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华专利>正文

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菌种载体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3690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菌种载体及方法,其中,混合菌种由以下微生物组成: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EM菌;且所述混合菌种所含有的微生物均已驯化成植物源微生物,并且所述混合菌种中混合有短链脂肪酸。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手段协同作用,针对河涌黑臭水体中含有的粪大肠菌群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The sustainable treatment of river black odor water in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mixed bacteria carrier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stainable treatment of river black odor water in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mixed bacteria carrier and method, which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microbial mixed strains of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licheniformis, EM bacteria; and the mixed bacteria containing microorganisms have been domesticated plant microbe, and the mixed bacteria mixed with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The invention adopts various means for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fecal coliform in water containing river black odor processed eff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菌种载体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涌黑臭水体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菌种载体及方法。
技术介绍
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水体黑臭的直接原因是由于DO溶解氧不足造成的,而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水体黑臭的根源。河流黑臭现象其实是一种生物化学现象,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厌气分解。认为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缺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臭味气体逸出水面进入大气,致使水体黑臭。详细的来说,水体黑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水体有机污染城市河流不仅供水,同时也已成为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场所。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河流中有机碳污染物(COD、BOD)、有机氮污染物(NH3-N)以及含磷化合物负荷不断加大。有机污染物在分解过程中耗氧大于复氧,造成水体缺氧,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有臭气体如甲烷(CH4)、硫化氢(H2S)、氨(NH3)等逸出水面进入大气使水体发臭。有机物主要是指糖类、蛋白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菌种载体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微生物组成: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EM菌。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中粪大肠菌群的混合菌种,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微生物组成: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EM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种所含有的微生物均已驯化成植物源微生物,并且所述混合菌种中混合有短链脂肪酸。3.用以承载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合菌种的菌种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支撑骨架、第二外支撑骨架和夹持于所述第一外支撑骨架、第二外支撑骨架之间的生物活性泡沫载体填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支撑骨架、第二外支撑骨架均采用石墨烯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纤维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菌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泡沫载体填料采用复合有纳米粒子的聚氨酯生物海绵填料,所述纳米粒子包括氧化石墨烯、活化沸石粉、碳纤维粉中的一种或几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菌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在聚氨酯生物海绵填料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氧化石墨烯0.01-1;活化沸石粉2-20;碳纤维粉1-6。7.可持续处理河涌黑臭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河涌的上游位置铺设杂菌灭杀网,且该杂菌灭杀网至少处于菌种载体的上游位置;S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菌种;S3.准备如权利要求3所述菌种载体,并将其在紫外线下照射35-45分钟进行初次杀菌,然后通过臭氧氛围进行二次杀菌;S4.向培养发酵容器中加入纯净水100份,培养发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钟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