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铁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412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左侧的敲实装置,敲实装置顶部固设有右侧尾端与基体左侧面顶部固定连接的凸部,凸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右侧的基体内相称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贯通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容纳腔左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过孔,第二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容纳腔右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过孔,第二过孔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右侧的基体内设有第四容纳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敲实的质量,省时省力,减少了成本。

A power cabl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wer cable device, comprising a substrate and arranged in the hammer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device substrate, on top of the device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eal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end of the matrix convex part fixed, convex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cavit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substrat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commensurate with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 first receiving second through the cavity and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ng cavity accommodating cavity between the first rotary match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ing wheel, a first receiving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left downward extension setting of the first hole, second rotating cavity with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driving wheel, the second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downward extension set the second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ird accommodating cavity, third cavit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fourth Jonnachamber; the invention It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knockout, saves time and labor, and reduces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是一种电力电缆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完善城乡电力布局,需要合理有序的增加电力线网的铺设,在架设电缆之前需要在底面中挖坑用于固定电缆线架,电缆线架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线路架设的安全和质量。传统方式在回填土层后在地表用铁锹敲实,这一方式费时费力,土层密度不一致,遇大雨土基容易沉降不均,极易导致架杆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左侧的敲实装置,所述敲实装置顶部固设有右侧尾端与所述基体左侧面顶部固定连接的凸部,所述凸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右侧的所述基体内相称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贯通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容纳腔左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容纳腔右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右侧的所述基体内设有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容纳腔底部相连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五容纳腔,所述第五容纳腔底部相贯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转换滑行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之间的所述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延展设置的主旋转轴,所述主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容纳腔内的所述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收放轮,所述主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四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右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四容纳腔内的所述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双头锥形轮,所述转换滑行腔内设有用以转换并带动所述双头锥形轮旋转的转换装置,所述基体底部前后相对设置有两组滚轮,所述滚轮上方固定设置有弧形挡泥板。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敲实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凸部底部的第一支承块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一支承块底部的第二支承块,所述第二支承块右侧尾端与所述基体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块底面内设有槽位,所述槽位内滑行配合连接有敲块,所述槽位内的前后内壁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导槽,所述敲块前后端面外分别固设有伸进前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所述第二支承块左端段内设有与所述槽位底部相贯通设置的开槽,所述槽位上侧的所述第一支承块内贯通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牵动腔,所述牵动腔顶部尾端与所述第一过孔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置,所述牵动腔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牵动绳,所述牵动绳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槽位内且尾端与所述牵动腔底部相对的所述敲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动绳顶部延展部与所述第一传动轮滑行配合连接,背离所述敲块顶面一侧的所述牵动绳经所述第一传动轮后向右侧延展并经所述贯通容纳腔伸进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传动轮滑行配合连接,背离所述敲块顶面一侧的所述牵动绳经所述第二传动轮后向下延展并经所述第二过孔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收放轮外表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转换装置包括滑行配合设置在所述转换滑行腔内的转换滑行装置,所述转换滑行装置内螺形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螺形杆,所述螺形杆左侧延展尾端与所述转换滑行腔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螺形杆右侧延展尾端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转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转换滑行腔右侧内壁内且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五容纳腔下方的所述转换滑行装置顶面内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之间的所述转换滑行装置顶面内设有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右侧延展部贯通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三容纳槽之间的所述转换滑行装置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三容纳槽内且尾端固设有第一齿形轮,所述第一齿形轮底部的所述第三容纳槽内齿合连接有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左侧延展部贯通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第三容纳槽之间的所述转换滑行装置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与所述第二齿形轮右侧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与第二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转机外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的所述第二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第二锥形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转换装置右侧的所述基体内设有电力箱,所述电力箱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转机和所述第二电转机电力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之间的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向左右两侧延展设置的主旋转轴,主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三容纳腔内且与第三容纳腔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三容纳腔内的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收放轮,主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第四容纳腔内且与第四容纳腔右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四容纳腔内的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双头锥形轮,转换滑行腔内设用以转换并带动双头锥形轮旋转的转换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收放轮绕线旋转的带动工作,提高了敲实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实现自动控制转换以及带动工作,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敲实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敲实的质量,省时省力,减少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转换滑行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转换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底面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基体5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5左侧的敲实装置6,所述敲实装置6顶部固设有右侧尾端与所述基体5左侧面顶部固定连接的凸部51,所述凸部5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511,所述第一容纳腔511右侧的所述基体5内相称设有第二容纳腔512,所述第一容纳腔511与所述第二容纳腔512之间设有贯通容纳腔513,所述第一容纳腔511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轮5110,所述第一容纳腔511左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过孔5111,所述第二容纳腔512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5120,所述第二容纳腔512右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过孔5121,所述第二过孔5121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第三容纳腔53,所述第三容纳腔53右侧的所述基体5内设有第四容纳腔54,所述第四容纳腔54底部相连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五容纳腔55,所述第五容纳腔55底部相贯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转换滑行腔56,所述第三容纳腔53与所述第四容纳腔54之间的所述基体5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延展设置的主旋转轴532,所述主旋转轴532左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三容纳腔53内且与所述第三容纳腔53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容纳腔53内的所述主旋转轴532外表面上固设有收放轮531,所述主旋转轴532右侧延展尾端伸进所述第四容纳腔54内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54右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力电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左侧的敲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敲实装置顶部固设有右侧尾端与基体左侧面顶部固定连接的凸部,凸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右侧的基体内相称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贯通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容纳腔左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过孔,第二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容纳腔右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过孔,第二过孔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右侧的基体内设有第四容纳腔,第四容纳腔底部相连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五容纳腔,第五容纳腔底部相贯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转换滑行腔,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之间的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延展设置的主旋转轴,主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三容纳腔内且与第三容纳腔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三容纳腔内的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收放轮,主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第四容纳腔内且与第四容纳腔右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四容纳腔内的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双头锥形轮,转换滑行腔内设有用以转换并带动双头锥形轮旋转的转换装置,基体底部前后相对设置有两组滚轮,滚轮上方固定设置有弧形挡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左侧的敲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敲实装置顶部固设有右侧尾端与基体左侧面顶部固定连接的凸部,凸部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右侧的基体内相称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设有贯通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一传动轮,第一容纳腔左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一过孔,第二容纳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第二容纳腔右侧底部相贯通设有向下延展设置的第二过孔,第二过孔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有第三容纳腔,第三容纳腔右侧的基体内设有第四容纳腔,第四容纳腔底部相连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第五容纳腔,第五容纳腔底部相贯通设有左右延展设置的转换滑行腔,第三容纳腔与第四容纳腔之间的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有向左右两侧延展设置的主旋转轴,主旋转轴左侧延展尾端伸进第三容纳腔内且与第三容纳腔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三容纳腔内的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收放轮,主旋转轴右侧延展尾端伸进第四容纳腔内且与第四容纳腔右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四容纳腔内的主旋转轴外表面上固设有双头锥形轮,转换滑行腔内设有用以转换并带动双头锥形轮旋转的转换装置,基体底部前后相对设置有两组滚轮,滚轮上方固定设置有弧形挡泥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实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凸部底部的第一支承块以及固设在所述第一支承块底部的第二支承块,所述第二支承块右侧尾端与所述基体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承块底面内设有槽位,所述槽位内滑行配合连接有敲块,所述槽位内的前后内壁内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导槽,所述敲块前后端面外分别固设有伸进前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所述第二支承块左端段内设有与所述槽位底部相贯通设置的开槽,所述槽位上侧的所述第一支承块内贯通设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牵动腔,所述牵动腔顶部尾端与所述第一过孔底部延展尾端相贯通设置,所述牵动腔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展设置的牵动绳,所述牵动绳底部延展尾端伸进所述槽位内且尾端与所述牵动腔底部相对的所述敲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动绳顶部延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铁
申请(专利权)人:黄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