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01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包括水泥砖本体(2),所述的水泥砖本体(2)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透水模块,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和下盖板(10)设有与透水模块相连通的透水孔(3),水泥砖本体(2)的侧面设有连接凸块(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雨水快速的通过,而且,还可以通过水泥浆的粘结组成一个整体,能够像水泥路面一样平整。

A kind of permeable cement brick based on sponge Cit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rous sponge cement brick based on the city, including cement brick, cement brick body (2) of the body (2)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avity, the cavity is filled with permeable module, cement brick body (2) of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9) (10) is provided with water the module is connected to the permeable hole (3), cement brick body (2)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connecting lug (1).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can make rainwater pass through quickly, but also can form a whole through cement paste bonding, and it can be as smooth as cement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水砖,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然而,在现在的城市中,路面被水泥马路所覆盖,一旦下起大雨,地表的水便容易积蓄起来形成城市的内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包括水泥砖本体,所述的水泥砖本体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透水模块,水泥砖本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设有与透水模块相连通的透水孔,水泥砖本体的侧面设有连接凸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透水模块包括透水材料本体及包裹在透水材料本体外的透水土工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透水材料本体由堆积的透水材料颗组成,所述的透水土工膜为设有多个透水通孔的土工膜,所述的透水通孔的内径小于透水材料颗粒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上盖板和下盖板的支撑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凸块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水泥砖本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一个连接凸块的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上盖板上表面齐平,另一个连接凸块的下表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下盖板下表面齐平。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连接凸块均呈长方体状,并且两个连接凸块的厚度之和等于水泥砖本体的厚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连接凸块的厚度相等。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一个连接凸块呈长方体状,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上盖板上表面齐平;另一个连接凸块呈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状,该连接凸块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侧面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中的另一个侧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下盖板下表面齐平。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透水水泥砖还包括水泥浆结合层,所述的水泥浆结合层设置在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上盖板上表面齐平的连接凸块的侧面。本技术中,连接凸块的作用是连接前后相邻的两块透水水泥砖,水泥浆结合层的作用是使前后相邻的两块水泥砖通过水泥浆胶结材料胶结为一个平整的整体,透水土工膜的作用为能够透过雨水,同时包裹透水材本体并使之不能透过;支撑肋起到支撑上下盖板的作用;透水土工膜和透水材料本体安装于水泥砖本体内的腔体内,雨水通过上盖板的透水孔,下渗到透水土工膜,再透过透水土工膜,下渗到透水材料本体,再下渗到下盖板的透水孔,最终下渗到地下,完成雨水入渗这一个过程。本技术不仅能够使雨水快速的通过,而且,还可以通过水泥浆的粘结组成一个整体,能够像水泥路面一样平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透水水泥砖铺设的路面具有很好的渗水性能,改变了传统水泥路不透水这一现状。(2)与普通透水砖相比,本技术能够胶结成一个整体,使路面更平整,不仅质轻,而且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载荷。(3)本技术使用时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市场价值高,应用范围大,易于推广。(4)能够方便的根据地域的不同对内部透水材料和表面透水孔进行选择和改进。(5)可以通过改变连接凸块的截面形状,使下表面与水泥砖本体的下盖板下表面齐平的连接凸块呈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状,在两个透水水泥砖连接后,在连接处形成雨水暂存空间,避免在暴雨时路面雨水难以排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多个本技术的透水水泥砖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为连接凸块,2为水泥砖本体,3为透水孔,4为水泥浆结合层,5为透水土工膜,6为透水材料本体,7为水泥浆胶结材料,8为支撑肋,9为上盖板,10为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如图1~2所示,包括水泥砖本体2,水泥砖本体2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透水模块,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和下盖板10设有与透水模块相连通的透水孔3,水泥砖本体2的侧面设有连接凸块1。本实施例中,水泥砖本体2采用200cm×100cm×60cm的尺寸,透水模块包括透水材料本体6及包裹在透水材料本体6外的透水土工膜5。透水材料本体6由堆积的透水材料颗组成,透水材料颗粒选用开级配碎石,这在保证了强度的同时,一定的孔隙率还可以使水以更快的时间通过,透水土工膜5为设有多个透水通孔的土工膜,透水通孔的内径小于透水材料颗粒的直径。上下盖板上的开孔可按照地域条件地不同进行大小和数量的调整,为了达到更好的强度,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上盖板9和下盖板10的支撑肋8。连接凸块1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前后相邻的两个透水水泥砖,分别设置在水泥砖本体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一个连接凸块1的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上表面齐平,另一个连接凸块1的下表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下盖板下表面齐平。施工时将前一个透水水泥砖的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上表面齐平的连接凸块1搭设在后面一个透水水泥砖的下表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下盖板下表面齐平的连接凸块1上,并且该透水水泥砖还包括水泥浆胶结合材料7形成的水泥浆结合层4,水泥浆结合层4设置在在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上表面齐平的连接凸块1的侧面,前后两个透水水泥砖通过水泥浆胶结材料7胶结为一个平整的整体,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凸块1均呈长方体状,并且两个连接凸块1的厚度之和等于水泥砖本体2的厚度。为了施工时的方便,两个连接凸块1的厚度相等。雨水通过上盖板9的透水孔3,下渗到透水土工膜5,再透过透水土工膜5,下渗到透水材料本体6,再下渗到下盖板10的透水孔3,最终下渗到地下,完成雨水入渗这一个过程。本技术不仅能够使雨水快速的通过,而且,还可以通过水泥浆的粘结组成一个整体,能够像水泥路面一样平整。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一个连接凸块1呈长方体状,上表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上表面齐平;另一个连接凸块1呈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状,该连接凸块1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侧面连接,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中的另一个侧面与水泥砖本体2的下盖板下表面齐平,如图3~4所示。本技术不仅能够使雨水快速的通过,而且,还可以通过水泥浆的粘结组成一个整体,能够像水泥路面一样平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砖本体(2),所述的水泥砖本体(2)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透水模块,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和下盖板(10)设有与透水模块相连通的透水孔(3),水泥砖本体(2)的侧面设有连接凸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砖本体(2),所述的水泥砖本体(2)内部设有腔体,腔体内填充有透水模块,水泥砖本体(2)的上盖板(9)和下盖板(10)设有与透水模块相连通的透水孔(3),水泥砖本体(2)的侧面设有连接凸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模块包括透水材料本体(6)及包裹在透水材料本体(6)外的透水土工膜(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材料本体(6)由堆积的透水材料颗组成,所述的透水土工膜(5)为设有多个透水通孔的土工膜,所述的透水通孔的内径小于透水材料颗粒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上盖板(9)和下盖板(10)的支撑肋(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透水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凸块(1)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水泥砖本体(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一个连接凸块(1)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涛古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