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行良专利>正文

一种钢丸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31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丸除锈装置,属于钢丸生产领域,包括除锈机和底座;除锈机由滚动外壳和滚动内壳组成;滚动外壳的第二侧面设有转动电机,滚动外壳的第一侧面设有料口;滚动外壳下部设有废料口、活动销和支撑装置;滚动内壳设置在滚动外壳内部,两者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间隔层;滚动内壳与滚动外壳通过第二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轴为中通结构,第一转动轴与出料口相通,除锈仓通过第一转动轴为中通部分与外界相通;转动电机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滚动内壳;有益效果是:利用钢丸自身的摩擦除锈,能够全面对钢丸表面除锈,且减小了对钢丸表面的损伤;更好的将铁锈和钢丸分离;可替换的除锈仓,机械维修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

A device for steel rus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steel shot blasting, shot belongs to the production field, including derusting machine and base; derusting machine by rolling rolling shell and the inner shell; second side scroll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motor, a first side roll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outle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rolling waste mouth, a movable pin and a supporting device; rolling the inner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rolling shell, the space between the spacer layer is formed;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rolling rolling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by second; the first rotary shaft throug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structure, and the material outlet, derusting bin by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in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the rotating motor rotation of the rolling inner shell through second axis of rotation; beneficial effects are: using friction steel itself to rust, full of steel surface rust, and decrease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eel will rust and damage; better shot separation; warehouse can replace the mechanical derusting, low maintenance cost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丸除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丸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丸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钢丸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材料,钢丸的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种类的钢丸,需要的原料和设备也各不相同。钢丸是一种优质的耐磨材料,钢丸的硬度适中、韧性强,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使用寿命长。在清理工件时具有很好的反弹性、清理速度快、耗量低。钢丸的使用范围广泛,像铸件、锻件以及机加工后的零件表面处里和零件热处理后的表面处里等多种领域。很多领域都要用到钢丸。目前在钢丸的生产中,钢液被离心抛入水中形成钢丸,钢丸需要加热烘干去除水分,但去除水分的同时在钢丸表面产生氧化皮,引起钢丸表面锈蚀,影响钢丸表面质量,钢丸的抛丸效果变差。传统的去除氧化皮的方法是采用碾米机等设备,利用凸齿和凹槽的相互碾压去除钢丸表面的氧化皮,生产效率低,除锈效果差。即使通过滚动方式为钢丸除锈,该装置需要实用耐磨度很高的材料,钢丸对机械的磨损较大,当磨损到一定成都时需要更换整个机械导致了使用成本高,也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丸除锈装置,包括除锈机和底座;所述除锈机由滚动外壳和滚动内壳组成;所述滚动外壳的第二侧盖设有转动电机,滚动外壳的第一侧盖设有料口;所述滚动外壳下部设有废料口、活动销和支撑装置;所述滚动内壳设置在所述滚动外壳内部,两者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间隔层;所述滚动内壳与所述滚动外壳通过第二转动轴和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为中通结构,第一转动轴与出料口相通,所述除锈仓通过第一转动轴中通空间和料口与滚动外壳外界空间相通;所述转动电机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滚动内壳;所述滚动内壳上开设有小孔,滚动内壳内部为除锈仓,且设有轴向的卡条;第一侧盖通过铆钉固定在滚动外壳上。优选的,除锈机与所述底座通过活动销和支撑装置连接。优选的,支撑装置为千斤顶,所述除锈机能绕所述活动销转动。优选的,支撑装置启动后伸长将除锈机推至竖直状态。优选的,滚动外壳上设有观察口。优选的,底座设有集丸口。优选的,除锈机处于竖直状态时,料口与集丸口相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钢丸自身的摩擦除锈,能够全面对钢丸表面除锈,且减小了对钢丸表面的损伤;2.更好的将铁锈和钢丸分离;3.可替换的滚动内壳,机械维修成本低;4.提高了生产效率。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除锈机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图4为转动轴和滚动内壳连接部位示意图。图中:1除锈机,2底座,11滚动外壳,1a第一侧盖,1b第二侧盖,111转动电机,112支撑装置,113活动销,114观察口,115料口,116废料口,12滚动内壳,121第一转动轴,122第二转动轴,123间隔层,124卡条,1201除锈仓,21集丸口,3收集装置,12a转动轴,12b侧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除锈机1由圆柱形的滚动外壳11和滚动内壳12组成,滚动内壳12设置在滚动外壳11内。滚动外壳11两顶面分别为第一侧盖1a和第二侧盖1b,第一侧盖1a上设有料口115和废料口116,第二侧盖1b上设有转动电机111和观察口114。滚动内壳12和滚动外壳11通过第一转动轴121和第二转动轴122连接,滚动内壳12与第一转动轴121和第二转动轴122连接方式为卡接,第二转动轴122连接转动电机111。滚动内壳12内部为除锈仓1201,第一转动轴121为中通结构,除锈仓1201通过第一转轴121的中通空间和料口115与滚动外壳11外界空间相通,;滚动内壳12壁上设有小孔,小孔的孔径均小于钢丸外径,滚动内壳12内壁上设有轴向的3个卡条124。卡条124两端分别与第一侧盖1a和第二侧盖1b相接,3个卡条124均匀的设置在滚动内壳12的内壁,卡条124凸出于内壁,其凸出的高度大于钢丸的外径,一般为钢丸半径1.5倍。除锈机1下部设有活动销113和支撑装置112,除锈机1能够绕活动销113转动,支撑装置112采用千斤顶,其伸长后能使除锈机1处于竖直位置,除锈机1竖直后,出料口115与集丸口21相对。在集丸口21下方设置收集装置3。使用一段时间后,滚动内壳12会有较大的磨损,为了能更好的工作需要更换滚动内壳。将第一转动轴121固定,打开并卸下第一侧盖1a,然后更换滚动内壳12,将新的滚动内壳12重新与第一转动轴121和第二转动轴122卡接,将料口115与第一转动轴121对齐,安装第一侧盖1a。如图4所示,滚动内壳12与第一转动轴121和第二转动轴122卡接部位架构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在此,转动轴12a为第一转动轴121或第二转动轴122,侧盖12b为第一侧盖1a或第二侧盖1b;转动轴12a与侧盖12b连接一端为齿状,侧盖12b设有与之匹配的凹槽,两者套接后齿轮相卡接。工作时,先将钢丸通过料口115放入除锈仓1201中。启动转动电机111,转动电机111转动后通过第二转动轴122带动滚动内壳12转动,同过卡条124将钢丸带动到较高位置,到达一定高度后钢丸滚下,如此,钢丸之间就会一直相互摩擦。钢丸上掉落的生锈物质则通过滚动内壳12上的开设的小口进入间隔层123。通过观察孔114观察除锈状况,达到要求后,关闭转动电机1111。用吸尘器通过废料口116将间隔层123中的铁锈清理,然后启动支撑装置112,将除锈机1竖起,钢丸就会沿着第一转动轴121中通空间经过料口115后离开除锈机1。重力作用下,钢丸直接经过集丸口21进入收集装置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丸除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丸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锈机(1)和底座(2);所述除锈机(1)由滚动外壳(11)和滚动内壳(12)组成;所述滚动外壳(11)的第二侧盖(1b)设有转动电机(111),滚动外壳(11)的第一侧盖(1a)设有料口(115);所述滚动外壳(11)下部设有废料口(116)、活动销(113)和支撑装置(112);所述滚动内壳(12)设置在所述滚动外壳(11)内部,两者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间隔层(123);所述滚动内壳(12)与所述滚动外壳(11)通过第二转动轴(122)和第一转动轴(12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1)为中通结构,第一转动轴(121)与料口(115)相连;所述转动电机(111)通过第二转动轴(122)转动滚动内壳(12);所述滚动内壳(12)上开设有小孔,滚动内壳(12)内部为除锈仓(1201),所述除锈仓(1201)通过第一转动轴(121)的中通空间和料口(115)与滚动外壳(11)外界空间相通,且设有轴向的卡条(124);所述第一侧盖(1a)通过铆钉固定在滚动外壳(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丸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锈机(1)和底座(2);所述除锈机(1)由滚动外壳(11)和滚动内壳(12)组成;所述滚动外壳(11)的第二侧盖(1b)设有转动电机(111),滚动外壳(11)的第一侧盖(1a)设有料口(115);所述滚动外壳(11)下部设有废料口(116)、活动销(113)和支撑装置(112);所述滚动内壳(12)设置在所述滚动外壳(11)内部,两者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间隔层(123);所述滚动内壳(12)与所述滚动外壳(11)通过第二转动轴(122)和第一转动轴(12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21)为中通结构,第一转动轴(121)与料口(115)相连;所述转动电机(111)通过第二转动轴(122)转动滚动内壳(12);所述滚动内壳(12)上开设有小孔,滚动内壳(12)内部为除锈仓(1201),所述除锈仓(1201)通过第一转动轴(121)的中通空间和料口(115)与滚动外壳(11)外界空间相通,且设有轴向的卡条(124);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行良
申请(专利权)人:郑行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