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义齿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CAD/CAM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手工修复方式,口腔CAD/CAM技术显著地降低了牙科技师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修复效率,具备更加优良的修复质量,同时满足了个性化修复体的设计需求。在口腔临床修复中,当牙齿颌面存在严重缺损的时候,需要用全冠进行修复。全冠是一种覆盖全部牙齿表面的修复体,用来替代颌面完全破损的患牙。全冠的数字化设计包含两个部分:内表面的设计和外表面的设计。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是全冠修复体与待修复牙齿邻牙、对颌牙咬合状态时的接触面,应当保证足够的支撑强度,同时需要保留绝大部分标准牙的颌面形态。如果全冠修复体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修复体厚度无法满足支撑强度的要求,在承受较大咬合力时,极易导致全冠修复体损坏,这会影响到患者佩戴修复体的舒适度,对牙龈健康也会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在全冠设计中,外表面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外表面时,在保证足够支撑强度的同时应当保留绝大部分标准牙的颌面形态。但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当前修复模型的同名标准冠作为基准,从数据库中导入同名的标准冠模型;对标准冠模型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进行编辑处理;对编辑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进行动态裁剪处理;根据裁剪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生成过渡网格曲面;根据过渡网格曲面,对外表面进行特定变形处理,得到全冠修复体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当前修复模型的同名标准冠作为基准,从数据库中导入同名的标准冠模型;对标准冠模型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进行编辑处理;对编辑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进行动态裁剪处理;根据裁剪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生成过渡网格曲面;根据过渡网格曲面,对外表面进行特定变形处理,得到全冠修复体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标准冠模型进行预处理,其具体包括:根据预备体模型的坐标信息,对标准冠模型进行定位处理;获取预备体模型的信息,并对标准冠模型进行自适应变形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备体模型的坐标信息,对标准冠模型进行定位处理,其具体包括:输入预备体模型和邻牙模型数据,并在预备体模型上选择唇侧中间部位作为定位标志点;通过颈缘线裁剪得到预备体组织面,并沿顶点法矢方向按预设的距离向外偏置,得到内表面模型;计算内表面模型的中心点,将定位标志点投影到穿越中心点且与Z轴平行的直线上,以定位标志点和投影点构造的矢量作为Y轴方向;将导入的标准冠模型通过平移变换使标准冠模型的中心点和内表面模型的中心点重合,然后通过旋转变换使标准冠模型附加的Z轴和Y轴与内表面模型的Z轴和Y轴重合,完成模型的自动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预备体模型的信息,并对标准冠模型进行自适应变形处理,其具体包括:根据预备体模型的坐标方向,获取左右邻牙模型及标准冠模型的外形高点;根据左右邻牙的外形高点求得修复模型尺寸,并根据标准冠模型的外形高点求得标准冠模型尺寸,进而比较修复模型与标准冠模型的尺寸,计算出标准冠模型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缩放比例;根据计算得出的缩放比例,对标准冠模型进行缩放变形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编辑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进行动态裁剪处理,其具体包括:根据标准冠模型和内表面模型,计算裁剪界限;根据裁剪界限,对标准冠模型在裁剪界限以下的部分进行裁剪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冠修复体外表面数字化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裁剪处理后的标准冠模型,生成过渡网格曲面,其具体包括:将内表面模型的边界环hoop0{P10,P20,…,Pn0}按照预设角度α向外偏置预设的最小厚度h得到偏置后的封闭环hoop1{P11,P21,…,Pn1};对标准冠模型的边界环hoop2进行均匀采样,并在封闭环hoop1中采用平面截交法计算与标准冠模型的边界环h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沈永辉,高键,夏鸿建,马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