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动植物废弃物工厂化栽培褐菇王的培养基和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2907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动植物废弃物工厂化栽培褐菇王培养基及其技术方法,经制备原料、混合建堆、前发酵、菇房上料、巴氏消毒、后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培养基配方主要由玉米秸秆20~26%、麦草20~26%、鸡粪28~32%、马粪14~18%、豆粕3~4%、石膏CaSO↓[4]1~2%、石灰CaO2~3%组成,采用动植物废弃物栽培培养基工厂化栽培褐菇王,二次发酵培养基,现代菇房工厂化栽培,控制环境因子,创造有利于褐菇王生长生态环境,有效增加褐菇王的营养成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菌类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白蘑菇生产大多用人工混料,劳动强度大、且不均匀;没有巴氏消毒条件,不能彻底杀灭杂菌、害虫,生产中须施农药,不能保证达到绿色有机食品指标,一般采用一次发酵,生物转化率低;多采用大棚生产,不能精确控温、控湿,产量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以植物秸杆、动物粪源为主要原料,采用可控环境因子工厂化栽培褐菇王技术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工厂化栽培褐菇王培养基的工艺流程制备原料→混合建堆→前发酵→菇房上料→巴氏消毒→后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采收。培养基配方玉米秸杆20~26%、麦草20~26%、鸡粪28~32%、马粪14~18%、豆粕3~4%、石膏CaSO41~2%、石灰CaO2~3%。利用动植物废弃物工厂化栽培褐菇王由以下技术方法制备(1)制备原料选择干燥、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杆切成10~20cm长度,麦草可直接使用,预湿,常温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淋水,堆放2~3天,玉米秸杆和麦草含水量19~21%,马粪粉碎9~12目,鸡粪直接使用。(2)前发酵堆料a、切断的玉米秸杆和麦草预湿,堆放2~3天,含水量19~21%;b、粪预堆,适于马粪和鸡粪,粪源比3∶2,预堆7~10天,50~60℃,含水量48~52%,3~5天翻堆2次;c、堆料,选铺一层26~30cm的切碎玉米秸杆和麦草1∶1,然后铺粪,厚度13~14cm,交替铺层,堆料体积2~2.2m×1.8m~2.0m×60m~70m,草粪比4∶3;d、翻料,发酵时间20天,由20DE成型机自动翻料,第一次翻料加入CaSO4石膏粉1~2%,加水,含水量66~88%,第二次翻料加入CaO石灰粉2~3%,加水,含水量65~67%,发酵结束,含水量64~66%,PH值7.8~8.2;(3)后发酵,将发酵好的培养基运入菇房上料,采用铲车、料斗、传送带、上料机、联动作业,上料厚度30~40cm,靶平;a、升温,加温至60~62℃,恒温4~8h,巴氏消毒灭菌;b、持温,通风降温48~51℃,时间7~8天;c、降温,先降温42~45℃,通风降温25~28℃;d、发酵后的培养菌料呈黑褐色,有香味,无氨味,含水量68~72%,含氮量0.02~0.04%,PH值7.5~7.8,发酵料层厚28~35cm;(4)工厂化栽培a、播种,播褐菇王菌种(Agaricus bisporus),英文Portabella时,培养菌料含水量68~72%,含氮量2~2.4%,PH值7.6~7.8,NH3含量在6~9ppm以下,采用机械播菌种为0.5~0.6kg/m2。b、发酵,发菌温度20~25℃,相对湿度70~75%,时间20~25天。c、覆土,当菌丝长满培养料时及时覆土,覆土用草炭土,每30m3草炭土,加石灰粉3吨,覆土层厚3.5~5cm,PH值7.8~8.2。覆土颗粒中Φ1cm占30%,Φ0.5cm占30%,Φ0.3~Φ0.5cm占40%。每天每平方米培养料浇水1.5~2L,第6天停止浇水,覆土层含水量6~8%,第8~10天菌丝长出草炭层。d、出菇管理,当菌丝长出草炭层后降温至12~17℃,加大通风量及浇水,菌丝扭结成菇蕾,增加空气湿度至85~90%,保持3天,10天后开始采收,菇盖直径8~20cm,不能全开伞。e、采收及清床,采收分3~4潮,每潮采完后,清床,把烂菇、死菇、病菇及菇根清理干净、提温,为下一潮出菇作准备。平均每平方米采收25~30kg,采收后立即包装,运送保鲜库贮藏。1、培养基中的玉米秸杆、麦草主要提供构建蘑菇细胞的碳源,鸡粪、马粪、豆粕主要提供构建蘑菇细胞的氮源,鸡粪氮肥足、发热快、温度高,马粪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通气好、富有弹性,保温、保水性能好,选用两种动物粪源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氮源及其透气性,发酵快,温度高,腐熟性好;石膏CaSO4起到提供钙元素,增加培养料持水透气性,保护菌丝和调节PH值作用。石灰CaO溶水后生成氢氧化钙Ca(OH)2,可加速草料软化,促进草料分解及消毒杀菌,同时还起到补钙和调节PH值作用,培养料发酵前,氮的总含量为1.4~1.5%,碳氮比约30∶1,PH值约8.2~8.5。2、褐菇王生产采用二次发酵工艺,配合巴斯德消毒,可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湿孢病菌、疣孢霉、食霉菌螨、腐食性螨,增加有益微生物。消除有害物质,增加培养料营养和透气保水性,可大幅提高生物转化率,从而提高产量。由于巴氏消毒,彻底杀死了各种杂菌,虫卵,在栽培过程中可少施或不施农药,这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作物的必要条件。3、利用粪草中的高、中温微生物并促进其新陈代谢活动。在代谢活动过程中一方面分解转化粪草中复杂的有机物为简单的物质;另一方面,产生热量使料温不断升高,软化粪草、消除臭味,使之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并杀灭害虫与杂菌、使培养料达到初步的消毒效果。由于培养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藻状菌、腐殖霉、某些放线菌皆为好气性微生物,所以在堆料过程中,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并掌握好培养料内的水分和通风状况,使好气性微生物得到充分活力。本专利技术中粪草比3∶4,粪源少、草质多通气性良好。4、后发酵在菇房内进行,是为了防止发酵好的培养料在运输和菇房进料过程中被污染。后发酵是在控温条件下,利用好气嗜热微生物在48~50℃温度下发酵,进一步分解复杂有机物,将简单的糖类和速效氮转变为菌体蛋白,最终为蘑菇所吸收。同时消除培养料中的游离氨和容易引起杂菌滋生的糖类。在后发酵过程中利用巴斯德消毒原理,更彻底地杀死不利于蘑菇生长的杂菌、害虫,最终使得经过发酵的培养基成为有利于蘑菇生长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更有效地增加蘑菇可利用的营养。5、采用现代菇房,立体栽培。每个菇房设有独立的空调机,空调机可以调节菇房的温度,相对湿度,通过改变新鲜空气的比例,调节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蒸气进行巴氏消毒和菇房加湿。每个空调机由一个智能控制柜进行自动控制,也可手动控制。可设定控制参数,能显示设定的参数,实际的参数,包括室温、相对湿度、料温、通风比例等。每个菇房根据蘑菇生长所处的不同阶段独立控制,互不干扰,利用现代菇房栽培,为蘑菇生长创造最佳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实现精准农业生产,保证褐菇王高产、优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利用动植物废弃物工厂化栽培褐菇王培养基,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重量份)玉米秸杆20Kg、麦草20Kg、鸡粪28Kg、马粪14Kg、豆粕3Kg、石膏CaSO41Kg、石灰CaO2Kg;利用动植物废弃物工厂化栽培褐菇王培养基,,由以下技术方法制备(1)制备原料选择干燥、新鲜、无霉烂的玉米秸杆20Kg切成10~20cm长度,麦草20Kg可直接使用,预湿,常温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淋水,堆放2~3天,玉米秸杆和麦草含水量19~21%,马粪14Kg粉碎9~12目,鸡粪直接使用;(2)前发酵堆料 a、切断的玉米秸杆20Kg和麦草20Kg预湿,堆放2~3天,含水量19~21%;b、粪预堆,适于马粪14Kg和鸡粪28Kg,粪源比3∶2,预堆7~10天,50~60℃,含水量48~52%,3~5天翻堆2次;c、堆料,选铺一层26~30cm的切碎玉米秸杆20Kg和麦草20Kg,然后铺粪,厚度13~14cm,交替铺层,堆料体积2~2.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动植物废弃物工厂化栽培褐菇王培养基,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重量计):玉米秸杆20~26%麦草20~26%鸡粪28~32%马粪14~18%豆粕3~4%石膏CaSO↓[4]1~2%石灰CaO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令黄名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