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杭森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40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相互闭合形成膜腔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沿前后内腔设有膜腔调节装置,所述定模两侧设有透气槽调节装置,所述动模内腔设有控压装置且是由螺纹口、螺杆、转盘及调压板组成,所述膜腔调节装置是由矩形空槽、支撑板、复位弹簧一、支撑座、竖直长槽、L形复位杆、矩形长槽、定位槽及定位杆组成,所述透气槽调节装置是由矩形透气槽、矩形凹槽、挡板、复位弹簧二、紧定螺钉及螺纹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An injection mold with membrane cavity and air permeability adjus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vity injection mold with membrane and permeability regulation, including the fixed mold and the movable mold and the fixed mold and the movable mold are closed to form a cavity and connected by bolt, the fixed mold cavity along the inner cavity before and after adjusting device, the fixed mold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gas permeability slot adjusting device, the movable die cavity with a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and is composed of a screw thread hole, screw, rotary table and adjustable plate, the membrane cavity adjusting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rectangular groove, a support plate, a reset spring, a supporting seat, a vertical slot, L shaped reset rod, rectangular long groove and a positioning groove and a positioning rod, the ventilation slot adjustment device is a rectangular groove, groove, baffle and a resetting spring two, locking screw and thread layer by rectangular ventilation.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utility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设计制作工作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注塑模具是通过流道注入熔料,但在注入的同时由于熔料温度下降会使部分熔料凝固滞留于流道内,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使的注塑效率降低;传统的注塑模具采用冷凝水或者降温片降温加快成型,方法单一老套;注塑模具透气槽通常外置,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注塑模具膜腔大小通常固定,从而降低了注塑模具的使用范围,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不仅可以通过控温来解决流道内熔料滞留问题,而且还设有控压装置,在传统加快模具成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压加快成型功能,该种注塑模具将膜腔大小调节与模具成型导出相结合,透气槽内置,而且还可以手动调节透气槽大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节约了成本,保障工人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相互闭合形成膜腔,所述定模设于小型蓄水池中,所述定模外端两侧内腔开有U形空槽,所述U形空槽下端两侧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且穿过所述定模内壁伸进所述小型蓄水池中,所述定模上端设有动模,所述定模与所述动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模沿其前后方向内腔设有膜腔调节装置,所述定模沿其两侧方向设有透气槽调节装置,所述动模内腔设有控压装置,所述控压装置是由所述动模上端中部开有的螺纹口、插入螺纹口伸进所述动模内腔的螺杆、螺杆上端部设有的转盘及设于所述动模内腔且上端中部与螺杆下端固定连接的调压板组成,所述动模上端设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是由所述动模上端一侧开有的注射孔、设于所述动模内腔且与注射孔连通的主流道、一端与主流道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调压板伸进所述膜腔的若干分流道及分流道出料端分别设有的浇口组成,所述主流道及所述分流道外壁分别设有加热片,所述膜腔调节装置是由所述定模沿其前后端开有底部的矩形空槽、设有矩形空槽内的支撑板、支撑板下端面与矩形空槽底部之间设有的复位弹簧一、设于支撑板上端且伸进所述定模下端内腔用作所述膜腔底面的支撑座、所述定模前后端内腔且沿所述定模高度方向一定距离分别开有的连通矩形空槽的竖直长槽、设于竖直长槽内且与支撑板前后端分别连接的L形复位杆、所述定模前后端外壁且对应竖直长槽位置开有的矩形长槽、矩形长槽沿其宽度方向两侧且沿矩形长槽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开有的定位槽及一端与L形复位杆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矩形长槽伸出的定位杆组成,所述透气槽调节装置是由所述定模上端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有的矩形透气槽、矩形透气槽内腔上下端且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的矩形凹槽、设于矩形凹槽内且分别穿过矩形凹槽伸出的挡板、挡板与矩形凹槽内腔底部之间分别设有的复位弹簧二、一端穿过所述定模外壁伸进所述U形空槽且对应挡板相互闭合处中部位置设有的紧定螺钉及挡板相互闭合处且对应紧定螺钉位置一侧中部设有的螺纹层组成,所述膜腔通过所述紧定螺钉与所述螺纹层相互配合控制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透气情况。所述螺栓固定连接是由所述定模与动模外端四边中部且相互对应位置分别焊接的固定座、固定座相互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的螺纹通孔、贯穿螺纹通孔的螺栓及对应螺栓插入端套有的螺母组成。所述主流道位置与所述调压板相互不接触,所述调压板分别对应所述分流道位置开有通孔,所述分流道分别贯穿通孔伸进所述膜腔内。所述浇口为细长的锥度进料口,进料口的直径小,所述主流道顶部呈凹形以便与喷嘴衔接。所述主流道进口直径应略大于喷嘴直径(0.8mm)以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进口直径根据制品大小而定,一般为4-8mm,所述主流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3°到5°的角度,以便流道赘物的脱模。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模下端内腔贴近设置,所述支撑座高度大于所述矩形空槽高度,所述支撑座无法从所述定模内腔脱落,所述进水管内壁设有小型抽水泵,且所述小型抽水泵通过导线外接控制装置。所述矩形长槽高度可与所述矩形空槽高度设为一致,所述定位杆端部与所述L形复位杆铰接,所述定位杆可沿所述L形复位杆外壁圆周方向转动。所述加热片可采用电加热片,是利用云母板(云母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其耐高温性能制成的加热器件,所述加热片通过导线外接控制装置,所述加热片控制温度HRC52以上。所述膜腔内注入的熔料高度低于所述矩形透气槽高度,所述挡板相互之间的距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调节。所述注塑模具材料一般使用45号钢、T8、T10等钢材,所述主流道末端设有冷料穴,用以捕集射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的堵塞。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不仅可以通过控温来解决流道内熔料滞留问题,而且还设有控压装置,在传统加快模具成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压加快成型功能,该种注塑模具将膜腔大小调节与模具成型导出相结合,透气槽内置,而且还可以手动调节透气槽大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节约了成本,保障工人的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膜腔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透气槽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定模;2、动模;3、膜腔;4、小型蓄水池;5、U形空槽;6、螺栓固定连接;7、膜腔调节装置;8、透气槽调节装置;9、控压装置;10、螺纹口;11、螺杆;12、转盘;13、调压板;14、进料装置;15、注射孔;16、主流道;17、分流道;18、浇口;19、加热片;20、矩形空槽;21、支撑板;22、复位弹簧一;23、支撑座;24、竖直长槽;25、L形复位杆;26、矩形长槽;27、定位槽;28、定位杆;29、矩形透气槽;30、矩形凹槽;31、挡板;32、复位弹簧二;33、紧定螺钉;34、螺纹层;35、固定座;36、螺纹通孔;37、螺栓;3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相互闭合形成膜腔3,所述定模1设于小型蓄水池4中,所述定模1外端两侧内腔开有U形空槽5,所述U形空槽5下端两侧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且穿过所述定模1内壁伸进所述小型蓄水池4中,所述定模1上端设有动模2,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6,所述定模1沿其前后方向内腔设有膜腔调节装置7,所述定模1沿其两侧方向设有透气槽调节装置8,所述动模2内腔设有控压装置9,所述控压装置9是由所述动模2上端中部开有的螺纹口10、插入螺纹口10伸进所述动模2内腔的螺杆11、螺杆11上端部设有的转盘12及设于所述动模2内腔且上端中部与螺杆11下端固定连接的调压板13组成,所述动模2上端设有进料装置14,所述进料装置14是由所述动模2上端一侧开有的注射孔15、设于所述动模2内腔且与注射孔15连通的主流道16、一端与主流道16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调压板13伸进所述膜腔3的若干分流道17及分流道17出料端分别设有的浇口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相互闭合形成膜腔(3),所述定模(1)设于小型蓄水池(4)中,所述定模(1)外端两侧内腔开有U形空槽(5),所述U形空槽(5)下端两侧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且穿过所述定模(1)内壁伸进所述小型蓄水池(4)中,所述定模(1)上端设有动模(2),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6),所述定模(1)沿其前后方向内腔设有膜腔调节装置(7),所述定模(1)沿其两侧方向设有透气槽调节装置(8),所述动模(2)内腔设有控压装置(9),所述控压装置(9)是由所述动模(2)上端中部开有的螺纹口(10)、插入螺纹口(10)伸进所述动模(2)内腔的螺杆(11)、螺杆(11)上端部设有的转盘(12)及设于所述动模(2)内腔且上端中部与螺杆(11)下端固定连接的调压板(13)组成,所述动模(2)上端设有进料装置(14),所述进料装置(14)是由所述动模(2)上端一侧开有的注射孔(15)、设于所述动模(2)内腔且与注射孔(15)连通的主流道(16)、一端与主流道(16)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调压板(13)伸进所述膜腔(3)的若干分流道(17)及分流道(17)出料端分别设有的浇口(18)组成,所述主流道(16)及所述分流道(17)外壁分别设有加热片(19),所述膜腔调节装置(7)是由所述定模(1)沿其前后端开有底部的矩形空槽(20)、设有矩形空槽(20)内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下端面与矩形空槽(20)底部之间设有的复位弹簧一(22)、设于支撑板(21)上端且伸进所述定模(1)下端内腔用作所述膜腔(3)底面的支撑座(23)、所述定模(1)前后端内腔且沿所述定模(1)高度方向一定距离分别开有的连通矩形空槽(20)的竖直长槽(24)、设于竖直长槽(24)内且与支撑板(21)前后端分别连接的L形复位杆(25)、所述定模(1)前后端外壁且对应竖直长槽(24)位置开有的矩形长槽(26)、矩形长槽(26)沿其宽度方向两侧且沿矩形长槽(26)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开有的定位槽(27)及一端与L形复位杆(25)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矩形长槽(26)伸出的定位杆(28)组成,所述透气槽调节装置(8)是由所述定模(1)上端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有的矩形透气槽(29)、矩形透气槽(29)内腔上下端且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的矩形凹槽(30)、设于矩形凹槽(30)内且分别穿过矩形凹槽(30)伸出的挡板(31)、挡板(31)与矩形凹槽(30)内腔底部之间分别设有的复位弹簧二(32)、一端穿过所述定模(1)外壁伸进所述U形空槽(5)且对应挡板(31)相互闭合处中部位置设有的紧定螺钉(33)及挡板(31)相互闭合处且对应紧定螺钉(33)位置一侧中部设有的螺纹层(34)组成,所述膜腔(3)通过所述紧定螺钉(33)与所述螺纹层(34)相互配合控制所述挡板(31)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透气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膜腔及透气调节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相互闭合形成膜腔(3),所述定模(1)设于小型蓄水池(4)中,所述定模(1)外端两侧内腔开有U形空槽(5),所述U形空槽(5)下端两侧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且穿过所述定模(1)内壁伸进所述小型蓄水池(4)中,所述定模(1)上端设有动模(2),所述定模(1)与所述动模(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6),所述定模(1)沿其前后方向内腔设有膜腔调节装置(7),所述定模(1)沿其两侧方向设有透气槽调节装置(8),所述动模(2)内腔设有控压装置(9),所述控压装置(9)是由所述动模(2)上端中部开有的螺纹口(10)、插入螺纹口(10)伸进所述动模(2)内腔的螺杆(11)、螺杆(11)上端部设有的转盘(12)及设于所述动模(2)内腔且上端中部与螺杆(11)下端固定连接的调压板(13)组成,所述动模(2)上端设有进料装置(14),所述进料装置(14)是由所述动模(2)上端一侧开有的注射孔(15)、设于所述动模(2)内腔且与注射孔(15)连通的主流道(16)、一端与主流道(16)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调压板(13)伸进所述膜腔(3)的若干分流道(17)及分流道(17)出料端分别设有的浇口(18)组成,所述主流道(16)及所述分流道(17)外壁分别设有加热片(19),所述膜腔调节装置(7)是由所述定模(1)沿其前后端开有底部的矩形空槽(20)、设有矩形空槽(20)内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下端面与矩形空槽(20)底部之间设有的复位弹簧一(22)、设于支撑板(21)上端且伸进所述定模(1)下端内腔用作所述膜腔(3)底面的支撑座(23)、所述定模(1)前后端内腔且沿所述定模(1)高度方向一定距离分别开有的连通矩形空槽(20)的竖直长槽(24)、设于竖直长槽(24)内且与支撑板(21)前后端分别连接的L形复位杆(25)、所述定模(1)前后端外壁且对应竖直长槽(24)位置开有的矩形长槽(26)、矩形长槽(26)沿其宽度方向两侧且沿矩形长槽(26)长度方向等距离均匀开有的定位槽(27)及一端与L形复位杆(25)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矩形长槽(26)伸出的定位杆(28)组成,所述透气槽调节装置(8)是由所述定模(1)上端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有的矩形透气槽(29)、矩形透气槽(29)内腔上下端且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有的矩形凹槽(30)、设于矩形凹槽(30)内且分别穿过矩形凹槽(30)伸出的挡板(31)、挡板(31)与矩形凹槽(30)内腔底部之间分别设有的复位弹簧二(32)、一端穿过所述定模(1)外壁伸进所述U形空槽(5)且对应挡板(31)相互闭合处中部位置设有的紧定螺钉(33)及挡板(31)相互闭合处且对应紧定螺钉(33)位置一侧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杭森姚杰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赵杭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