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座椅在碰撞中下潜的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下潜座椅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下潜是指座椅在碰撞过程中前高调连接臂的旋转现象,前端向下位移量超标时座椅会向前翻转,会显著提高对乘员前部的冲击力,增加了乘员的风险。汽车座椅基本功能是保持驾驶员及成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已调整好的身体姿态,同时为了匹配不同身高人群的视野需求(基本要覆盖5%-95%人群),座椅的高度需要调节,这种调高功能绝大多数是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的,在碰撞过程中,人体向前冲,座椅前端受到巨大的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四连杆机构前端下侧的两个旋转副旋转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前碰过程中人体向下的位移量超标,改变了人体的姿态,影响驾驶员及乘客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座椅在碰撞中下潜的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在前连接架上设置了一向内的翻边干涉前连接臂的转动极限位置,能有效的遏制座椅在碰撞过程中前连接臂的过量旋转现象,实测测试原有支架下潜量60mm时增加本翻边后降低为50mm,有效解决了座椅在碰撞过程中前端向下位移量超标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座椅在碰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座椅在碰撞中下潜的支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滑道(1)、滑轨(2)和坐垫骨架总成(3),所述滑轨(2)在滑道(1)内滑动构成移动副;所述滑轨(2)的两端分别固定装有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5),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的两端分别通过前连接臂(6)和后连接臂(7)与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5)铰接相连;坐垫骨架总成(3)、前连接架(4)、后连接架(5)、前连接臂(6)和后连接臂(7)构成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中至少有一个部件设置有向内的翻边(8),当坐垫骨架总成(3)向下运动时所述翻边(8)限制前连接臂(6)的极限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座椅在碰撞中下潜的支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滑道(1)、滑轨(2)和坐垫骨架总成(3),所述滑轨(2)在滑道(1)内滑动构成移动副;所述滑轨(2)的两端分别固定装有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5),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的两端分别通过前连接臂(6)和后连接臂(7)与前连接架(4)和后连接架(5)铰接相连;坐垫骨架总成(3)、前连接架(4)、后连接架(5)、前连接臂(6)和后连接臂(7)构成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中至少有一个部件设置有向内的翻边(8),当坐垫骨架总成(3)向下运动时所述翻边(8)限制前连接臂(6)的极限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张正杰,王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