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良倩专利>正文

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49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由外炉体与内炉体组成,所述外炉体与内炉体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保温棉,所述外炉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耐火保温砖块,所述锅炉本体底部设有出火套筒,所述出火套筒下方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上安装有燃烧器,且所述出火套筒与燃烧器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出火套筒上方设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上方设有多组热效传输体,每组热效传输体设有六个,且六个热效传输体以内炉体底面为基准呈等弧度设置,所述热效传输体之间设有热水室,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热水室贯通连接,热效传输体呈等弧度设置,使热水室的外周立面受热更加均匀。

A honeycomb type heat transfer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属于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目前,伴随着新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锅炉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可以生产多种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锅炉,已成为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目前的锅炉,结构复杂,使用中大量的热量通过外壳散失掉,从而造成锅炉的能量损耗较大,保温时间不够,而且在对锅炉加热时,都是从锅炉底部开始加热,上部的立面没有直接被加热,导致加热时间较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通过在外炉体与内炉体之间的缝隙内填充保温棉,并在外炉体的内炉壁面上设置耐火保温砖块,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充分保证锅炉产生的热量不通过锅炉体流失,节能效果好,将热水室放在炉体内,出火套筒的上方,出火套筒内的火源产生的热量和热水室的底面充分接触,然后剩余的热量从支撑网散出,和热水室的外周立面充分接触,将大量的热量传递给热水室,热效传输体的设置,传递速度快,能耗低,无毒、无腐蚀、无放射性,从而使得热水室加热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热效传输体呈等弧度设置,使热水室的外周立面受热更加均匀,缩短加热时间,迅速提升水的温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由外炉体与内炉体组成,所述外炉体与内炉体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保温棉,所述外炉体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耐火保温砖块,所述锅炉本体底部设有出火套筒,所述出火套筒下方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上安装有燃烧器,且所述出火套筒与燃烧器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出火套筒上方设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上方设有多组热效传输体,每组热效传输体设有六个,且六个热效传输体以内炉体底面为基准呈等弧度设置,所述热效传输体之间设有热水室,所述锅炉本体顶部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均与热水室贯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热效传输体采用铝合金制成,所述热效传输体的一端与内炉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热效传输体另一端与热水室内部的储液完全接触。进一步而言,所述保温棉采用耐高温岩棉,所述耐火保温砖块主要采用石英轻质材料制成。进一步而言,所述锅炉本体一侧设有出烟筒。进一步而言,所述锅炉本体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个数设有三个,呈等弧度设置。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外炉体与内炉体之间的缝隙内填充保温棉,并在外炉体的内炉壁面上设置耐火保温砖块,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充分保证锅炉产生的热量不通过锅炉体流失,节能效果好,将热水室放在炉体内,出火套筒的上方,出火套筒内的火源产生的热量和热水室的底面充分接触,然后剩余的热量从支撑网散出,和热水室的外周立面充分接触,将大量的热量传递给热水室,热效传输体的设置,传递速度快,能耗低,无毒、无腐蚀、无放射性,从而使得热水室加热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热效传输体呈等弧度设置,使热水室的外周立面受热更加均匀,缩短加热时间,迅速提升水的温度,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热水室内腔结构俯视图。图中标号:1、锅炉本体;2、外炉体;3、内炉体;4、保温棉;5、耐火保温砖块;6、出火套筒;7、支撑架;8、燃烧器;9、支撑网;10、热效传输体;11、热水室;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出烟筒;15、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所述锅炉本体1由外炉体2与内炉体3组成,所述外炉体2与内炉体3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保温棉4,所述外炉体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耐火保温砖块5,所述锅炉本体1底部设有出火套筒6,所述出火套筒6下方设有支撑架7,且支撑架7上安装有燃烧器8,且所述出火套筒6与燃烧器8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出火套筒6上方设有支撑网9,所述支撑网9上方设有多组热效传输体10,每组热效传输体10设有六个,且六个热效传输体10以内炉体3底面为基准呈等弧度设置,所述热效传输体10之间设有热水室11,所述锅炉本体1顶部设有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且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均与热水室11贯通连接。所述热效传输体10采用铝合金制成,耐高温,导热效果好,所述热效传输体10的一端与内炉体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热效传输体10另一端与热水室11内部的储液完全接触,所述保温棉4采用耐高温岩棉,保温效果好,所述耐火保温砖块5主要采用石英轻质材料制成,耐高温,保温性能优异,所述锅炉本体1一侧设有出烟筒14,便于烟气的排放,所述锅炉本体1底部设有支撑腿15,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支撑腿15的个数设有三个,呈等弧度设置,稳定性好。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水口12往热水室11中送入冷水,往燃烧器8中送料燃烧,出火套筒6出火,出火套筒6内的火源产生的热量和热水室11的底面充分接触,然后剩余的热量从支撑网9散出,和热水室11的外周立面充分接触,将大量的热量传递给热水室11,热效传输体10的设置,传递速度快,能耗低,无毒、无腐蚀、无放射性,从而使得热水室11加热效率大幅提升,同时热效传输体10呈等弧度设置,使热水室11的外周立面受热更加均匀,缩短加热时间,迅速提升水的温度,通过在外炉体2与内炉体3之间的缝隙内填充保温棉4,并在外炉体2的内炉壁面上设置耐火保温砖块5,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充分保证锅炉产生的热量不通过锅炉体流失,节能效果好,加热好后,通过出水口13处热水,产生的烟气从出烟筒14排出。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由外炉体(2)与内炉体(3)组成,所述外炉体(2)与内炉体(3)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保温棉(4),所述外炉体(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耐火保温砖块(5),所述锅炉本体(1)底部设有出火套筒(6),所述出火套筒(6)下方设有支撑架(7),且支撑架(7)上安装有燃烧器(8),且所述出火套筒(6)与燃烧器(8)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出火套筒(6)上方设有支撑网(9),所述支撑网(9)上方设有多组热效传输体(10),每组热效传输体(10)设有六个,且六个热效传输体(10)以内炉体(3)底面为基准呈等弧度设置,所述热效传输体(10)之间设有热水室(11),所述锅炉本体(1)顶部设有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且进水口(12)与出水口(13)均与热水室(11)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热传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由外炉体(2)与内炉体(3)组成,所述外炉体(2)与内炉体(3)之间的缝隙填充有保温棉(4),所述外炉体(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耐火保温砖块(5),所述锅炉本体(1)底部设有出火套筒(6),所述出火套筒(6)下方设有支撑架(7),且支撑架(7)上安装有燃烧器(8),且所述出火套筒(6)与燃烧器(8)的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出火套筒(6)上方设有支撑网(9),所述支撑网(9)上方设有多组热效传输体(10),每组热效传输体(10)设有六个,且六个热效传输体(10)以内炉体(3)底面为基准呈等弧度设置,所述热效传输体(10)之间设有热水室(11),所述锅炉本体(1)顶部设有进水口(1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良倩
申请(专利权)人:郑良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