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16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上料的工装循环皮带、上料结构、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自动检测结构及收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将叉形针原材料装入设备中的物料盒内,然后使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来实现机械自动控制工艺加工,从而实现各个工艺之间的自动循环运输一体式成型,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成型后的工艺指标标准化及统一性,生产效率是人工生产的7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Automatic machine of a forked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utomatic production machine, a forked needle comprises a chassis, the chassis is used for feeding the tooling cycle belt and a feeding structure, bending structure, flattening structure, trimming structure, pressure triangle CHONGKOU deburring structur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structure and materia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box of raw materials into equipment in the forked needle, then the use of automated production equipment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processing machinery,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ycle transport integrated molding process betwee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the technology of index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grity of the product after molding production. The efficiency is 7 times of manual produc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
本技术应用于无纺布行业,特别是指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
技术介绍
现有无纺布行业中的带有折角的叉形针,在其生产工艺中需要人工作业进行分离,人工分离时不能精确控制产品尺寸,产品成型后工艺指标无法统一标准,进而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通过使用将叉形针原材料装入设备中的物料盒内,然后使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来实现机械自动控制工艺加工,从而实现各个工艺之间的自动循环运输一体式成型,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成型后的工艺指标标准化及统一性,生产效率是人工生产的7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上料的工装循环皮带、上料结构、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自动检测结构及收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物料工装、用于将物料放置到所述物料工装上的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上料的丝杠、控制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及所述丝杠运动的伺服控制结构;所述工装循环皮带贯穿整个底架,所述物料工装在所述工装循环皮带的带动下依次向所述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及自动检测结构传送物料。进一步,所述折弯结构包括折弯支撑架、折弯气缸、折弯模具及第一定位工装,所述折弯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折弯气缸固定于所述折弯支撑架顶部,所述折弯模具固定于所述折弯气缸的底部,所述第一定位工装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定位工装将物料工装固定于所述折弯模具底部。进一步,所述压扁结构包括压扁支撑架、气液增压缸、压扁模具及第二定位工装,所述压扁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气液增压缸固定于所述压扁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压扁模具固定于所述气液增压缸的底部,所述第二定位工装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定位工装将所述物料工装固定于所述压扁模具底部。进一步,所述切齐结构包括切齐支撑架、切齐气缸、切齐模具及第三定位工装,所述切齐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切齐气缸固定于所述切齐支撑架顶部,所述切齐模具固定于所述切齐气缸的底部,所述第三定位工装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三定位工装将所述物料工装固定于所述切齐模具底部。进一步,所述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包括支架、铣刀气缸、铣刀及第四定位工装,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铣刀气缸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铣刀固定安装于所述铣刀气缸上,所述第四定位工装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四定位工装将所述物料工装固定于所述铣刀底部。进一步,所述自动检测结构包括检测器及第五定位工装,所述检测器及第五定位工装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上。进一步,所述收料结构包括料盒及下料结构,所述下料结构设于所述工装循环皮带底部,所述下料结构将工装循环皮带上的物料工装上的加工好的工件放置到所述料盒内。进一步,所述底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工装循环皮带末端的空置物料工装传送到所述工装循环皮带始端的工装升降气缸。更进一步,所述底架上设有自动控制系统,所述伺服控制结构、折弯气缸、第一定位工装、气液增压缸、第二定位工装、切齐气缸、第三定位工装、铣刀气缸、第四定位工装、检测器、第五定位工装、下料结构及工装升降气缸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通过使用将叉形针原材料装入设备中的物料盒内,然后使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来实现机械自动控制工艺加工,从而实现各个工艺之间的自动循环运输一体式成型,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成型后的工艺指标标准化及统一性,生产效率是人工生产的7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的结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叉形针自动生产机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图1、图2所示的叉形针自动生产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与各个结构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3,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包括:底架10,底架10上设有用于上料的工装循环皮带1、上料结构3、折弯结构4、压扁结构5、切齐结构6、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7、自动检测结构8及收料结构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2,上料结构3包括物料工装34、用于将物料放置到物料工装34上的第一夹爪31及第二夹爪35、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爪31及第二夹爪35上料的丝杠32、控制第一夹爪31、第二夹爪35及丝杠32运动的伺服控制结构3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工装循环皮带1贯穿整个底架10,物料工装34在工装循环皮带1的带动下依次向折弯结构4、压扁结构5、切齐结构6、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7及自动检测结构8传送物料。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2,底架10上还设有工装升降气缸2,工装升降气缸2用于将由工装循环皮带1带动循环回来的空置的物料工装34放置到工装循环皮带1的开始端,以便于进行下一工件的加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3,折弯结构4包括折弯支撑架43、折弯气缸41、折弯模具42及第一定位工装44,折弯支撑架43固定于底架10上,折弯气缸41固定于折弯支撑架43顶部,折弯模具42固定于折弯气缸41的底部,第一定位工装44固定于底架10上,第一定位工装44将物料工装34固定于折弯模具42底部;折弯模具42在折弯气缸41的带动下对物料工装34上的叉形针毛坯件进行折弯加工,加工完成后在工装循环皮带1的带动下被送到压扁结构5上进行压扁加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3,压扁结构5包括压扁支撑架53、气液增压缸51、压扁模具52及第二定位工装54,压扁支撑架53固定于底架10上,气液增压缸51固定于压扁支撑架53的顶部,压扁模具52固定于气液增压缸51的底部,第二定位工装54固定于底架10上,第二定位工装54将物料工装34固定于压扁模具52底部;将物料工装34固定好后,气液增压缸51带动压扁模具52对已经完成折弯工序的工件进行压扁,完成压扁后工装循环皮带1将物料工装带动到切齐结构6下方进行切齐加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3,切齐结构6包括切齐支撑架62、切齐气缸61、切齐模具63及第三定位工装64,切齐支撑架62固定于底架10上,切齐气缸61固定于切齐支撑架62顶部,切齐模具63固定于切齐气缸61的底部,第三定位工装64固定于底架10上,第三定位工装64将物料工装34固定于所述切齐模具63底部;切齐气缸61带动切齐模具63将工件上需要进行切齐的部分进行切齐,切齐完成后工装循环皮带1将物料工装34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上料的工装循环皮带、上料结构、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自动检测结构及收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物料工装、用于将物料放置到所述物料工装上的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上料的丝杠、控制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及所述丝杠运动的伺服控制结构;所述工装循环皮带贯穿整个底架,所述物料工装在所述工装循环皮带的带动下依次向所述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及自动检测结构传送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上料的工装循环皮带、上料结构、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自动检测结构及收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物料工装、用于将物料放置到所述物料工装上的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爪及第二夹爪上料的丝杠、控制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及所述丝杠运动的伺服控制结构;所述工装循环皮带贯穿整个底架,所述物料工装在所述工装循环皮带的带动下依次向所述折弯结构、压扁结构、切齐结构、压三角冲口去毛刺结构及自动检测结构传送物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结构包括折弯支撑架、折弯气缸、折弯模具及第一定位工装,所述折弯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折弯气缸固定于所述折弯支撑架顶部,所述折弯模具固定于所述折弯气缸的底部,所述第一定位工装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定位工装将物料工装固定于所述折弯模具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扁结构包括压扁支撑架、气液增压缸、压扁模具及第二定位工装,所述压扁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气液增压缸固定于所述压扁支撑架的顶部,所述压扁模具固定于所述气液增压缸的底部,所述第二定位工装固定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二定位工装将所述物料工装固定于所述压扁模具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形针自动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齐结构包括切齐支撑架、切齐气缸、切齐模具及第三定位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政睿达智能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