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447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包括推进模块,行走模块;推进模块的两端均设有行走模块;行走模块包括架体,转动式安装在架体内部的双向螺杆,旋在双向螺杆一端的头螺母,旋在双向螺杆另一端的尾螺母,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剪状撑臂组件;剪状撑臂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臂和第二撑臂,第一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头螺母上,第一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第二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尾螺母上,第二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该蠕动式移动机构能在管道内行走,属于管道内行走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内行走的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生活中、工业上的管道随处可见,比如通风管道、排污管道、煤气管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等等,人们经常需要对这些管道进行清洁、探测、检修等工作,而管道一般具有管径小,管道长的特点,不适合由人去进行这些工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在管道内易于移动的机构,然后在该机构上装载其他部件来完成清洁、探测、检修等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该蠕动式移动机构能在管道内行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包括推进模块,行走模块;推进模块的两端均设有行走模块;行走模块包括架体,转动式安装在架体内部的双向螺杆,旋在双向螺杆一端的头螺母,旋在双向螺杆另一端的尾螺母,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剪状撑臂组件;剪状撑臂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臂和第二撑臂,第一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头螺母上,第一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第二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尾螺母上,第二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进一步的是: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模块,行走模块;推进模块的两端均设有行走模块;行走模块包括架体,转动式安装在架体内部的双向螺杆,旋在双向螺杆一端的头螺母,旋在双向螺杆另一端的尾螺母,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剪状撑臂组件;剪状撑臂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臂和第二撑臂,第一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头螺母上,第一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第二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尾螺母上,第二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模块,行走模块;推进模块的两端均设有行走模块;行走模块包括架体,转动式安装在架体内部的双向螺杆,旋在双向螺杆一端的头螺母,旋在双向螺杆另一端的尾螺母,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剪状撑臂组件;剪状撑臂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撑臂和第二撑臂,第一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头螺母上,第一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第二撑臂的一端铰接在尾螺母上,第二撑臂的另一端通过弹性球与管道内壁相接触。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推进模块包括第一电机,单向螺杆,连接架,设置在连接架内部的驱动螺母,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驱动螺母旋在单向螺杆上,第一万向节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行走模块的架体上,第一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架上,第一电机安装在另一个行走模块的架体上,第二万向节的一端连接在单向螺杆上,第二万向节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架体包括头部平板,尾部平板,连接头部平板和尾部平板的连接框;连接框内设有用于剪状撑臂组件做张开与闭合动作的条状槽口,相互铰接的第一撑臂和第二撑臂穿过条状槽口。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模块还包括用于驱动双向螺杆旋转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安装在架体上。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内蠕动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模块还包括多组接触反馈组件,第一撑臂的端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炜谭嘉浩李嘉锐黄浩翔吴伟铨黄显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