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16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包括进料箱,本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通过第二减速电机带动筛料筒转动对砂砾进行粗筛选,分层筛选,筛板转动配合升降对砂砾进行二次筛选,提高砂砾的筛料效率和质量,进料斗和卸渣板可进行翻转调节,便于筛料筒上侧和内侧的粗渣排出,通过第一减速电机带动外管和内管进行转动,使筛板随着内管在滑座内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下料板落下的砂均匀分布在筛板上,配合筛板竖直方向的运动,使砂砾快速经过筛板,提高了筛砂的效率,通过隔板实现粗砂和细砂的分隔,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筛沙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更加方便。

A sanding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
技术介绍
砂砾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一般建筑工人需要通过筛砂装置将砂堆进行筛选,以便选出不同粗细颗粒的砂砾,将适合的砂砾用于建筑施工,传统的晒砂装置一般由一个网状门板和门板支架组成,工人们通过门板支架将网状门板支撑起来,利用锹将砂抛向网状门板,砂撞击网状门板并过滤,这样来得到适合建筑施工的砂砾材料,然而这种筛砂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筛砂效率也低下,降低施工的进度,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多级筛选,速度快,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包括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进料箱的后侧面轴孔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通过支撑板固定有筛料筒,所述筛料筒的侧面均匀布满筛孔,所述支撑板不少于四个,且不少于四个的支撑板沿转轴的侧面周向等角度分布,所述转轴的端部与进料箱后侧面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二减速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进料箱的后侧面,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进料箱的四角底部均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内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的轴孔内转动连接有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插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上端设有筛板。通过第二减速电机工作带动筛料筒随转轴转动,从进料箱上侧进入的粗砂竖直方向上经过筛料筒的侧面两次,达到对砂砾的粗筛选,再经过转动的筛板进行细筛选,两次筛选,提高筛砂的效率,同时筛料筒的转动形成拨动力,有利于粗砂的下落,避免阻塞,无需反复清理,保证了砂流输送下落的稳定性,有利于筛料筒的长久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箱为上下端敞口的箱体,进料箱下端左右侧相对固定有倾斜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大于三十度且小于六十度。相对的两块下料板形成窄的下料缝,砂流在排出下料缝时形成竖直方向的条形砂带,条形砂带朝筛板的直径竖直下落,在筛板上形成相对均匀的砂膜,便于后续筛板转动使可以有效的使粗砂和洗砂沿半径方向进行分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箱上端敞口处的左右两侧相对铰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与筛料筒的外侧面接触,所述进料斗的上侧面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不少于四个,且不少于四个的挂钩对称分布在进料斗的两侧。进料斗可进行翻转抬起,可有效去除筛料筒上侧的料渣,放入砂料时倾斜的进料斗由于重力下压,充分的与筛料筒接触,不会出现漏砂的情况,通过挂钩挂至在进料箱的侧面,工艺简单,加工难度小,生产更为方便,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箱前侧与筛料筒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形的卸渣口,所述卸渣口内相对设有弧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卸渣板,所述卸渣板的外侧面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位于卸渣板前侧面中部靠上的位置。卸渣板与滑槽滑动连接,可直接向上取下,亦可通过翻转的方式实现打开,便于筛料筒内侧的粗砂砾排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与导向杆滑动连接的滑座,所述筛板的边缘卡至滑座的卡槽内,同一侧的两个滑座通过连接臂固定相连,所述进料箱的两侧面均设有驱动臂与连接臂固定相连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且所述驱动气缸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外部气源通过气管相连接。驱动气缸工作带动连接臂和滑槽进行升降运动,可使筛板的随滑座进行上下运动,避免砂料在筛板上停留,便于砂料顺畅的穿过筛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料筒为前后端敞口的圆筒,所述筛料筒前后端对应的进料箱内侧面设有延伸至筛料筒内的内环板,且内环板的直径略小于筛料筒的直径。两块内环板插入筛料筒的两端内侧,内环板对筛料筒起到限位支撑作用,有效避免筛料筒移位造成的筒体破损,延长筛料筒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使用更加方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的下端外侧面固定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隔板下表面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减速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隔板的下表面。第一减速电机工作后,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外管进行转动,由此为筛板的转动提供结构支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的上端内侧插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下端两侧相对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块,所述外管上端内侧面与滑块相对的位置设有滑轨,且所述内管下端的滑块与外管上端内侧面的滑轨配合安装。内管和外管通过滑块和滑轨滑动连接,使内管和外管同步转动,且筛板在进行升降时内管可随筛板进行移动,内管的滑块沿外管内侧滑轨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外管高度位置不需要发生变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管的上端贯穿筛板中部的通孔,且内管的上端外侧与筛板中部的通孔间隙配合安装,所述内管的上端设有伞状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侧边沿与筛板的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筛板上侧的内管侧面均匀的分布有侧孔,所述侧孔的孔径小于筛料筒侧面的筛孔孔径。挡板避免砂料直接落入内管,使得砂流均匀的分布在筛板的上表面,随筛板的转动形成径向的分层,粗砂由于质量大聚集在筛板的内侧,沿侧孔进入到内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板为锥形板,所述筛板的外侧锥面上设有环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高度大于五厘米且小于十五厘米。锥形的筛板有利于相对大质量的砂砾向内侧聚集,筛板转动配合升降对砂砾进行二次筛选,提高砂砾的筛料效率和质量,环形的侧板起到隔挡作用,可防止从筛板下落的砂流飘洒至隔板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通过第二减速电机带动筛料筒转动对砂砾进行粗筛选,分层筛选,筛板转动配合升降对砂砾进行二次筛选,提高砂砾的筛料效率和质量,进料斗和卸渣板可进行翻转调节,便于筛料筒上侧和内侧的粗渣排出,通过第一减速电机带动外管和内管进行转动,使筛板随着内管在滑座内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下料板落下的砂均匀分布在筛板上,配合筛板竖直方向的运动,使砂砾快速经过筛板,提高了筛砂的效率,通过隔板实现粗砂和细砂的分隔,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筛沙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纵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箱、101进料斗、102挂钩、103下料板、104内环板、105滑槽、2控制开关、3转轴、301支撑板、302筛料筒、4导向杆、401滑座、402连接臂、5隔板、6外管、601皮带轮、602滑轨、7内管、701滑块、702挡板、703侧孔、8筛板、801侧板、9第一减速电机、10皮带、11驱动气缸、12卸渣板、13把手、14第二减速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包括进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进料箱(1)的后侧面轴孔内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侧面通过支撑板(301)固定有筛料筒(302),所述筛料筒(302)的侧面均匀布满筛孔,所述支撑板(301)不少于四个,且不少于四个的支撑板(301)沿转轴(3)的侧面周向等角度分布,所述转轴(3)的端部与进料箱(1)后侧面第二减速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4)通过螺栓固定在进料箱(1)的后侧面,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4)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进料箱(1)的四角底部均安装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的下端内侧固定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中部的轴孔内转动连接有外管(6),所述外管(6)的上端插接有内管(7),所述内管(7)的上端设有筛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的筛砂装置,包括进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的前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进料箱(1)的后侧面轴孔内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侧面通过支撑板(301)固定有筛料筒(302),所述筛料筒(302)的侧面均匀布满筛孔,所述支撑板(301)不少于四个,且不少于四个的支撑板(301)沿转轴(3)的侧面周向等角度分布,所述转轴(3)的端部与进料箱(1)后侧面第二减速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二减速电机(14)通过螺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玉高俊彪刘莉李娜陈瑞建庞红钱峰梁丽徐刚杨应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