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智勇专利>正文

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802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可食用菌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料选择、培养料处理、培养料配制、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传统中医药“药食同源”的理论,利用黄芪作培养料,经过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培育而成的北芪菇,菇盖肥厚,色泽深,保证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育方法出菇量大,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elenium rich Astragalu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selenium rich astragalus.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culture material selection, cultivation material treatment,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aterials, bagging, sterilization, inoculation, bacteria production, mushroom management and harvest.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theory, the use of Huangqi was proved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formula and special process of the Astragalus, mushroom cap hypertrophy, deep color, and ensure its rich nutritional value and medicinal value, and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fruiting quantity, good quality, high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具体为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经济便宜,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菜品,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品种多种多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北芪菇是采用中药材北黄芪的加工下脚料作配料,制作培养基,而培育出的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的新型功能食用菌。主要营养成分:18种氨基酸、多糖、抗癌元素——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北芪菇具有补气固表、脱毒排脓、保护肝脏,有强身健体、润肤、催乳功能,对防治癌症、牛皮癣亦有作用。北芪菇是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保健食品。是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应用高科技技术开发研制的新产品,分析化验表明,北芪的全营养型是任何动物食品或植物食品所不能比拟的。它的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和矿质元素(硫、铁、钾、硒)等都是人体良好的营养源。其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抗肿瘤的多糖蛋白,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有降低血压,防治脑血管障碍的微量牛黄酸,还有有利于胃肠作用的菌糖、甘露糖和帮助消化的各种酶等。特别是,北芪菇内含有特殊功能的高倍量硒化物多糖,是普通蘑菇所没有的,对反复发作的牛皮癣患者有特殊效果。北芪菇是一种新型食用菌,因其培育技术不成熟,造成出菇品质差、色泽浅、肉薄、疏松、柄长、易破碎、产量低,严重的出现不出蕾、幼菇枯死、烂菇、畸形菇等情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的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选择:所述培养料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屑60%-65%,黄芪10%-20%,麸皮15%-25%,石膏1%-3%,石灰1%-3%;(2)培养料处理:将所述的黄芪采用机械粉碎法粉碎;(3)培养料配制:按比例称取木屑、黄芪、麸皮、石膏、石灰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调节到60%-70%的含水量并搅拌均匀,培养料搅拌好后用PH试纸测量PH值,将PH值控制在7.0-7.5之间;(4)培养料装袋:塑料袋选用宽22-24cm,长40-50cm规格的袋子,将袋子两端均剪开口,一端套上口圈,袋子入口圈处翻下,再盖上一层牛皮纸,用细绳或胶皮套扎住;将培养料从袋子另一端装入,装料时,两头装料的比中间要紧一些,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装至离袋口5-6cm时,停止装料,装料完成后,袋子挺直而不弯曲,将袋子口用同样的方法扎上,然后用手轻轻压平表面,再用直径2.5cm的纯尖木棒在袋子中间扎一个洞;(5)灭菌:装好的料袋3-5小时内进行常压蒸气灭菌,料袋进入常压灭菌仓堆放时,每堆间距在10cm×10cm-15cm×15cm,温度控制在95℃-110℃,灭菌时间为4-6小时;(6)接种:将灭菌后的料袋放入冷却间冷却,当料袋温度下降到26℃-30℃时就可接种了;接种时,解袋,接种、封口连续进行,整个过程为无菌操作;(7)发菌:将接种好的料袋(即菌袋)立即搬入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发菌期间应注意:a、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65%-75%之间;b、培养室内温度高于28℃时,早上和晚上培养室通风换气30-40分钟,培养室温度低于22℃时,中午培养室通风换气10-20分钟,湿度高于70%时培养室通风换气10-20分钟;c、接种后,在培养室培养4-6d后,逐袋检查接种质量,接种是否成活,菌种未萌发的,需重新补接;(8)出菇管理:a、出菇初期为接种后30-40天;b、菌丝长满后将温度控制在15℃-20℃,同时增大温差,温差达到10℃-20℃;c、出菇阶段,每天注意水分管理,用喷雾器对着菌袋、空间和地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d、子实体生长发育时,菇房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10-20分钟;e、北芪菇生长阶段,培养时需要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9)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捏住菌柄轻轻拧下,但切不可硬拔,以免将培养料带起,影响下潮北芪菇生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PH值的方法是偏酸时用石灰粉调节,偏碱时用柠檬酸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的塑料袋采用的是聚丙烯袋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是经过大量的培养实践证明,培育出的北芪菇,菇盖肥厚,色泽深,品质好,保证了北芪菇的营养价值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出菇率高,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举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实施例1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选择:所述培养料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屑63%,黄芪15%,麸皮20%,石膏1%,石灰1%;(2)培养料处理:将所述的黄芪采用机械粉碎法粉碎;(3)培养料配制:按比例称取木屑、黄芪、麸皮、石膏、石灰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调节到65%的含水量并搅拌均匀,培养料搅拌好后用PH试纸测量PH值,将PH值控制在7.2;(4)培养料装袋:塑料袋选用宽23cm,长45cm规格的袋子,将袋子两端均剪开口,一端套上口圈,袋子入口圈处翻下,再盖上一层牛皮纸,用细绳或胶皮套扎住;将培养料从袋子另一端装入,装料时,两头装料的比中间要紧一些,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装至离袋口5cm时,停止装料,装料完成后,袋子挺直而不弯曲,将袋子口用同样的方法扎上,然后用手轻轻压平表面,再用直径2.5cm的纯尖木棒在袋子中间扎一个洞;(5)灭菌:装好的料袋后3小时进行常压蒸气灭菌,料袋进入常压灭菌仓堆放时,每堆间距在12cm×12cm,温度控制在105℃,灭菌时间为5小时;(6)接种:将灭菌后的料袋放入冷却间冷却,当料袋温度下降到28℃时就可接种了;接种时,解袋,接种、封口连续进行,整个过程为无菌操作;(7)发菌:将接种好的料袋(即菌袋)立即搬入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发菌期间应注意:a、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2℃,湿度控制在70%;b、培养室内温度高于28℃时,早上和晚上培养室通风换气35分钟,培养室温度低于22℃时,中午培养室通风换气15分钟,湿度高于70%时培养室通风换气10分钟;c、接种后,在培养室培养4d后,逐袋检查接种质量,接种是否成活,菌种未萌发的,需重新补接;(8)出菇管理:a、出菇初期为接种后30天;b、菌丝长满后将温度控制在18℃,同时增大温差,温差控制在20℃;c、出菇阶段,每天注意水分管理,用喷雾器对着菌袋、空间和地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d、子实体生长发育时,菇房每天通风3次,每次通风15分钟;e、北芪菇生长阶段,培养时需要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9)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捏住菌柄轻轻拧下,但切不可硬拔,以免将培养料带起,影响下潮北芪菇生长。其中,菌种是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及选用的培养料类型,选择出适合栽培的优良品种,并按照常规制种方法、播种时间、生产规模制出大量栽培种。实施例2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选择:所述培养料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选择:所述培养料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屑60%‑65%,黄芪10%‑20%,麸皮15%‑25%,石膏1%‑3%,石灰1%‑3%;(2)培养料处理:将所述的黄芪采用机械粉碎法粉碎;(3)培养料配制:按比例称取木屑、黄芪、麸皮、石膏、石灰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调节到60%‑70%的含水量并搅拌均匀,培养料搅拌好将PH值控制在7.0‑7.5之间;(4)培养料装袋:塑料袋选用宽22‑24cm,长40‑50cm规格的袋子,将袋子两端均剪开口,一端套上口圈,袋子入口圈处翻下,再盖上一层牛皮纸,用细绳或胶皮套扎住;将培养料从袋子另一端装入,装料时,两头装料的比中间要紧一些,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装至离袋口5‑6cm时,停止装料,装料完成后,袋子挺直而不弯曲,将袋子口用同样的方法扎上,然后用手轻轻压平表面,再用直径2.5cm的纯尖木棒在袋子中间扎一个洞;(5)灭菌:装好的料袋3‑5小时内进行常压蒸气灭菌,料袋进入常压灭菌仓堆放时,每堆间距在10cm×10cm‑15cm×15cm,温度控制在95℃‑110℃,灭菌时间为4‑6小时;(6)接种:将灭菌后的料袋放入冷却间冷却,当料袋温度下降到26℃‑30℃时就可接种了;接种时,解袋,接种、封口连续进行,整个过程为无菌操作;(7)发菌:将接种好的料袋(即菌袋)立即搬入培养室内进行发菌,发菌期间应注意:a、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65%‑75%之间;b、培养室内温度高于28℃时,早上和晚上培养室通风换气30‑40分钟,培养室温度低于22℃时,中午培养室通风换气10‑20分钟,湿度高于70%时培养室通风换气10‑20分钟;c、接种后,在培养室培养4‑6d后,逐袋检查接种质量,接种是否成活,菌种未萌发的,需重新补接;(8)出菇管理:a、出菇初期为接种后30‑40天;b、菌丝长满后将温度控制在15℃‑20℃,同时增大温差,温差达到10℃‑20℃;c、出菇阶段,每天注意水分管理,用喷雾器对着菌袋、空间和地面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d、子实体生长发育时,菇房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10‑20分钟;e、北芪菇生长阶段,培养时需要散射光,避免阳光直射;(9)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菇柄基部的培养料,一手捏住菌柄轻轻拧下,但切不可硬拔,以免将培养料带起,影响下潮北芪菇生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北芪菇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选择:所述培养料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木屑60%-65%,黄芪10%-20%,麸皮15%-25%,石膏1%-3%,石灰1%-3%;(2)培养料处理:将所述的黄芪采用机械粉碎法粉碎;(3)培养料配制:按比例称取木屑、黄芪、麸皮、石膏、石灰混合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调节到60%-70%的含水量并搅拌均匀,培养料搅拌好将PH值控制在7.0-7.5之间;(4)培养料装袋:塑料袋选用宽22-24cm,长40-50cm规格的袋子,将袋子两端均剪开口,一端套上口圈,袋子入口圈处翻下,再盖上一层牛皮纸,用细绳或胶皮套扎住;将培养料从袋子另一端装入,装料时,两头装料的比中间要紧一些,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装至离袋口5-6cm时,停止装料,装料完成后,袋子挺直而不弯曲,将袋子口用同样的方法扎上,然后用手轻轻压平表面,再用直径2.5cm的纯尖木棒在袋子中间扎一个洞;(5)灭菌:装好的料袋3-5小时内进行常压蒸气灭菌,料袋进入常压灭菌仓堆放时,每堆间距在10cm×10cm-15cm×15cm,温度控制在95℃-110℃,灭菌时间为4-6小时;(6)接种:将灭菌后的料袋放入冷却间冷却,当料袋温度下降到26℃-30℃时就可接种了;接种时,解袋,接种、封口连续进行,整个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智勇郝海江邱廷友
申请(专利权)人:于智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