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405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包括现有的筏板砼垫层以及铺设在筏板砼垫层上的筏板钢筋,所述筏板钢筋由铺设在筏板砼垫层上的下层筏板钢筋和上层筏板钢筋构成,在下层筏板钢筋和上层筏板钢筋上按一定的间距设置有一组PVC管,在PVC管内填充有细沙,在PVC管外套有两层以上的挤塑板,且挤塑板置于下层筏板钢筋与上层筏板钢筋之间,挤塑板的顶面与上层筏板钢筋的顶面平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可先施工筏板,再施工抗浮锚杆,这样筏板施工时可以赶在抗浮锚杆的抗拔试验之前,无需等待,从而可以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An anti floating anchor post constru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device for anti floating anchor, including raft concrete cushion and the laying of existing raft reinforced concrete cushion in the raft, the raft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laying lower and upper raft raf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ushion in the raft structure in lower raft steel and the upper raft reinforc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distance is provided with a set of PVC tube, PVC tube is filled with sand in the PVC tube is sheathed with the extruded plate more than two layers, and between the extrusion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and upper raft raft reinforced steel bar, and the top face of the upper raft reinforced plastic extruded board top flush. Adopting the new anti floating anchor post constru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we can first construct the raft board, and then construct the anti floating anchor rod, so that the raft construction can catch up with the uplift test of the anti floating anchor without waiting, so as to save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属于建筑基础施工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各城市高楼大厦的兴建,埋置于地下的车库、商场、地铁、人防设施渐渐增多,建筑物的基础采用抗浮设计普遍存在。由于抗浮锚杆施工快且造价低,目前基本采用抗浮锚杆进行抗浮处理。由于锚杆施工28天后需要做抗拔试验,使得底板施工时间延长,而实际工程中,因为建设方、政府和建筑物周围环境受限等要求,基础的正常施工进度往往无法保证,导致施工周期延长,施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加快施工进度的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包括现有的筏板砼垫层以及铺设在筏板砼垫层上的筏板钢筋,所述筏板钢筋由铺设在筏板砼垫层上的下层筏板钢筋和上层筏板钢筋构成,在下层筏板钢筋和上层筏板钢筋上按一定的间距设置有一组PVC管,在PVC管内填充有细沙,在PVC管外套有两层以上的挤塑板,且挤塑板置于下层筏板钢筋与上层筏板钢筋之间,挤塑板的顶面与上层筏板钢筋的顶面平齐。进一步,所述PVC管的下端与筏板砼垫层接触,其上端高出筏板钢筋的标高100mm。进一步,所述挤塑板的周边设置有铺设有一圈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一半伸于筏板钢筋中,一半伸入挤塑板内,止水钢板的开口朝迎水面,相邻的止水钢板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并采用电弧双面焊接连接,可以有效防止新旧混凝土交接部位渗水。进一步,所述挤塑板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连接钢筋,且连接钢筋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捆绑在上层筏板钢筋以及下层筏板钢筋上。进一步,所述挤塑板的外周铺设有快易收口网,其自重轻,安拆方便,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时能通过网眼格孔渗透从而形成一种抗剪性能非常理想的粗粒界面,为二次浇注时形成良好的接触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可先施工筏板,再施工抗浮锚杆,这样筏板施工时可以赶在抗浮锚杆的抗拔试验之前,无需等待,从而可以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另外,本技术所采用的PVC管、挤塑板、止水钢板、快易收口网等均是工地常用的建筑材料,采购方便,材质轻盈环保,操作简易,人工安装固定拆卸方便,价格便宜,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PVC管以及挤塑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PVC管,2-挤塑板,3-连接钢筋,4-止水钢板,5-快易收口网,6-筏板砼垫层,7-上层筏板钢筋,8-下层筏板钢筋,9-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现有的筏板砼垫层6以及铺设在筏板砼垫层6上的筏板钢筋,所述筏板钢筋由铺设在筏板砼垫层6上的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构成,在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上按一定的间距设置有一组直径为φ160mm的PVC管1,PVC管1的下端与筏板砼垫层6接触,其上端高出筏板钢筋的标高100mm,在PVC管1内填充有细沙,在PVC管1外套有4层挤塑板2,每层挤塑板2的厚度为100,规格为600×600mm,且挤塑板2置于下层筏板钢筋8与上层筏板钢筋7之间,挤塑板2的顶面与上层筏板钢筋7的顶面平齐。同时,在挤塑板2的周边设置有铺设有一圈止水钢板4,止水钢板4一半伸于筏板钢筋中,一半伸入挤塑板2内,止水钢板4的开口朝迎水面,相邻的止水钢板4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并采用电弧双面焊接连接,可以有效防止新旧混凝土交接部位渗水。在挤塑板2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连接钢筋3,且连接钢筋3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捆绑在上层筏板钢筋7以及下层筏板钢筋8上。此外,在挤塑板2的外周铺设有快易收口网5,其自重轻,安拆方便,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时能通过网眼格孔渗透从而形成一种抗剪性能非常理想的粗粒界面,为二次浇注时形成良好的接触面。采用上述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进行抗浮锚杆后施工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施:a、当筏板砼垫层6施工完成后,首先按1500×1500mm的间距放线定位锚杆中心点,然后安装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在安装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时,在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上预留锚杆孔位,待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安装完成后,以锚杆中心点为中心将挤塑板2堆叠铺设在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之间,然后在挤塑板2上钻贯穿的通孔,再将PVC管1插入该通孔内,直至PVC管1的下端与筏板砼垫层6接触;同时,在挤塑板2的四个转角处设置有连接钢筋3,并将连接钢筋3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捆绑在上层筏板钢筋7以及下层筏板钢筋8上;b、浇筑筏板混凝土,待PVC管1以及挤塑板2区域外的筏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松动PVC管1以待后期取出,待筏板混凝土初凝后,取出PVC管1以及PVC管1内的细沙,形成锚杆浇注孔,然后在该孔内浇注混凝土;c、待锚杆的混凝土初凝后,取出挤塑板2,并在取出挤塑板2后留下的空腔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使之与锚杆混凝土结合,混凝土终凝后,便可形成抗浮锚杆。采用本技术的方法可先施工筏板,再施工抗浮锚杆,这样筏板施工时可以赶在抗浮锚杆的抗拔试验之前,无需等待,从而可以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另外,本技术所采用的PVC管、挤塑板、止水钢板、快易收口网等均是工地常用的建筑材料,采购方便,材质轻盈环保,操作简易,人工安装固定拆卸方便,价格便宜,施工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包括现有的筏板砼垫层(6)以及铺设在筏板砼垫层(6)上的筏板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由铺设在筏板砼垫层(6)上的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构成,在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上按一定的间距设置有一组PVC管(1),在PVC管(1)内填充有细沙,在PVC管(1)外套有两层以上的挤塑板(2),且挤塑板(2)置于下层筏板钢筋(8)与上层筏板钢筋(7)之间,挤塑板(2)的顶面与上层筏板钢筋(7)的顶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包括现有的筏板砼垫层(6)以及铺设在筏板砼垫层(6)上的筏板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钢筋由铺设在筏板砼垫层(6)上的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构成,在下层筏板钢筋(8)和上层筏板钢筋(7)上按一定的间距设置有一组PVC管(1),在PVC管(1)内填充有细沙,在PVC管(1)外套有两层以上的挤塑板(2),且挤塑板(2)置于下层筏板钢筋(8)与上层筏板钢筋(7)之间,挤塑板(2)的顶面与上层筏板钢筋(7)的顶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浮锚杆后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1)的下端与筏板砼垫层(6)接触,其上端高出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敏严柳青庄泽浩邓豪李胜波袁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