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及其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21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定子、转子和主轴,所述主轴的右端延伸至电机壳体外部形成与砂轮传动相连的动力输出端,在电机壳体的左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尖和向心推力轴承,顶尖与主轴同轴设置并且顶尖的尖部向右抵入主轴左端的中心孔内,向心推力轴承套接在顶尖上,所述向心推力轴承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了上述支撑结构的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因转子和定子接触而导致的损毁电机的风险。

A kind of precision grinding machine grinding head shaft structure and its motor end rotor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及其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及其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杭州产的精密平面磨床(型号MG7132),其磨头轴经常因电机转子和定子接触而造成损毁,这种精密平面磨床在电机输出轴上与砂轮连接的一端采用静压轴承结构,因静压轴承的轴向宽度尺寸明显的大于普通轴承的轴向宽度尺寸,因此这种精密平面磨床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与砂轮相对的一端并未设置轴承和支撑结构,在实际加工使用中,磨头轴会因振幅过大而造成转子对定子的擦伤致使电机短路烧损。从结构上分析,该电机的转子轴是一种悬臂轴形式,当电机转动时尤其是带上工作负荷时,该电机主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绕度,使得定子与转子接触。当电机长时间在工作负荷下运行时电机会因转子和定子接触而导致短路,损毁电机。因此,怎样才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电机转子和定子不易发生接触的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及其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成为有待本领域人员考虑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电机转子和定子不易发生接触的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及其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固定于电机壳体内壁上的定子、设置于定子内部的转子以及插接在转子上的主轴,所述主轴的右端延伸至电机壳体外部形成与砂轮传动相连的动力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电机壳体的左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顶尖和向心推力轴承,顶尖与主轴同轴设置并且顶尖的尖部向右抵入主轴左端的中心孔内,向心推力轴承套接在顶尖上,所述向心推力轴承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上。本技术方案中,在主轴的左侧设置一个顶尖并使得顶尖的尖部抵入主轴上的中心孔内,并且在顶尖上套接有向心推力轴承,将向心推力轴承固定于主轴的左侧。这样,顶尖可以起到调整主轴作用,能够使得主轴与定子之间具有更高的同轴度,主轴上动力输出端的砂轮能够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也可以降低因电机轴中心线偏移间隙过大而导致的转子和定子接触导致损毁电机的风险。在主轴旋转的同时顶尖也同步转动,可以降低电机功率的损耗。向心推力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可以方便调整顶尖与主轴的抵紧程度。作为优化,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尾部配重堵头和压盖,尾部配重堵头连接于电机壳体左端,并且在尾部配重堵头的中心位置沿其厚度方向开孔形成用于安装压盖的安装孔,压盖正对主轴设置并安装在尾部配重堵头上,在压盖上设有用于安装向心推力轴承的孔,向心推力轴承安装在压盖上。这样,使得整个电机的结构更加合理紧凑,顶尖和向心推力轴承安装更加方便,加工制造更加方便。尾部配重堵头可以使得电机头部和尾部重量分布更加合理,安装使用更加便利。作为优化,在压盖上的孔内向心推力轴承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这样,可是降低向心推力轴承发生轴向窜动的风险,使得顶尖对电机轴中心线偏移调整的效果更加稳定可靠。作为优化,所述主轴的左端向外延伸形成动力输出端并与位于定子左侧的风扇传动相连,并且在位于风扇的左侧的主轴上连接有锁紧螺母。这样,可以对电机内部进行吹气降温,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作为优化,所述风扇位于尾部配重堵头所具有的安装孔内,并且位于风扇左侧的压盖上设有同外部导通的通风孔。这样,使得电机内部与外界之间的气流交换更加顺畅,风扇的降温效果更好。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主轴,在所述主轴的动力输出端套接有静压轴承,并且静压轴承与电机壳体的右端相连,所述砂轮位于静压轴承的右侧;主轴的左端设置有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这样,相比于普通轴承,静压轴承可以降低电机功率的损耗。作为优化,所述主轴与砂轮之间设置有砂轮衬套,在位于砂轮衬套的右侧的主轴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这样,避免砂轮直接与主轴接触,可以保护砂轮。作为优化,所述砂轮衬套具有一个同砂轮的安装孔匹配的环形槽,砂轮安装于砂轮衬套的环形槽内。这样,可以减小砂轮因受力产生的偏斜量,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作为优化,所述静压轴承包括与电机壳体的右端连接的轴承座套、位于轴承座套内部的且套接于主轴的内轴承以及位于轴承座套内部的与内轴承连接的静压轴承油箱。作为优化,所述内轴承为对称设置的两个且静压轴承油箱位于两个内轴承之间。这样,静压轴承的受力效果更好,具有更好的轴承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固定于电机壳体1内壁上的定子2、设置于定子2内部的转子3以及插接在转子3上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右端延伸至电机壳体1外部形成与砂轮5传动相连的动力输出端,在电机壳体1的左侧设有支撑组件14,所述支撑组件14包括顶尖6和向心推力轴承7,顶尖6与主轴4同轴设置并且顶尖6的尖部向右抵入主轴4左端的中心孔内,向心推力轴承7套接在顶尖6上,所述向心推力轴承7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1上。本技术方案中,在主轴的左侧设置一个顶尖并使得顶尖的尖部抵入主轴上的中心孔内,并且在顶尖上套接有向心推力轴承,将向心推力轴承固定于主轴的左侧。这样,顶尖可以起到调整主轴作用,能够使得主轴与定子之间具有更高的同轴度,主轴上动力输出端的砂轮能够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也可以降低因电机轴中心线偏移间隙过大而导致的转子和定子接触导致损毁电机的风险。在主轴旋转的同时顶尖也同步转动,可以降低电机功率的损耗。向心推力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可以方便调整顶尖与主轴的抵紧程度。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14还包括尾部配重堵头8和压盖9,尾部配重堵头8连接于电机壳体1左端,并且在尾部配重堵头8的中心位置沿其厚度方向开孔形成用于安装压盖9的安装孔,压盖9正对主轴4设置并安装在尾部配重堵头8上,在压盖9上设有用于安装向心推力轴承7的孔,向心推力轴承7安装在压盖9上。这样,使得整个电机的结构更加合理紧凑,顶尖和向心推力轴承安装更加方便,加工制造更加方便。尾部配重堵头可以使得电机头部和尾部重量分布更加合理,安装使用更加便利。本具体实施方案中,在压盖9上的孔内向心推力轴承7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0。这样,可是降低向心推力轴承发生轴向窜动的风险,使得顶尖对电机轴中心线偏移调整的效果更加稳定可靠。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轴4的左端向外延伸形成动力输出端并与位于定子2左侧的风扇11传动相连,并且在位于风扇11的左侧的主轴4上连接有锁紧螺母10。这样,可以对电机内部进行吹气降温,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风扇11位于尾部配重堵头8所具有的安装孔内,并且位于风扇11左侧的压盖9上设有同外部导通的通风孔。这样,使得电机内部与外界之间的气流交换更加顺畅,风扇的降温效果更好。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包括主轴4,在所述主轴4的动力输出端套接有静压轴承12,并且静压轴承12与电机壳体1的右端相连,所述砂轮5位于静压轴承12的右侧;主轴4的左端设置有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这样,相比于普通轴承,静压轴承可以降低电机功率的损耗。本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结构及其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固定于电机壳体(1)内壁上的定子(2)、设置于定子(2)内部的转子(3)以及插接在转子(3)上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右端延伸至电机壳体(1)外部形成与砂轮(5)传动相连的动力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电机壳体(1)的左侧设有支撑组件(14),所述支撑组件(14)包括顶尖(6)和向心推力轴承(7),顶尖(6)与主轴(4)同轴设置并且顶尖(6)的尖部向右抵入主轴(4)左端的中心孔内,向心推力轴承(7)套接在顶尖(6)上,所述向心推力轴承(7)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固定于电机壳体(1)内壁上的定子(2)、设置于定子(2)内部的转子(3)以及插接在转子(3)上的主轴(4),所述主轴(4)的右端延伸至电机壳体(1)外部形成与砂轮(5)传动相连的动力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在电机壳体(1)的左侧设有支撑组件(14),所述支撑组件(14)包括顶尖(6)和向心推力轴承(7),顶尖(6)与主轴(4)同轴设置并且顶尖(6)的尖部向右抵入主轴(4)左端的中心孔内,向心推力轴承(7)套接在顶尖(6)上,所述向心推力轴承(7)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4)还包括尾部配重堵头(8)和压盖(9),尾部配重堵头(8)连接于电机壳体(1)左端,并且在尾部配重堵头(8)的中心位置沿其厚度方向开孔形成用于安装压盖(9)的安装孔,压盖(9)正对主轴(4)设置并安装在尾部配重堵头(8)上,在压盖(9)上设有用于安装向心推力轴承(7)的孔,向心推力轴承(7)安装在压盖(9)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压盖(9)上的孔内向心推力轴承(7)的左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0)。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精密磨床磨头轴电机端转子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的左端向外延伸形成动力输出端并与位于定子(2)左侧的风扇(11)传动相连,并且在位于风扇(11)的左侧的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宝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