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铜及非贵金属的枝杈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枝杈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具有枝杈状结构的金属纳米材料能够提供大的比表面积,增加金属颗粒的活性位点,枝杈状结构还能够分散金属颗粒,阻止金属颗粒团聚,从而提高金属颗粒的利用率。鉴于以上优点枝杈状结构金属纳米材料在催化、电化学、光学等领域具有诸多应用。目前关于枝杈状金属纳米材料的报道中,其金属元素多数为单金属或非贵金属与贵金属的组合,而对于非贵金属之间反应得到枝杈状结构的报道相对较少。浸渍法是制备树枝状单金属纳米结构常用的方法之一。Priecel等采用浸渍法合成了金树枝状纳米材料。由于贵金属价格昂贵,制备过程操作复杂,条件较为苛刻,从而限制了它的大量生产。Jo等采用电置换反应,成功合成Pd-Ag双金属树突结构。采用该方法合成Pd-Ag双金属树突结构反应过程复杂且很难精确控制生成物成分。王新军课题组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铜、银及其合金树枝状纳米材料(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类号O614)。该方法的反应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均对材料结构有影响,需要严格控制。目前,合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铜及非贵金属的枝杈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淀粉加入到水溶液中,放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油浴锅里搅拌,升温到90‑120℃保温15‑40分钟,降到室温;其中,每100毫升水加1‑3克可溶性淀粉,(2)取步骤(1)得到的淀粉溶液,向其中加入铜前驱体,使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为3.79‑18.22 mM;然后加入非贵金属的前驱体,使此时溶液中非贵金属总离子浓度为3.93‑19.92 mM,25℃下超声分散5‑10分钟,得到均一的反应体系溶液;其中,摩尔比铜离子:非贵金属离子=1~5:5~1;所述的铜前驱体为可溶性铜盐;所述的非贵金属前驱体为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铜及非贵金属的枝杈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溶性淀粉加入到水溶液中,放入带有冷凝回流装置的油浴锅里搅拌,升温到90-120℃保温15-40分钟,降到室温;其中,每100毫升水加1-3克可溶性淀粉,(2)取步骤(1)得到的淀粉溶液,向其中加入铜前驱体,使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为3.79-18.22mM;然后加入非贵金属的前驱体,使此时溶液中非贵金属总离子浓度为3.93-19.92mM,25℃下超声分散5-10分钟,得到均一的反应体系溶液;其中,摩尔比铜离子:非贵金属离子=1~5:5~1;所述的铜前驱体为可溶性铜盐;所述的非贵金属前驱体为非贵金属的氯化物、硝酸盐、醋酸盐或硫酸盐,所述的非贵金属为Ni、Co、Fe、Zn、Cd或Cr;(3)向步骤(2)所得的反应体系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其中,每10mL溶液加入0.002-0.004g硼氢化钠;(4)将步骤(3)反应后的溶液于室温下离心分离,而后去除上清液,沉淀物经去离子水洗涤,冷冻干燥后得枝杈状的纳米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婧,桑琬璐,李兰兰,王晨阳,于晓飞,赵建玲,王西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