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79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一放线轴及一收线轴,芯线由放线轴输出,并为收线轴捲收;一组底层缠线单元,含有底层缠线转盘及底层整线眼模,底层缠线转盘为一驱动装置联动旋转,底层缠线转盘上设有多数线轴;以及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各次层缠线单元分别含有一次层转盘及一次层眼模,且令各次层缠线单元的次层转盘为一驱动装置联动旋转,于各次层转盘上,分别设有多数线轴,以分别输出次层缠线材,并令次层缠线材穿经所属层的次层眼模;如是驱转各底层缠线转盘与次层转盘后,便可在芯线的外端形成多层的缠线,以获得良好屏蔽功效,进而提升信号传递品质。

A multilayer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缠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尤指一种可以同向或不同向对一芯线进行多层缠线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让信号线拥有更佳的传输品质,通常会在芯线外围,缠绕用以遮蔽杂信号的屏蔽线层,通常是单层或双层,而用以缠绕屏蔽线的缠线装置,安装有放线轴及收线轴的机台,令芯线由放线轴输出后由收线轴捲收,且在芯线通过的路径中,安装有缠线转盘,在转盘上装置有多数线轴,用以输出屏蔽线,如是当驱转转盘后,各屏蔽线便可以绕著芯线缠绕,完成缠线工作。上述的缠线装置,芯线在一次行程(由放线轴至收线轴)中,只能缠绕单层,当需要在芯线上缠绕多层时,便必须在芯线缠绕完一层后,自收线轴取下后,再放置于放线轴上,重新在重复上述过程一次,以进行第二层的缠线,因此,使缠线装置在进行多层缠绕时,极为费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使用新型有鉴于此,提出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包括:机台,机台上设有一放线轴及一收线轴,令芯线由放线轴输出,并由收线轴捲收;一组底层缠线单元,安装在机台上,含有底层缠线转盘及底层整线眼模,令芯线依序穿出底层缠线转盘与底层整线眼模,底层缠线转盘为一驱动装置联动旋转,底层缠线转盘上设有多数线轴,以分别输出一底层缠线材,并令各底层缠线材穿经底层整线眼模,在驱转底层缠线转盘后,各底层缠线材可缠绕于芯线的外缘;以及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安装在机台上,各次层缠线单元分别含有一次层转盘及一次层眼模,令缠绕有底层缠线材的芯线,依次穿经各次层缠线单元的次层转盘与次层眼模,且令各次层缠线单元的次层转盘被一驱动装置联动旋转,在各次层转盘上,分别设有多数线轴,以分别输出一次层缠线材,并令次层缠线材穿经层的次层眼模,因此驱转各底层缠线转盘与次层转盘后,便可在芯线的外端形成多层的缠线。优选的,所述底层缠线转盘与各次层转盘是依相同方向转动。优选的,所述底层缠线转盘与各次层转盘是依不同方向转动,且相邻的各次层转盘是依不同方向旋转。优选的,所述底层缠线单元的底层缠线转盘与各次层缠线单元的次层转盘的旋转中心,分别在同一轴心线。优选的,所述底层缠线单元有仅只有一组。优选的,所述次层缠线单元包含两组以上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如图1、2或6所示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由于在机台10的放线轴11与收线轴12间,装置有底层缠线单元20及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30,因此当芯线L分别通过底层缠线单元20与各次层缠线单元30后,便可以在芯线L上产生多层的缠线,即当芯线L由放线轴11送出后,在抵达收线轴12前,便已完成多层缠线的作业,一改现有必需经过分次层缠线才得以完成的过程,以大幅降低作业时间,以降低制造成本。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其中底层缠线转盘21与次层转盘31是可以不同速度或不同方向旋转,以产生不同缠线间距或不同缠线方向,以符合需求,而显本技术的机动性。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在机台上,同时设置底层缠线单元20及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30,使芯线L在一次行程中便可以完成多层缠线的作业,以大大降低装置所需空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标示4区域图;图5是图3标示5区域局部剖面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设置于底层缠线转盘线轴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设置于次层转盘线轴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机台;11、放线轴;12收线轴;20、底层缠线单元;21、底层缠线转盘;211、驱动装置;22、底层整线眼模;23、线轴;231、底层缠线材;232、座体;233、轴部;234、导线滚轴;235、线架;235a、导引孔;30、次层缠线单元;311、驱动装置;31、次层转盘;32、次层眼模;33、线轴;L、芯线;331、次层缠线材;332、座体;333、轴部;334、导线滚轴;335、线架;335a、导引孔;R1、R2、R3、转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包括:机台10,机台10上设有一放线轴11及一收线轴12,令一芯线L由放线轴11输出,并由收线轴12捲收;一组底层缠线单元20,安装在机台10上,含有底层缠线转盘21及底层整线眼模22,令芯线L依次穿出底层缠线转盘21与底层整线眼模22,底层缠线转盘21由一驱动装置211联动旋转,于底层缠线转盘21上设有多数线轴23,以分别输出一底层缠线材231,并令各底层缠线材231穿经底层整线眼模22,以于驱转底层缠线转盘21后,各底层缠线材231可缠绕于芯线L的外缘;以及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30,安装在机台10上,各次层缠线单元30分别含有一次层转盘31及一次层眼模32,令缠绕有底层缠线材231的芯线L,依次穿经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与次层眼模32,且令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由一驱动装置311联动旋转,于各次层转盘31上,分别设有多数线轴33,以分别输出一次层缠线材331,并令次层缠线材331穿经该层的次层眼模32,因此在驱转各底层缠线转盘21与次层转盘31后,便可在芯线L的外端,依序缠绕底层缠线材231与次层缠线材331,使芯线L被多层缠线材所包围,以增进屏蔽杂讯干扰,进而提升产品品质。如图3、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当启动底层缠线单元20的底层缠线转盘21旋转,并令芯线L向上通过底层缠线转盘21与底层整线眼模22后,因底层缠线转盘21带动各线轴23绕芯线L旋转,使自各线轴23的底层缠线材231被向上拉出并绞绕于芯线L上,如图4所示。如图3、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当启动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缠线转盘31旋转,并令绞绕有底层缠线材231的芯线L向上通过次层转盘31与次层眼模32后,因次层转盘31带动各线轴33绕芯线L旋转,使自各线轴33的次层缠线材331被向上拉出并绞绕于绞绕在芯线L外的底层缠线材231外层,如图5所示。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其中令底层缠线转盘21转动方向R1与各次层转盘31的转动方向R2,是可依相同方向转动或不同方向转动。如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其中令底层缠线转盘21的转动方向R1与各次层转盘31的转动方向R2、R3,是可依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转动,且相邻的各次层转盘31的转动方向R2、R3,是可依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转动。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其中底层缠线单元20中底层缠线转盘21与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的旋转中心,分别同一轴心线,使底层缠线单元20与各组次层缠线单元30呈上下对正地安装于机台10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仅含有一组次层缠线单元30或含有两组;如图6所示、或三组以上的次层缠线单元30,本技术并不予自限。如图2、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层缠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包括:机台(10),其特征在于:机台上设有放线轴(11)及收线轴(12),令芯线(L)由放线轴(11)输出,并由收线轴(12)捲收;组底层缠线单元(20)安装在机台(10)上,所述底层缠线单元(20)含有底层缠线转盘(21)及底层整线眼模(22),令芯线(L)依次穿出底层缠线转盘(21)与底层整线眼模(22),底层缠线转盘(21)为驱动装置(211)联动旋转,在底层缠线转盘(21)上设有多数线轴(23),以分别输出底层缠线材(231),并令各底层缠线材(231)穿经底层整线眼模(22),驱转底层缠线转盘(21)后,各底层缠线材(231)可缠绕芯线(L)的外缘;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30),安装在机台(10)上,各次层缠线单元(30)分别包括次层转盘(31)及次层眼模(32),令缠绕有底层缠线材(231)的芯线(L),依次穿经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与次层眼模(32),且令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为驱动置(311)联动旋转,在各次层转盘(31)上,分别设有多数线轴(33),以分别输出次层缠线材(331),并令次层缠线材(331)穿经次层眼模(32),如此驱转各底层缠线转盘(21)与次层转盘(31)后,便可在芯线(L)的外端形成多层的缠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包括:机台(10),其特征在于:机台上设有放线轴(11)及收线轴(12),令芯线(L)由放线轴(11)输出,并由收线轴(12)捲收;组底层缠线单元(20)安装在机台(10)上,所述底层缠线单元(20)含有底层缠线转盘(21)及底层整线眼模(22),令芯线(L)依次穿出底层缠线转盘(21)与底层整线眼模(22),底层缠线转盘(21)为驱动装置(211)联动旋转,在底层缠线转盘(21)上设有多数线轴(23),以分别输出底层缠线材(231),并令各底层缠线材(231)穿经底层整线眼模(22),驱转底层缠线转盘(21)后,各底层缠线材(231)可缠绕芯线(L)的外缘;至少一组次层缠线单元(30),安装在机台(10)上,各次层缠线单元(30)分别包括次层转盘(31)及次层眼模(32),令缠绕有底层缠线材(231)的芯线(L),依次穿经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与次层眼模(32),且令各次层缠线单元(30)的次层转盘(31)为驱动置(311)联动旋转,在各次层转盘(31)上,分别设有多数线轴(33),以分别输出次层缠线材(331),并令次层缠线材(331)穿经次层眼模(32),如此驱转各底层缠线转盘(21)与次层转盘(31)后,便可在芯线(L)的外端形成多层的缠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缠线转盘(21)的转动方向与各次层转盘(31)的转动方向,是依相同方向转动或不同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景敏黄钦雄黄钦基刘永灿邹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建玮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