①、池塘条件:池塘要求环境安静、阳光充足、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排灌方便,面积10-20亩,平均水深≥1.5米,配备深水区和浅水区。苗种放养前要需清淤、晒塘和消毒。②、水系配套:池塘的两端设进出水口,进水口设在水位最高界面上,用水泥涵管伸入池内,出水口设在进水口对面。进出水口均采用铁丝网封扎,进水口加套筛绢制作的管袋。③、防逃墙建造:用水泥板、石棉瓦、矿石瓦或铝板作围板,竹木桩支撑,细铁丝扎缝,土上部分留0.5-0.7米,土下部分留0.2-0.3米,四角建成弧形。④、甲鱼食台:池内采用竹木片制作食台,食台呈30°-40°角,2/3在水面与1/3在水面之间。⑤、种草投螺:栽种占池面积2/3的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清明前后投放鲜活螺蛳,每亩300500公斤。(二)、养殖管理:①、苗种放养:a、螃蟹:2-3月放养规格为60-120只/公斤的扣螃蟹,亩放300-500只;或5-6月放养规格为2000-3000只/公斤的豆螃蟹,亩放2000只b、甲鱼:3-4月放养规格为150-170克/只仔甲鱼,亩放15-20只。c、青虾: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全民
申请(专利权)人:曹全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