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31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包括竖向隔板、斜隔板、连接底板和箱体;箱体的上、下部设计有进油孔和出油口,在箱体侧壁的内部设有竖向隔板,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形成槽,各个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有间隙,各个槽在箱体底部相互连通;在竖向隔板的内侧设有斜隔板,多个斜隔板之间形成迷道;对于低密度杂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会被齿轮甩到油箱的顶面,顺着箱体内壁,掉入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槽中,该杂质不再有机会参与减速器的润滑;对于高密度杂质,在自重的作用下,会沿着斜隔板,自动掉落到迷道的底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掉入迷道底部的杂质,停留在油箱底部,很难再从迷道底部跑出来参与润滑。

Splash lubrication self cleaning reducer oil tan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lash lubrication self cleaning tank reducer, including vertical plate, inclined baffle, connection plat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box body; and an oil inlet hole and an oil outlet, a vertical baffle inside the side wall of the housing, between vertical clapboard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shaped groove gap each partition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e groove is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with inclined baffle inside vertical baffle, the formation of many road between a plurality of inclined baffle; for low density impurities, in the process of splash lubrication in gear will be thrown to the top surface of the oil tank, alo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x body, between the fall the vertical baffl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box slot and the impurities no longer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lubrication of gear reducer; for high density impurities, under the action of self weight, along the inclined baffle, automatically fall into the bottom of the maze In the process of splashing lubrication, the impurities that fall into the bottom of the fan track stay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un out of the bottom of the fan and take part in the lubr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属于机械润滑的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飞溅润滑的减速器由于其工作可靠、稳定而在高速列车、机床等现代机械中被广泛的应用。在减速器的工作过程中,齿轮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磨损、点蚀等失效形式。这些问题的出现一部分归咎于轮齿之间的啮合载荷,另一部分则是油的品质。目前,广泛采用的润滑方式是飞溅润滑,由于润滑油中含有杂质,加之机械磨损产生的金属小颗粒,在对齿轮进行润滑的过程中,杂质则会破坏油膜,使齿轮齿面磨损加剧、形成齿面点蚀、结合面产生划伤等,降低齿轮的使用寿命。传统的除杂办法是加净化装置,这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油中的杂质,保证了油的品质,但却加大了成本,降低了减速器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保证油箱原本结构的基础上,在箱体内部增加隔板,利用油和杂质密度的差异,让杂质自动离开飞溅润滑的工作区,以达到自清洁的目的;润滑油中的杂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密度比润滑油低的杂质,主要有轻油等;而另一类是密度比润滑油高的杂质,如泥砂、尘土、铁屑、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润滑油的有机金属盐,它们的密度要高于润滑油的密度。本专利技术就是采用浮力原理除去飞溅润滑油中的杂质,提高减速器的寿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包括竖向隔板、斜隔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下部分分别设计有进油孔和出油口,在箱体侧壁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成一体的竖向隔板,所述的竖向隔板与所述的箱体侧壁之间形成槽,各个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有间隙,各个槽在箱体底部相互连通;在所述的竖向隔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按照设定角度倾斜的斜隔板,多个斜隔板之间形成迷道;在所述箱体底部由倾斜面形成的凹槽;在充满一定量的润滑油的油箱中,对于低密度的杂质,往往会在润滑油液面的顶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会被齿轮甩到油箱的顶面,顺着内壁,掉入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槽中,浮在该槽的顶面,由于竖向隔板之间焊缝没有渗漏,隔板底部处处连通,该杂质不再有机会参与减速器的润滑;对于高密度的杂质,在自重的作用下,会沿着斜面,自动掉落到迷道的底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掉入迷道底部的杂质,停留在油箱底部,很难再从迷道底部跑出来参与润滑。停留在油箱底部的含有杂质的润滑油会顺着底部倾斜面滚滑到放油塞处,定期打开油塞,将杂质放出,使真正参与工作的润滑油,是比较洁净润滑油。进一步的,所述的竖向隔板布置成“井”字型焊接,在竖向隔板形成的“井”字型交叉处底部设有四块连接底板,四块连接底板上的螺钉孔用于和油箱底板连接的,保持整个减速器油箱底部中的润滑油处于连通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的竖向隔板以及斜隔板的底部距离减速器油箱底板有20~50毫米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的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距离在20~100毫米,竖向隔板高于润滑油液面50~120毫米,这样既保证溅起的油能顺利进入工作区,也不会造成油箱体积的过分增大,使通过飞溅润滑甩到油箱顶部的低密度的杂质顺油箱内壁板掉入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槽中,由于竖向隔板之间焊缝没有渗漏,隔板底部通过连接底板处处连通,该低密度的杂质浮在该槽的顶面,不再有机会流入飞溅区参与减速器的润滑。进一步的,所述的竖向隔板以及斜隔板一般为表面光滑的不锈钢,厚度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的斜隔板包括多个,多个斜隔板在两个相对的竖向隔板内侧沿着竖直方向交替设置,相邻斜隔板形成的间隙位于油箱的中间位置或者侧面,多个斜隔板形成迷道,使掉入迷道中的高密度的颗粒或杂质不再有机会参与减速器的润滑。进一步的,位于最上方的斜隔板的长度要超过齿轮啮合位置垂直面一定距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隔板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斜隔板包括短斜隔板和长斜隔板,所述的长斜隔板位于最底层,短斜隔板交替设置在长斜隔板的上方;相邻斜隔板之间的最近处距离在20~50毫米,先让高密度的杂质从油箱中部的短斜隔板间隙中掉入长斜隔板中,再从长斜隔板掉入油箱底部的间隙里,定期放掉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斜隔板与水平面方向之间的夹角一般在15°~30°即可,这样既保证润滑油中的杂质能够顺利的沿着斜隔板在自重作用下滚滑到油箱的底部,也可以防止已经沉入到油箱底部的杂质被齿轮旋转时产生的涡流带到上层干净的油层中。进一步的,所述竖向隔板以及斜隔板可以采用整体焊接方式,焊接在减速器油箱的下部;也可以先焊好所有竖向隔板、连接底板以及倾斜一定角度的斜隔板,然后通过连接底板上的螺钉孔用螺钉连接到减速器油箱的底部,拆洗方便,注意所有竖向隔板之间的焊缝不能有渗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在不改变油箱原来结构的基础上,在内部加入竖向的隔板以及倾斜角度的斜隔板,斜隔板与水平面的角度一般在15°~30°即可,利用杂质与润滑油密度的不同达到对参与工作区的润滑油自清洁的目的,降低了杂质对齿轮的伤害,增加了齿轮的寿命,简单,高效,成本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的剖面图;图2为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K向视图。其中:1、进油孔;2、凹槽;3、油塞;4、齿轮;5竖向隔板;6、斜隔板,6-1、第一斜隔板,6-2、第二斜隔板,6-3、第三斜隔板,7、连接底板。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减速器的工作过程中,齿轮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磨损、点蚀等失效形式。这些问题的出现一部分归咎于轮齿之间的啮合载荷,另一部分则是油的品质。目前,广泛采用的润滑方式是飞溅润滑,由于润滑油中含有杂质,加之机械磨损产生的金属小颗粒,在对齿轮进行润滑的过程中,杂质则会破坏油膜,使齿轮齿面磨损加剧、形成齿面点蚀、结合面产生划伤等,降低齿轮的使用寿命。传统的除杂办法是加净化装置,这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油中的杂质,保证了油的品质,但却加大了成本,降低了减速器工作的可靠性。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本专利技术在保证油箱原本结构的基础上,在箱体内部增加隔板,利用油和杂质密度的差异,让杂质自动离开飞溅润滑的工作区,以达到自清洁的目的。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隔板、斜隔板、连接底板和箱体;箱体的上、下部分分别设计有进油孔和出油口,在箱体侧壁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成一体的竖向隔板,竖向隔板与所述的箱体侧壁之间形成槽,各个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有连接底板厚度的间隙,各个槽在箱体底部相互连通;在所述的竖向隔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按照设定角度倾斜的斜隔板,多个斜隔板之间形成迷道;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隔板、斜隔板、连接底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下部分分别设计有进油孔和出油口,在箱体侧壁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成一体的竖向隔板,所述的竖向隔板与所述的箱体侧壁之间形成槽,各个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有间隙,各个槽在箱体底部相互连通;在所述的竖向隔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按照设定角度倾斜的斜隔板,多个斜隔板之间形成迷道;在所述箱体底部由倾斜面形成的凹槽;对于低密度的杂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会被齿轮甩到油箱的顶面,顺着箱体内壁,掉入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槽中,浮在该槽的顶面,由于竖向隔板之间焊缝没有渗漏,隔板底部处处连通,该杂质不再有机会参与减速器的润滑;对于高密度的杂质,在自重的作用下,会沿着各个斜隔板,自动掉落到迷道的底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掉入迷道底部的杂质,停留在油箱底部,很难再从迷道底部跑出来参与润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隔板、斜隔板、连接底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下部分分别设计有进油孔和出油口,在箱体侧壁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成一体的竖向隔板,所述的竖向隔板与所述的箱体侧壁之间形成槽,各个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有间隙,各个槽在箱体底部相互连通;在所述的竖向隔板的内侧设有多个按照设定角度倾斜的斜隔板,多个斜隔板之间形成迷道;在所述箱体底部由倾斜面形成的凹槽;对于低密度的杂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会被齿轮甩到油箱的顶面,顺着箱体内壁,掉入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槽中,浮在该槽的顶面,由于竖向隔板之间焊缝没有渗漏,隔板底部处处连通,该杂质不再有机会参与减速器的润滑;对于高密度的杂质,在自重的作用下,会沿着各个斜隔板,自动掉落到迷道的底部,在飞溅润滑的过程中,掉入迷道底部的杂质,停留在油箱底部,很难再从迷道底部跑出来参与润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隔板布置成“井”字型焊接,在竖向隔板形成的“井”字型交叉处底部设有四块连接底板,四块连接底板上的螺钉孔用于和油箱底板连接的,保持整个减速器油箱底部中的润滑油处于连通状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隔板以及斜隔板的底部距离减速器油箱底板有20~50毫米的间隙。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溅润滑自清洁减速器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隔板与箱体侧壁之间的距离在20~100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森王玲袁兆富丁翔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山东迈特力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