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最终接头整体精确调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最终接头整体精确调位方法。
技术介绍
沉管法隧道施工,就是把在半潜驳或者干坞内预制好的隧道沉箱分别浮运到预定位置沉放对接,为使最后一节管段的沉放顺利必须留有长于该管段的距离空间,该余下距离空间所沉放对接的管段即视为最终接头,即隧道连接的两端均沉管施工,并在海中对接合拢,最后的合拢管段即为最终接头。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建设,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困难,面临着复杂的波浪和海流等海洋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由于海底隧道修建过程中最终接头的对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海底隧道能否贯通以及海底隧道能否到达设计使用寿命,另外海底隧道建成后,地基每年随地质活动以及水流运动发生偏移,因此最终接头与两侧沉管位置的偏差控制越小,最终接头的对接质量越好。在最终接头与其两侧的沉管初次对接后,最终接头和沉管各自的端封门间形成接合腔,对接合腔内排水,以便后续管内施工,排水后检测最终接头的最后的位置与两侧沉管的位置存不存在偏差,如若存在偏差且该偏差的值大于设计允许的误差值,后续水下维护和调节非常麻烦,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最终接头整体精确调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最终接头(1)与沉管(2)的接合腔(6)中注水;B、向所述接合腔(6)中加压,使所述接合腔(6)中水压等于管节外部海水压力;C、开启顶推小梁(11)上的通海阀门,使所述接合腔(6)中水与外部海水连通;D、所述顶推小梁(11)脱开所述沉管(2)端面并回收;E、调节导向杆(41)在导向托架(42)凹槽中的位置,完成所述最终接头(1)相对所述沉管(2)的横向位置的调节;F、待所述最终接头(1)横向位置调节到位后,液压千斤顶(43)顶出并接触对应的所述沉管(2)端面,将所述最终接头(1)与两节所述沉管(2)调整平齐;G、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最终接头整体精确调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最终接头(1)与沉管(2)的接合腔(6)中注水;B、向所述接合腔(6)中加压,使所述接合腔(6)中水压等于管节外部海水压力;C、开启顶推小梁(11)上的通海阀门,使所述接合腔(6)中水与外部海水连通;D、所述顶推小梁(11)脱开所述沉管(2)端面并回收;E、调节导向杆(41)在导向托架(42)凹槽中的位置,完成所述最终接头(1)相对所述沉管(2)的横向位置的调节;F、待所述最终接头(1)横向位置调节到位后,液压千斤顶(43)顶出并接触对应的所述沉管(2)端面,将所述最终接头(1)与两节所述沉管(2)调整平齐;G、一侧所述液压千斤顶(43)顶推所述沉管(2)端面,另一侧的所述液压千斤顶(43)相应同步收缩,完成所述最终接头(1)相对所述沉管(2)的纵向位置的调节以符合间距大小精度要求;H、所述顶推小梁(11)重新顶推止水带(3)紧密贴合于所述沉管(2)端面,重新形成所述接合腔(6),隔离管节内外海水;I、对所述接合腔(6)排水;J、所述接合腔(6)排水后检测所述最终接头(1)相对两侧所述沉管(2)位置的偏差值,所述偏差值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完成所述最终接头(1)整体调位,所述偏差值大于所述设计允许误差范围,执行所述步骤A-J。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终接头整体精确调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D后,吊运设备起吊所述最终接头(1),所述最终接头(1)不离开基床,再执行所述步骤E。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终接头整体精确调位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鸣,李一勇,宿发强,岳远征,王强,宁进进,汤慧驰,韩小锐,伍绍博,苏怀平,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