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60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沉淀池、蓄水池和控制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和水位监测器,且所述沉淀池通过连接水管与渗水管相连接,且所述沉淀池和渗水管之间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的上端安装有开关阀,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开关阀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器相连接。该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渗水管收集水分,沉淀池内进行沉淀过滤,通过滤网再次过滤进入到蓄水池中,渗水管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积淀堵塞,因此,利用水泵抽取水分对渗水管进行疏通,保证水分回收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易于操作,使用简单安全。

A reutilization device for irrigation and recycling of garden irrig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arden irrigation water recycling device, including sedimentation tank, storage tank and controller, the inside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layer and a water level monitor,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water infiltration pipe is connected,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water pump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water infiltration. A connecting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servoir and sedimentation tank, and the upper connecting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switch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water level monitor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The unit of the garden irrigation water recycling, water seepage water collecting tank, sedimentation filtration, through the filter into the water again, water infiltration pipe used for a long time may cause accumulation of clogging, therefore, the water infiltration pipe dredge pump using water extraction, to ensure the normal water recycl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simple and saf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水资源是指供人类直接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指陆地的地表水和各种地下水的浅层部分,通常以淡水水体的年补充量作为水资源的定量标准,如用河川年径流量表示地表水资源量,用含水层补给量表示地下水资源量,也有人将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节约用水是世界性长久课题,因为我国人口大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大国,虽然不像非洲和西亚那样极度缺水,但水资源与十几亿人口的极端不对称,已经使得水资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国家各级部门重视,目前在进行花园浇灌时,由于浇灌水量大,浇灌过后会积流下一定的水分,这些水分不能回收再利用,会造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沉淀池、蓄水池和控制器,所述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和水位监测器,且所述沉淀池通过连接水管与渗水管相连接,且所述沉淀池和渗水管之间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的上端安装有开关阀,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开关阀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内置有ARM单片机或PIC单片机。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和蓄水池之间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孔,且所述过滤孔为V形设置。优选的,所述渗水管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止回阀和压力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利用渗水管进行多余水分的渗透收集,再通过连接水管进入到沉淀池内进行沉淀过滤,然后通过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进行再次过滤进入到蓄水池中,进行回收再利用,渗水管由于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泥土等积淀并堵塞因此,在渗水管和沉淀池之间安装有水泵,利用水泵抽取水分对渗水管进行疏通,保证水分回收的正常进行。本技术结构新颖,易于操作,使用简单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淀池、2蓄水池、3渗水管、4过滤层、5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第三滤网、8开关阀、9连接水管、10水泵、11止回阀、12压力表、13过滤孔、14水位监测器、1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沉淀池1、蓄水池2和控制器15,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4和水位监测器14,且所述沉淀池1通过连接水管9与渗水管3相连接,且所述沉淀池1和渗水管3之间安装有水泵10,所述蓄水池2和沉淀池1之间设置有连接水管9,且连接水管9的上端安装有开关阀8,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开关阀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器14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4内置有ARM单片机或PIC单片机,控制开关阀8。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1和蓄水池2之间设置有第一滤网5、第二滤网6和第三滤网7,用于进一步过滤收集的浇灌水中的泥土等杂物。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孔13,且所述过滤孔13为V形设置,用于过滤泥土,且V形结构更利于过滤沉淀泥土。进一步的,所述渗水管3和沉淀池1之间设置有止回阀11和压力表12,放置水分回流。该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利用渗水管3进行多余水分的渗透收集,再通过连接水管9进入到沉淀池1内进行沉淀过滤,然后通过第一滤网5、第二滤网6和第三滤网7进行再次过滤进入到蓄水池2中,进行回收再利用,渗水管3由于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泥土等积淀并堵塞,因此,在渗水管3和沉淀池1之间安装有水泵10,利用水泵10抽取水分对渗水管3进行疏通,保证水分回收的正常进行。本技术结构新颖,易于操作,使用简单安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沉淀池(1)、蓄水池(2)和控制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4)和水位监测器(14),且所述沉淀池(1)通过连接水管(9)与渗水管(3)相连接,且所述沉淀池(1)和渗水管(3)之间安装有水泵(10),所述蓄水池(2)和沉淀池(1)之间设置有连接水管(9),且连接水管(9)的上端安装有开关阀(8),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开关阀(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器(1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园浇灌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沉淀池(1)、蓄水池(2)和控制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层(4)和水位监测器(14),且所述沉淀池(1)通过连接水管(9)与渗水管(3)相连接,且所述沉淀池(1)和渗水管(3)之间安装有水泵(10),所述蓄水池(2)和沉淀池(1)之间设置有连接水管(9),且连接水管(9)的上端安装有开关阀(8),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开关阀(8)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器(1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园浇灌水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隆河兰旭林华初许灿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嘉波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