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641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早餐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锅具加热的加热部;煎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煎食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煮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煮食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加热部连接,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煎食指令时,控制加热部以煎食加热模式运行,在接收到煮食指令时,控制加热部以煮食加热模式运行。本方案提供的早餐机,相对于现有早餐机中底座对多个锅具以单一模式同时加热的方式而言,更能够保证产品的煎、煮口感,真正意义上解决用户多方面的烹饪需求。

Breakfast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reakfast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for heating with heating of the pan fried food; key for response to action to the pressing on or touch operation, the frying instructions sent to the control device; cooking key for response to action to press on or touch operation, the cooking instructions sent to the control device;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hea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is configured to receive instruction in fried food, fried food to control the heating operation of the heating mode, receiving cooking instructions, controlling the heating of cooking and heating mode of operation. The breakfast machine provided by this scheme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e existing breakfast machine in the way of single mode and hea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nsure the frying and boiling taste of the product, and solve the cooking needs of users in a real sen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早餐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早餐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早餐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专门用于烹煮早餐的多功能早餐机产品,该早餐机包括底座及底座上摞放设置的煮锅体、蒸锅体和煎锅体,利用底座对位于最底端的煮锅体供热,使热量向上依次传递实现对各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该设备存在烹煮口感不佳的问题,因而限制了此产品在市场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早餐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早餐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锅具加热的加热部;煎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煎食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煮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煮食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煎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煎食加热模式运行,在接收到所述煮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煮食加热模式运行;所述锅具,包括煎锅和煮锅,所述煎锅和所述煮锅择一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上。本技术提供的早餐机,用户可根据烹饪需求通过按压或触摸煮食键或煎食键的方式相应控制加热部以煮食加热模式运行或以煎食加热模式运行,由于实现煎、煮功能在火力等因素上的要求不尽相同,本方案通过对加热部的运行模式进行区分,相对于现有早餐机中底座对多个锅具以单一模式同时加热的方式而言,更能够保证产品的煎、煮口感,真正意义上解决用户多方面的烹饪需求,例如,满足消费者对于粥和煎鸡蛋早餐搭配的烹饪需求,实现产品的多功能烹饪。且通过设置煎锅和煮锅择一以可拆卸地方式设置在加热部上,这样可根据需求使煮锅和煎锅中的任意一个与底座配合使用以满足煮或煎的烹饪功能,且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早餐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煮锅的锅口口径和所述煎锅的锅口口径相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早餐机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盖口部位与所述煮锅的锅口适配,并与所述煎锅的锅口适配,使所述上盖适于与所述煮锅和所述煎锅中的任意一个盖合。在本方案中,设置上盖的盖口部位与煮锅的锅口适配,并与煎锅的锅口适配,使上盖可与煮锅和煎锅通配,相对于设计多个上盖分别与煮锅和煎锅适配的方案而言,有效精简了产品组成部件,实现降低产品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早餐机还包括:蒸笼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与所述上盖相盖合的所述煮锅或所述煎锅中,且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适于容纳食物的蒸食空间。在本方案中,设置蒸笼隔板可拆卸地位于煮锅或煎锅中,以根据需求形成煎锅+蒸笼隔板+上盖的使用搭配,及煮锅+蒸笼隔板+上盖的使用搭配,提高产品的使用便利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煮锅及所述煎锅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蒸笼隔板的支撑部。在本方案中,在煮锅及煎锅中分别设置用于支撑蒸笼隔板的支撑部,利用支撑部对蒸笼隔板进行支撑,可以确保蒸笼隔板在煮锅或煎锅内稳定,避免蒸笼隔板下沉导致蒸食空间内的食物与水接触,提高蒸食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笼隔板的直径与所述上盖的盖口部位的外径相同;所述上盖与所述煮锅或所述煎锅盖合时,所述上盖的盖口部位内嵌于与之盖合的所述煮锅或所述煎锅中,并压在所述蒸笼隔板上相对邻近所述蒸笼隔板边沿的位置处。在本方案中,设置上盖盖口部位的直径与蒸笼隔板的直径相同,对于上盖的盖口部位与煮锅及煎锅适配的方案而言,可使得蒸笼隔板相应与煮锅及煎锅形成适配关系,以利于蒸笼隔板与煮锅及煎锅通配,进一步丰富产品的使用场景,提高产品使用便利性,此外,该方案中,在上盖与煮锅和煎锅中的一个盖合时,使上盖盖口部位内嵌于煮锅和煎锅中的一个中,并压在蒸笼隔板的邻近边沿的位置处,这样可以实现蒸食空间的最大化,且对于塑料材质的上盖而言,可以避免上盖与煎锅或煮锅直接接触导热,从而避免煎锅或煮锅向上盖直接导热而导致塑料材质的上盖过热变形、过热熔化的问题,另外,对于将包含上盖、蒸笼隔板及煎锅或煮锅产品进行打包外带的情况而言,可利用上盖对蒸笼隔板进行压紧以对蒸笼隔板有效限位,实现蒸笼隔板在锅内稳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早餐机还包括:蒸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蒸食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蒸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蒸食加热模式运行。在本方案中,设置蒸食键,用户可根据烹饪需求通过按压或触摸蒸食键的方式相应控制加热部以蒸食加热模式运行,对于用户仅需进行蒸食烹饪的情况,通过控制加热部以适于蒸食的蒸食加热模式运行,以保证蒸食效率和口感,避免煮食加热模式运行条件下进行蒸食存在蒸食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避免煎食加热模式运行条件下进行蒸食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煮锅包括:金属内胆;隔热外壳,设置在所述金属内胆的外侧,所述隔热外壳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金属内胆的锅底露出的下开口,所述金属内胆的锅底部位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上以进行受热。在本方案中,设置煮锅包括金属内胆和隔热外壳,隔热外壳起到隔热作用,防止用户接触到金属内胆时被烫伤,提高产品的安全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热外壳底端的外径大于所述煎锅锅口的口径。在本方案中,设置隔热外壳底端的外径大于煎锅锅口的口径,以使隔热外壳的底端与煎锅锅口之间的配合为相干涉的非适配关系,即使煮锅无法稳定装配到煎锅之上,以对用户的使用操作进行导向,使得隔热外壳的底端无法内嵌于煎锅的锅口中,或使得将隔热外壳的底端装入煎锅锅口中的操作难度较大,防止用户误把煮锅放在煎锅上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将隔热外壳底端内嵌于煎锅锅口中进行加热的误操作情况,进而避免煎锅向隔热外壳直接导热而导致隔热外壳过热变形、过热熔化的问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煎锅锅口部位的外径。在本方案中,设置下开口的口径小于煎锅锅口部位的外径,使下开口与煎锅锅口部位之间的配合为相干涉的非适配关系,即使煮锅无法稳定装配到煎锅之上,以对用户的使用操作进行导向,使得隔热外壳的下开口无法套装到煎锅的锅口部位上,或使得将隔热外壳的下开口套装到煎锅的锅口部位上的操作难度较大,防止用户误把煮锅放在煎锅上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将隔热外壳的下开口套装到煎锅的锅口部位上进行加热的误操作情况,进而避免煎锅向隔热外壳直接导热而导致隔热外壳过热变形、过热熔化的问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内胆的锅底位置处的外径与所述煎锅的锅底位置处的外径相同。在本方案中,设置金属内胆的锅底位置处的外径与煎锅的锅底位置处的外径相同,这样设计可以利于保证金属内胆的锅底部位和煎锅的锅部位与底座的加热装置的适配性,使两者可适于与底座通配,当然,也可设计金属内胆的锅底位置处的外径与煎锅的锅底位置处的外径略有差异,但可以理解的是,该差异不宜过大。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煮锅的锅口与所述煎锅的锅底适配。在本方案中,设置煮锅的锅口与煎锅的锅底适配,使煎锅可以以摞放的方式设置于煮锅之上,这样可便于对煮锅和煎锅进行一体打包,方便产品的日常归置和收纳,节约厨房使用空间,此外,对于需要实现快速煎、煮烹饪的情况下,可将煎锅设置于煮锅之上,将位于底端的煮锅设置于底座的加热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早餐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早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锅具加热的加热部;煎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煎食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煮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煮食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煎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煎食加热模式运行,在接收到所述煮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煮食加热模式运行;所述锅具,包括煎锅和煮锅,所述煎锅和所述煮锅择一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对锅具加热的加热部;煎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煎食指令发送给控制装置;煮食键,用于对作用到其上的按压或触摸操作进行响应,将煮食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加热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煎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煎食加热模式运行,在接收到所述煮食指令时,控制所述加热部以煮食加热模式运行;所述锅具,包括煎锅和煮锅,所述煎锅和所述煮锅择一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加热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锅的锅口口径和所述煎锅的锅口口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早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的盖口部位与所述煮锅的锅口适配,并与所述煎锅的锅口适配,使所述上盖适于与所述煮锅和所述煎锅中的任意一个盖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早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笼隔板,可拆卸地设置在与所述上盖相盖合的所述煮锅或所述煎锅中,且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适于容纳食物的蒸食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锅及所述煎锅中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蒸笼隔板的支撑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早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隔板的直径与所述上盖的盖口部位的外径相同;所述上盖与所述煮锅或所述煎锅盖合时,所述上盖的盖口部位内嵌于与之盖合的所述煮锅或所述煎锅中,并压在所述蒸笼隔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清赵国尧杜明辉吴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