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lifting type protection close door of fast track traffic engineer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rapid rail traffic engineer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door body, a hoisting lifting device, baffle carriage system and guide wheel device, extrusion wheel system, a pressing mechanism, a sealing device, discharge valve device, drain baffle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the door body comprises a door leaf and a door frame; a hoisting device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up and landing door control; hoisting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oor leaf through the wire rope, winch type and the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baffle baffle trolley system, vehicle system under the pressure mechanism; the guide wheel device comprises a lateral side guide wheel and guide wheel; extrusion wheel system by extrusion wheel and extrusion wheel inclined block matched with each other; drain valve device set in the door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rainage ditch; the baffl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电动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防隔断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地铁降落式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属于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防护
技术介绍
地铁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工程平时是地下交通干线,战时既是城市人民防空的疏散干道,又可以作为人员掩蔽部,在遭受核武器、化学武器、常规武器袭击时和洪水灾害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具有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防护能力。平时各个车站由区间隧道相互连通,战时或洪水泛滥时,设置能同时能够承受冲击波荷载和阻止洪水的隔断门将车站之间的隧道隔断,形成相互独立的防护单元。设防后的地下铁道是由许多车站通过隧道连接而成的大型防护工程。为保证战时或洪水灾害时当一个车站防护功能丧失的情况下不影响相邻车站防护功能的发挥,需要在车站之间的隧道中设置能够分别承受冲击波荷载和水头压力的防淹防护密闭隔断门,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要求,需要在过江隧道两端设置防淹门,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现有隔断门有的只具备防护密闭功能、不具备防淹功能,有的只具备防淹功能、不能满足密闭要求,有的虽然具备防 ...
【技术保护点】
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电动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本体、卷扬式启闭装置(15)、挡板小车系统(14)、导向轮装置、挤压轮系统(37)、下压机构、密封装置、泄水阀装置(27)、排水沟挡板(28)以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所述门本体包括门扇(1)和门框(2);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用于控制所述门扇(1)的上升及降落;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通过钢丝绳与门扇(1)连接,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与门扇(1)间还设置有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由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下压机构置于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上;所述导向轮装置包括设置于门扇前后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电动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本体、卷扬式启闭装置(15)、挡板小车系统(14)、导向轮装置、挤压轮系统(37)、下压机构、密封装置、泄水阀装置(27)、排水沟挡板(28)以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其中,所述门本体包括门扇(1)和门框(2);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用于控制所述门扇(1)的上升及降落;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通过钢丝绳与门扇(1)连接,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与门扇(1)间还设置有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由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下压机构置于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上;所述导向轮装置包括设置于门扇前后外侧的外侧导向轮(6)以及门扇(1)左右侧面的侧面导向轮(7),用于与所述门框(2)配合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挤压轮系统(37)由挤压轮(35)和挤压轮斜块(38)相互配合构成,所述挤压轮(35)和挤压轮斜块(38)分别错位布置在所述门扇(1)和所述门框(2)上;所述泄水阀装置(27)设置于门扇(1)中下部;所述排水沟挡板(28)设置于所述门扇(1)底部;所述电气控制系统与门扇(1)上的行程开关(8)以及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15)和所述挡板小车系统(14)连接,用于监视开关到位的状态信号、控制门扇(1)和挡板小车系统(14)的驱动;所述卷扬式启闭装置包括左卷筒装置(101)、右卷筒装置(102)、手动离合保护装置(104)、起升电机(105)、交流制动器(106)、调速器(107)、减速器(108)、传动轴(109)、刚性联轴器(1010)、复合式行程测控装置(1011)、小齿轮(1012)、低速端安全保护装置(1013)、大齿轮(1014)、手摇装置(1015)、吊板滑轮装置(155)、吊钩装置(159)和绳索;其中,所述减速器(108)的一端穿设有传动轴(109),多根传动轴(109)之间通过刚性联轴器(1010)轴向连接为一体,所述传动轴(109)两端均设置有小齿轮(1012),小齿轮(1012)与大齿轮(1014)啮合,所述大齿轮(1014)又分别与左卷筒装置(101)以及右卷筒装置(102)相连接;所述大齿轮(1014)一侧均设置有低速端安全保护装置(1013);所述减速器(108)的另一端还轴向设置有手动离合保护装置(104)、起升电机(105)、交流制动器(106)、调速器(107)以及手摇装置(1015);所述手摇装置(1015)、手动离合保护装置(104)、起升电机(105)、交流制动器(106)依次轴向连接设置在所述减速器(108)的左侧,所述调速器(107)轴向设置在所述减速器(108)的右侧;所述手摇装置(1015)上设置有安全部手柄(103)、手摇安全手动离合和手摇安全互锁装置;左卷筒装置(101)以及右卷筒装置(102)上绕制的绳索向上绕过吊板滑轮装置(155)后与下部的吊钩装置(159)相连,吊钩装置(159)与门扇(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圣伟,王阳明,农兴中,刘鑫美,何治新,饶美婉,史海欧,邓剑荣,曾程亮,秦伟民,舒骆鹏,卢昌仪,崔艳斌,张建伟,贾彦明,郑翔,解峰,张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