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04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包括模架以及设置在模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模柄、设置在模柄内的上撞钉和上退料块以及上模、设置在上模内的上模芯和退料块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内的多个撞钉。下模机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在下模板上的垫板、下模定位圈、下模、橡胶垫以及定位板。下模板通过下端面上设有的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垫板、下模定位圈、下模、橡胶垫、定位板后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大量的空间,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垫片反落料过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和质量。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进行落料,能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轴承的垫片在外圈内倾斜、翘曲,去除分选的工序,从而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效果。

An anti blanking device for bearing gas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blanking device for a bearing gasket, which comprises a mold frame and an upper die mechanism and a lower die mechanism arranged on a mold frame. The upper die mechanism includes a die handle, an upper impact pin and an upper return block set on the mold handle, an upper die, an upper mold core and a material returning block arranged in the upper die, and a plurality of bumps arranged in the upper mould plate. The lower die mechanism includes a cushion plate, a lower die positioning ring, a lower die, a rubber pad and a positioning plate which are set up on the lower template by the bottom and the bottom. The bolts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ower plate are passed through the cushion plate, the lower mold positioning ring, the lower die, the rubber pad and the positioning plate in turn.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a lot of space, saves manpower, shortens the blanking process of the gasket, saves time,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By adopting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bearing's gasket can be tilted and warped in the outer ring, and the sorting process can be eliminated,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艺的进步,工业产品对材质的加工需求开始逐步的提升,这就导致了新式工艺不断的出现来满足需求。现有技术中大多数轴承垫片的落料工艺都是传统的人工正落料方式,其主要缺点为:①落料过程繁琐,耗时长,需要分选料心。②原落料工艺使产品的质量没有达到最好。③由于产品的质量不是最好从而导致产品组装时产生垫片翘曲倾斜机率增大,因此摇臂滚针轴承组装过程的时间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人工落料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能缩短轴承垫片反落料过程、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产品质量的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包括模架以及设置在模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所述模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以及连接上模板、下模板的伸缩气缸。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穿的撞钉孔;所述下模板中间位置设有落料口。所述上模机构包括模柄、设置在模柄内的上撞钉和上退料块以及上模、设置在上模内的上模芯和退料块以及设置在上模板内的多个撞钉。所述模柄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的上端面;所述模柄上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通孔,下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安装槽,模柄通孔与模柄安装槽连通;所述上退料块设置在模柄下端面上的模柄安装槽内;所述上撞钉由上至下插置在模柄的撞钉孔内,上撞钉的下端抵在上退料块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的下端面上,上模上端面设有上模安装槽,下端面上设有上模通孔,上模安装槽与上模通孔连通;所述上模芯和退料块上下层叠后设置在上模的上模安装槽内,退料块穿过上模的上模通孔后凸出在上模下端面上;所述撞钉上端抵在上退料块的下端面上,撞钉下端由上至下穿过上模板上的撞钉孔、上模芯。所述下模机构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在下模板上的垫板、下模定位圈、下模、橡胶垫以及定位板;所述下模板通过下端面上设有的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垫板、下模定位圈、下模、橡胶垫、定位板后固定。所述垫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上,垫板中间设有圆形的垫板通孔;所述下模定位圈上端面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橡胶垫中间设有橡胶垫通孔;所述定位板上中间设有定位板通孔;所述下模为圆柱结构,上端面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的下模通孔;所述下模由下至上穿过下模的定位孔、橡胶垫的橡胶垫通孔直至定位板上的定位板通孔内;所述下模的下模通孔圆心、垫板的垫板通孔圆心以及下模板上的落料口圆心均在同一轴线上,且下模通孔、垫板通孔、落料口的内孔孔径相等。所述上模芯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型圆柱体,包括上侧的上模芯承接台和下侧的上模芯凸块,上模芯承接台的外沿上设有多个上模芯通孔;所述退料块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型圆柱体,包括上侧的退料块承接台和下侧的退料块凸块,退料块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的退料块通孔;所述上模芯和退料块上下层叠后设置在上模的上模安装槽内,退料块的退料块凸块穿过上模的上模通孔后凸出在上模下端面上,上模芯的上模芯凸块滑动配合在退料块的退料块通孔内。所述撞钉上端抵在上退料块的下端面上,撞钉下端由上至下穿过上模板上的撞钉孔、上模芯承接台上的上模芯通孔后抵在退料块的退料块承接台上端面上。所述下模定位圈的定位孔包括上端面上的上定位孔以及下端面上的下定位孔,上定位孔孔径小于下定位孔孔径;所述下模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形圆柱结构,包括上侧的下模凸块以及下侧的下模安装台;所述下模由下至上配合在上模定位圈内,上侧的下模凸块由下至上穿过下模定位圈的上定位孔、橡胶垫的橡胶垫通孔直至定位板上的定位板通孔内,下侧的下模安装台配合连接在下模定位圈的下定位孔内;所述下模的下模通孔圆心、垫板的垫板通孔圆心以及下模板上的落料口圆心均在同一轴线上,且下模通孔、垫板通孔、落料口的内孔孔径相等。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料带置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节省了大量的空间,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垫片反落料过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和质量。(2)采用本技术的装置进行落料,能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轴承的垫片在外圈内倾斜、翘曲,去除分选的工序,从而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模架的上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模架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上模机构的模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图2中上模机构的模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图2中上模机构的上模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图2中上模机构的上模结构示意图二。图9为图2中上模机构的上模芯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2中上模机构的退料块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中下模机构的垫板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2中下模机构的下模定位圈结构示意图一。图13为图2中下模机构的下模定位圈结构示意图二。图14为图2中下模机构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2中下模机构的橡胶垫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2中下模机构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包括模架1以及设置在模架1上的上模机构2和下模机构3。模架1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以及连接上模板1-1、下模板1-2的伸缩气缸1-3。下模板1-2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料带置架1-4。上模板1-1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穿的撞钉孔1-1-1。下模板1-2中间位置设有落料口1-2-1。上模机构2包括模柄2-1、设置在模柄2-1内的上撞钉2-2和上退料块2-3以及上模2-4、设置在上模2-4内的上模芯2-5和退料块2-6以及设置在上模板1-1内的多个撞钉2-7。模柄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上端面。模柄2-1上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通孔2-1-1,下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安装槽2-1-2,模柄通孔2-1-1与模柄安装槽2-1-2连通。上退料块2-3设置在模柄2-1下端面上的模柄安装槽2-1-2内。上撞钉2-2由上至下插置在模柄2-1的撞钉孔1-1-1内,上撞钉2-2的下端抵在上退料块2-3的上端面上。上模2-4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下端面上,上模2-4上端面设有上模安装槽2-4-1,下端面上设有上模通孔2-4-2,上模安装槽2-4-1与上模通孔2-4-2连通。上模芯2-5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型圆柱体,包括上侧的上模芯承接台2-5-1和下侧的上模芯凸块2-5-2,上模芯承接台2-5-1的外沿上设有多个上模芯通孔2-5-3。退料块2-6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型圆柱体,包括上侧的退料块承接台2-6-1和下侧的退料块凸块2-6-2,退料块2-6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的退料块通孔2-6-3。上模芯2-5和退料块2-6上下层叠后设置在上模2-4的上模安装槽2-4-1内,退料块2-6的退料块凸块2-6-2穿过上模2-4的上模通孔2-4-2后凸出在上模2-4下端面上,上模芯2-5的上模芯凸块2-5-2滑动配合在退料块2-6的退料块通孔2-6-3内。撞钉2-7上端抵在上退料块2-3的下端面上,撞钉2-7下端由上至下穿过上模板1-1上的撞钉孔1-1-1、上模芯承接台2-5-1上的上模芯通孔2-5-3后抵在退料块2-6的退料块承接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1)以及设置在模架(1)上的上模机构(2)和下模机构(3);所述模架(1)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以及连接上模板(1‑1)、下模板(1‑2)的伸缩气缸(1‑3);所述上模板(1‑1)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穿的撞钉孔(1‑1‑1);所述下模板(1‑2)中间位置设有落料口(1‑2‑1);所述上模机构(2)包括模柄(2‑1)、设置在模柄(2‑1)内的上撞钉(2‑2)和上退料块(2‑3)以及上模(2‑4)、设置在上模(2‑4)内的上模芯(2‑5)和退料块(2‑6)以及设置在上模板(1‑1)内的多个撞钉(2‑7);所述模柄(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上端面;所述模柄(2‑1)上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通孔(2‑1‑1),下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安装槽(2‑1‑2),模柄通孔(2‑1‑1)与模柄安装槽(2‑1‑2)连通;所述上退料块(2‑3)设置在模柄(2‑1)下端面上的模柄安装槽(2‑1‑2)内;所述上撞钉(2‑2)由上至下插置在模柄(2‑1)的撞钉孔(1‑1‑1)内,上撞钉(2‑2)的下端抵在上退料块(2‑3)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2‑4)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下端面上,上模(2‑4)上端面设有上模安装槽(2‑4‑1),下端面上设有上模通孔(2‑4‑2),上模安装槽(2‑4‑1)与上模通孔(2‑4‑2)连通;所述上模芯(2‑5)和退料块(2‑6)上下层叠后设置在上模(2‑4)的上模安装槽(2‑4‑1)内,退料块(2‑6)穿过上模(2‑4)的上模通孔(2‑4‑2)后凸出在上模(2‑4)下端面上;所述撞钉(2‑7)上端抵在上退料块(2‑3)的下端面上,撞钉(2‑7)下端由上至下穿过上模板(1‑1)上的撞钉孔(1‑1‑1)、上模芯(2‑5);所述下模机构(3)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在下模板(1‑2)上的垫板(3‑1)、下模定位圈(3‑2)、下模(3‑3)、橡胶垫(3‑4)以及定位板(3‑5);所述下模板(1‑2)通过下端面上设有的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垫板(3‑1)、下模定位圈(3‑2)、下模(3‑3)、橡胶垫(3‑4)、定位板(3‑5)后固定;所述垫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1‑2)上,垫板(3‑1)中间设有圆形的垫板通孔(3‑1‑1);所述下模定位圈(3‑2)上端面上设有定位孔(3‑2‑1);所述橡胶垫(3‑4)中间设有橡胶垫通孔(3‑4‑1);所述定位板(3‑5)上中间设有定位板通孔(3‑5‑1);所述下模(3‑3)为圆柱结构,上端面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的下模通孔(3‑3‑1);所述下模(3‑3)由下至上穿过下模(3‑3)的定位孔(3‑2‑1)、橡胶垫(3‑4)的橡胶垫通孔(3‑4‑1)直至定位板(3‑5)上的定位板通孔(3‑5‑1)内;所述下模(3‑3)的下模通孔(3‑3‑1)圆心、垫板(3‑1)的垫板通孔(3‑1‑1)圆心以及下模板(1‑2)上的落料口(1‑2‑1)圆心均在同一轴线上,且下模通孔(3‑3‑1)、垫板通孔(3‑1‑1)、落料口(1‑2‑1)的内孔孔径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垫片反落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架(1)以及设置在模架(1)上的上模机构(2)和下模机构(3);所述模架(1)包括上模板(1-1)、下模板(1-2)以及连接上模板(1-1)、下模板(1-2)的伸缩气缸(1-3);所述上模板(1-1)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贯穿的撞钉孔(1-1-1);所述下模板(1-2)中间位置设有落料口(1-2-1);所述上模机构(2)包括模柄(2-1)、设置在模柄(2-1)内的上撞钉(2-2)和上退料块(2-3)以及上模(2-4)、设置在上模(2-4)内的上模芯(2-5)和退料块(2-6)以及设置在上模板(1-1)内的多个撞钉(2-7);所述模柄(2-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上端面;所述模柄(2-1)上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通孔(2-1-1),下端面中心位置上设有模柄安装槽(2-1-2),模柄通孔(2-1-1)与模柄安装槽(2-1-2)连通;所述上退料块(2-3)设置在模柄(2-1)下端面上的模柄安装槽(2-1-2)内;所述上撞钉(2-2)由上至下插置在模柄(2-1)的撞钉孔(1-1-1)内,上撞钉(2-2)的下端抵在上退料块(2-3)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2-4)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模板(1-1)的下端面上,上模(2-4)上端面设有上模安装槽(2-4-1),下端面上设有上模通孔(2-4-2),上模安装槽(2-4-1)与上模通孔(2-4-2)连通;所述上模芯(2-5)和退料块(2-6)上下层叠后设置在上模(2-4)的上模安装槽(2-4-1)内,退料块(2-6)穿过上模(2-4)的上模通孔(2-4-2)后凸出在上模(2-4)下端面上;所述撞钉(2-7)上端抵在上退料块(2-3)的下端面上,撞钉(2-7)下端由上至下穿过上模板(1-1)上的撞钉孔(1-1-1)、上模芯(2-5);所述下模机构(3)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在下模板(1-2)上的垫板(3-1)、下模定位圈(3-2)、下模(3-3)、橡胶垫(3-4)以及定位板(3-5);所述下模板(1-2)通过下端面上设有的螺栓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垫板(3-1)、下模定位圈(3-2)、下模(3-3)、橡胶垫(3-4)、定位板(3-5)后固定;所述垫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模板(1-2)上,垫板(3-1)中间设有圆形的垫板通孔(3-1-1);所述下模定位圈(3-2)上端面上设有定位孔(3-2-1);所述橡胶垫(3-4)中间设有橡胶垫通孔(3-4-1);所述定位板(3-5)上中间设有定位板通孔(3-5-1);所述下模(3-3)为圆柱结构,上端面上设有由上至下贯穿的下模通孔(3-3-1);所述下模(3-3)由下至上穿过下模(3-3)的定位孔(3-2-1)、橡胶垫(3-4)的橡胶垫通孔(3-4-1)直至定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容天乐东方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